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启动编写

2024-09-29 00:00:00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8期

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启动编写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加快构建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7月8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马工程”教材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深入推进。编写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行动,是构建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重要举措。相关高校和教材编写团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把握教材编写要求,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在体现时代性、凸显原创性、深化专业性、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全面贯穿到教材中。要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着力推动原创性实践向原创性理论、原创性理论向原创性教材转化,共同打造系列高水平原创性教材,为推动构建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奠定基础,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35所高校的负责同志、111个教材编写团队成员及相关出版单位负责人参会。据了解,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共建设63种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材,涉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1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怀进鹏访问哈萨克斯坦推进中哈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在两国元首见证下,怀进鹏与哈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努尔别克共同为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并交换两国中文教育合作协议、共建鲁班工坊合作备忘录等2份合作文件。

在哈期间,怀进鹏分别会见努尔别克和哈教育部部长别伊谢姆巴耶夫,就面向下一个“黄金30年”的中哈教育合作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访问阿斯塔纳职业技术学院、古米廖夫国立欧亚大学、阿斯塔纳信息技术大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成果集》发布会暨高等教育合作与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会见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校长,推进中哈院校加强合作。

此访旨在落实中哈两国元首共识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中亚峰会元首共识,推进中哈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双方一致同意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语言互通等领域以及中哈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等方向深化务实合作。

北京:公开征集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意见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包括切实提高站位、严格履行职责、强化选用管理、规范采购流程、严格质量监管、遵循市场原则、强化监督问责等八部分共22条内容,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意见》提出,北京中小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大多数家长的意见,决定学校是否选用校服及采用何种模式选购校服并向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应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工作,并主动接受学生和家长全过程监督。

《意见》明确,中小学生校服应坚持自愿购买原则,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服采购学校的指导监督,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不得通过入围方式设置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不得对本区校服生产企业采取地方保护,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妨碍供应商进入本区市场。

《意见》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有条件的区、学校、企业可适当提高相关指标要求,鼓励在校服招标采购、生产销售、质量检验等工作中应用团体标准,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检验费用不得强制向学生家长收取。

上海:520万市民建立学分银行账户

近日,从2024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市民积分激励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上海“学分银行”建设成效显著,已实现全市高校毕业生、自学考试、市人社局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社区(老年)教育、部分企业职工教育等学习成果的存入,累计成绩数超1亿条,并为520万名市民建立了个人学习账户。

自2012年成立以来,学分银行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各类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随着上海步入卓越学习型城市2.0时代,学分银行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致力于研究拓展终身学习成果应用路径,创设更多应用场景,提升综合服务能级。其中,市民终身学习激励机制作为“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的具体举措,取得了实践突破。

为更好地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学分银行联合全市各分部、市老年大学、人文行走和体验基地办公室,统筹教育领域各类优质资源,努力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兑换奖品。此外,市民可以享受各类体验课、平台学习券和讲座展览门票等兑换权益,从而推动终身学习行为的再发生。

河北:向中小学生开放高校实验室等场所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资源供给和辐射引领作用,河北省教育厅近日印发《关于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意见》,从2024年秋季起,河北省部分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含实训实践基地、博物馆、文物馆、校史馆等)将逐步向中小学生开放。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在不影响本身教学科研任务和安全的前提下,应定期向中小学生开放,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科学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带动区域内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意见》明确,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主要任务包括:向中小学生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了解国家和河北省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及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意见》明确,中小学生参观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原则上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中小学校在组织学生赴高校活动前,应将参观的学生人数、年级和要求参观的高等学校及实验室类型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参观学校、参观人数及高等学校接待参观的能力,统一协调有关高等学校并协商同意后作出具体安排。

江苏:部署暑期学习生活指导服务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做好暑期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指导服务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加强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优化学生作业管理、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暑假安全教育、协同做好暑假关爱工作等具体要求。

江苏要求,暑假期间,要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暑期学习和生活,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关注学困生群体的暑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督促指导学校加强各科作业的统筹协调,精准分析学情,科学布置作业,控制好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家长把握好学生暑期作业完成的节奏;要多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密切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状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暑期加强学生游泳教育和培训。

江苏明确,暑假期间,团省委、省教育厅聚焦全省有暑期看护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联合实施“爱心暑托班”项目,面向6—14周岁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等青少年群体,在全省95个县(市、区)镇街中小学、基层青少年活动阵地、未成年人保护站等,共开设2162个办班点,开展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服务活动。

内蒙古:公布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

为持续有力推进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内蒙古教育厅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事项开展了全面摸排,并于近日制定及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该名单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科普宣传教育、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项内容的开展依据,同时对实施单位、开展时间、活动主要内容以及开展形式作出详细要求。

在规范事项实施方面,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白名单公布进校园事项内容、范围、方式开展活动,加强过程规范管理,严防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尽量降低入校的频次,严格控制活动时间,缩小参与规模,减少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未列入白名单管理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国家层面统一部署开展的事项,按照要求另行安排。

在确保工作实效方面,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根据白名单事项特点做好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全过程立德树人,增强育人成效。白名单事项中涉及竞赛、答题、征集等内容的,坚持学校、学生、教师自愿参加原则,不得强制,不得排名考核,不搞层层选拔。

浙江:发布研学旅行课程指南

日前,浙江省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明确了研学的课程性质、课程规划与组织方式、课程评价等内容。

指南将研学课程目标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个方面。课程规划主体分为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营地与研学机构等。中小学将研学旅行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着重设计好主题串联式研学课程。研学实践基地营地综合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着重设计好营地辐射式研学课程。课程内容基于学生需求,小学生贴近日常生活,设计常识性、具体性的探究内容;初中生着重设计综合性、科学性的探究内容;高中生着重设计职业选择、学术性、应用性的探究内容。

在课程评价方面,指南要求学校、学生、研学指导师和实践基地营地多主体参与,注重学生在研学中的真实体验和具体表现,依据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核心价值等,加以综合评定,鼓励学生创造性表现。

云南: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印发《云南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二十条措施的通知》,要求从加强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建设、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展科学教育、做好相关改革配套衔接、强化保障支撑引领等方面着力,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云南明确,督促指导各地开足开齐科学类课程,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鼓励各校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新方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推动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各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科技节等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等活动。

云南明确,制定省级实施方案,鼓励各实验区、实验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

湖南长沙:出实招推动学校减负

日前,湖南长沙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布2024年校园减负工作要点,要求重点整治涉校项目重复交叉、过多过滥等7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公布了12个涉校“督检考评”准入项目和19个取消项目。

针对基层反映较大的校园负担问题,长沙市明确,压减项目总量和实施频次,凡不符合规定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和工作用车,不得开支各类工作经费,各相关学校不得接受或接待。规定面向社会开展的宣传教育、信息采集、调查统计、巡查劝导以及值班值守等事项,原则上不得通过学校转嫁给教师。相关部门不得重复安排,不得强制规定学习课时和学习形式,不得要求报送印证资料,不得发布与考核挂钩的通报排名。教育部门着力优化“人人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优化作业管理制度和教师家访制度,推进落实出台文件、铺排工作必须实行减负一致性评估制度,从根本上减轻教师、学生和家长负担。

陕西西安:严禁中小学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4年中小学期末及暑假工作。明确要丰富中小学生暑假生活,提倡布置适合孩子自主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作业。所有中小学严禁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

西安要求,各中小学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考试结果一律以等级形式呈现,不排名、不公布。所有中小学严禁法定节假日、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严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各中小学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为各种补习班提供场地和条件。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参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

西安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和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基地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其他兴趣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统筹管理学生暑假作业,提倡布置适合孩子自主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作业。

浙江宁波:建“三支队伍”共治进校园事项

为有效破解进校园事项统筹不强、责任不清等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通过建设集体会商、观察监测、责任督学“三支队伍”,推动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源头多元把控、点位实时监测、校地整体评价。目前,该市中小学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强制摊派的社会事务已全部清理,市级“指尖上的APP”整合取消率达到71%。

据了解,宁波市探索组建集体会商队伍,第三方参与多元共治。组建了由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等组成的第三方集体会商人员库,会商拟进校园事项等。今年6月份以来,首批20名入库人员2次集中审议部门申报事项38个,相关意见建议转化为社会事务进校园单元格管理机制等政策13个。

宁波建设观察监测队伍,学校端直报实时扫描。在设置市县两级社会监督举报电话的基础上,宁波进一步健全基层一线问题发现和反应机制,试点设立24个市县两级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直报监测点,每个点位明确一名日常观测员,实时监测,直报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责任编辑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