如何正确理解“写生即创作”

2024-09-29 00:00:00郭文宁
中国美术 2024年3期

写生是油画创作的基础和必要阶段,创作者需要通过写生去认识客观物象的造型规律和色彩规律,从客观物象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取本质,而不是被动地记录和描摹自然。尤其是在油画风景写生中,一定要对自然风景进行概括和提炼,主动地对自然形态进行归纳和整理,如此才能找到最能体现客观物象本质特征的造型元素,继而通过对形体、结构、色彩的主动布局,把自然风景转换为一幅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油画风景作品。

写生最重要的是两个字,一个是“写”,一个是“生”。“写”即书写。其不同于“描”,比“描”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形态更进一步的认知和感受。客观物象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经由艺术家头脑的提炼、概括,最终经由画笔的书写而传达给观者,这就是“写”的过程。这种“写”不是简单、机械层面的“写”,而是把自然的节奏和韵律铺陈在画布之上,因而需要做到气脉贯通、气韵生动、意在笔先、笔断意连。这样一来,“写”和“描”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描”是照抄、描摹,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细节的全盘接受,不是有选择地概括和提炼。

“生”即包含自然的生活本身,也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客观自然,其中当然也包括人本身。同时,“生”也体现着艺术家对自然物象“书写”之后的结果。这种“写”出来的“生”不是刻板的机械复制,而是有生机、有生活、有生命力,能体现客观自然带给人的最鲜活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这正是“生”的本质和精神内涵。此外,“生”还有陌生、生涩、生猛之意。每次面对自然物象写生,我们很容易产生初见的悸动感。这种状态是难能可贵的,不是按照习惯和套路进行胸有成竹的表现就能产生。写生的根本目的不是熟练,而是不断地破除成见,不断地拓展个人的认知,在“生”中坚持“写”,在“写”中发现“生”,绝不是卖油翁似的“惟手熟尔”。当下国内的写生大潮正酣,许多艺术创作者的勤奋程度令人汗颜。他们常年坚持在外写生,冰天雪地都岿然不动,然而作品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提升的只是用笔的熟练程度。此类作品其实只能感动创作者自己,而无法感动别人。真正的艺术家善于发现常人眼中看不到的美,这种美常常隐藏在自然表象的背后以及时间流淌过的每一个不同瞬间。

我们必须纠正时下对写生与创作的认识误区——许多人认为写生就是一种基础训练。这是很多人的偏见,其实写生不只是产出习作。在传统的学院训练中,写生是学习绘画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也是通向艺术创作之路的唯一途径,因而写生多以基础训练为主,并以习作的面貌示人,这是我们常将写生作品称之为“习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创作阶段也经常进行一些局部的写生训练,比如为了搜集素材或探索绘画语言,常常对某些人物局部或背景道具进行前期写生。这是重要的基础素材积累的阶段,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写生习作的基础训练,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专业创作。纵观中外艺术史,很多艺术家的习作本身就是非常精彩的艺术作品,既具松弛感,又常常蕴藏着灵光闪现的神来之笔,艺术感染力较之大尺寸的主题性创作亦毫不逊色。很多西方博物馆、美术馆的馆藏也不乏所谓的现场写生习作,比如大部分印象派作品。

这些作品究竟该被视为习作还是创作呢?我们在这里姑且把写生分为两类,即训练性写生和研究性写生。前者是通过写生的方式认识基本的造型规律和色彩规律,完成的作品常被称为“习作”,不过其中不乏精彩之作,艺术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创作,有的也被视为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后者则有别于基础的写生训练。其更注重通过写生的方式去研究观察自然的方法、探索有个性的绘画语言、形成个人的作品面貌,写生只是达到这种研究的途径而非目的,这种通过写生的方式完成的绘画作品本身就是创作。

可以说,从印象派开始,“写生即创作”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艺术家们不再纠结于宏大叙事的主题性创作,而是更加关注个人感受,关注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的多样性探索。尽管现代主义绘画反对传统学院派绘画在创作时进行过多的文学性描述,主张秉承纯粹的艺术理念,去除画面中的非绘画元素,只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本体语言构成画面,但除了波洛克、罗斯科这些纯粹的抽象主义画家外,大部分现代主义艺术家,如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莫迪里阿尼、巴尔蒂斯等,还是通过写生作为探索绘画语言的渠道,并成功地把写生转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现代性绘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图像的获取更加便捷,不过写生仍是绘画创作的重要手段,习作和创作的界限更是愈发模糊,“写生型创作”应运而生。很多优秀的写实绘画都是通过写生的方式完成的。写生提供给艺术家的视觉信息量要远远大于图像,而面对客观物象的直观感受更是图像所不能代替的。写生最重要的是现场感的体现。由于受到时空制约,艺术家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心无旁骛、一气呵成,从而使画面保持鲜活,即便某一笔画过或画错了,那种生动甚至生猛的笔触也是画室里的悠闲状态下所难以企及的。艺术家在写生时会不自觉地同客观物象建立起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对客观物象最深层和本质的认识。写生的状态是在画室里描摹图片无法比拟的。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把个人的写生经验带到画室的图片创作中——此时即便是在参照图片创作,作品依然能够保持写生般的生动与鲜活。

在当前语境下,传统绘画形式日渐式微,当代艺术创作突飞猛进,我们已不用纠结于写生与创作、图像与绘画、手绘与板绘、手工与人工智能的争辩,而是要专注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继而形成个人的创作面貌。我们必须认识到,具象绘画仍然是中国当代美术的主流形态,写生仍是探索绘画形式语言的重要途径。写生既可以是探索多元形式的习作,又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创作面貌已为时人所司空见惯,作品的品位与品格、艺术性与学术性成为衡量具象绘画艺术价值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