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山西考区使用的是新课标II卷,多数考生反馈题目设问方式灵活但无偏题、怪题。专家也给予该套试卷高度评价,认为试题质量高,考查高阶思维品质、鼓励个性作答、加强教考衔接,遵从课标,体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性,符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面我从最受关注的作文和阅读两大题型来解读2024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题目。
1.读写结合,材料表述简练明确、意蕴丰厚。
作文命题材料跨越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壁垒,体现出命题思路的整体性和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材料表述简明、关键词突出,易于快速破题。教育部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未来作文题不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鼓励不同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或社会热点议题,找到个性化的写作切入点,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初衷在2024年新课标II卷的写作题命制中得到了落实。
2.定位于紧贴时代的母题化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突出青年视角。
写作备考早已不再是传统的押题式写作,师生更应关注的是宏阔的母题化写作。相信多数考生对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不会感觉完全无从下手。如果你紧跟时代、关注热点、善于思考,很多素材灵活转化切入角度,都可以为本次写作所用。
材料末句是审题的关键,“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捕捉关键词对受过基本阅读训练的高中生来说应该不是问题。“正如”意味着立意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语境;“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让困惑推动思考;“不断”即我们永远走在解决新问题的征程上,成长过程艰辛不断,对新的人生起点憧憬不停。材料将“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构成新的维度,写作思路由此打开。
联系新课标I卷作文命题,青年一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人工智能是他们面对的时代大环境,能否在利用人工智能的同时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呢?这是否也是一种青年对未知之境的不断靠近或抵达,从而为新课标II卷的写作提供了切入角度呢?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理解时代,用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审视现实,让他们善于、乐于表达,在交流和写作的实践中感受言能尽意的言语魅力。这样既能成功应对高考作文,也培养了学生从容面对未来变化、答好人生答卷的必备素养和能力。
3.提高思辨能力。
紧承上一特点,时代性与青年视角以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关系型话题的思辨特点。考生还可从更多角度尝试思辨写作,梳理出多组个性化的文脉构思。
已知和未知的思辨关系。过去的“未知”很可能已成为“已知”,更多“未知”的“不确定性”不断拓宽人类的认知视野,将无尽的“未知”变为“已知”。
梦想和行动的思辨关系。抓住“抵达”这一关键词,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实力和行动,从途径和方法角度探讨“抵达未知之境”。
起点和终点的思辨关系。抓住关键词“不断”,抵达既是上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次探索的起点,这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
综上,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的中心语共同形成了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完成个性化写作。
1.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该题旨在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综合能力的同时,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筛选信息要求在快速高效的阅读情境下全面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考查考生合并、概括同质化信息并将整合结果有序排列的能力。如有结合文本分析的要求,还应在相应阅读区间内精准寻找文本依据。这种文本细读的过程和方法对当下习惯碎片化阅读和粗略阅读的学生有非常正面的导向。
2.文学类文本阅读。
语料节选自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行动小组克服困难、完成革命任务的故事,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
第8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关键语句丰富含义的理解,从而挖掘小说的深层意涵。陈千里、叶桃的“别离”是节选材料中最具情感张力的重要情节,以此为抓手,考生会对革命者的崇高品质有更真切的感受,从而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第9题考查小说的叙述特征。考生应贴合文本,从与叙述有关的线索、人称、顺序、悬念、节奏、详略等诸多方面思考,而题目中明确提示“时间线索”的切入角度,进一步帮助考生缩小了筛选范围,降低了答题难度。
总之,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特点是语料新鲜,促阅读;随文出题,反宿构;考查规律,提素养;红色革命,树理想。
3.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三段式组合文本的方式呈现,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题材上有共性,表达方式综合,前两则偏叙事、第三则偏议论,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除考查传统考点如实词、虚词、句式外,第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二者表面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古诗词阅读语料为叶梦得的《雨后为山亭独卧》,诗人经历了北宋末到南宋初词风的变异,这点和教材中的李清照极为相似。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者,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他致力抗金,诗歌饱含爱国热情。统编教材中虽未直接涉及叶梦得,但南宋这一民族矛盾尖锐的特定时代,会让学生自然联想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从而引导他们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建功立业。此种思维迁移的过程,为16题“结合全诗分析理解‘白头心事’”的设问提供了知人论世的丰厚知识背景。
从诗歌鉴赏的思维规律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古诗常见抒情模式的认知,实现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德育价值素养的综合性考查。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责任编辑田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