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觉悟、综合素质和自信心尤为关键。这不仅能够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也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化、持久性传承的关键步骤。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52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标准。为了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与发展无疑是一个他们必须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已经上升为最高层次的策略,我们需要持续地完善和调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到课程中,以增强其扩展性、整合性和实效性。观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按照既定要求进行教学,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方面也有所尝试和探索,但仍然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因此,有必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科学、全面、系统和有效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一)传承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增强。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培养文化自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三)塑造良好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将这一文化传统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仁爱、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通过将这些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rLeHIuMDJIqknTaRUfIaqQ==二、基于中华文化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二)课程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思想
介绍中华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贡献,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等。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将了解到中华文化中对于道德和法治的重视,以及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这些思想,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如校园欺凌、网络暴力、交通事故等。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真实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他们将能够认识到道德和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正确应对这些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将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意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故事
选取一些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故事,如《孟子·梁惠王上》《论语·学而》等,通过讲述和解读这些故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和法治内涵的故事,通过讲述和解读这些故事,他们将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法治观念。通过学习这些故事,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1.讲授
通过讲解中华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原则和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案例分析
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和解决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作用。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社区服务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联系当地的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中华文化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找准切入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1.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民间故事、传统艺术等,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选取春节、中秋节等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节日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与这些节日相关的民间故事,如年兽传说、嫦娥奔月等,来增加学生对这些节日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传统绘画艺术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家作品的图片和相关介绍,让学生欣赏到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妙之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工艺品展览,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精美程度。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传统艺术家进行演出,如京剧、杂技等,让学生欣赏传统艺术。
(二)多元渗透,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1.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将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选择合适的着手点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素养和自信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选择两者的融合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案例或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整合教材内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紧密结合,如在《勇担社会责任》及《维护国家利益》两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整合,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公民责任时,可以引用古代名人的言行来说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讲解国家主权时,可以结合历史事件和传统价值观来阐述国家的重要性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意义。
4.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设置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作品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乐器演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三)拓展模式,构建线上体验式文化教学
1.利用互联网资源
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寻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将其引入课堂中进行展示和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取音频等方式,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到传统艺术的美妙之处,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2.创设虚拟实境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创建虚拟实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学生可以参观古代宫殿、名胜古迹等,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学习传统乐器演奏、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开展线上互动活动
通过线上互动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互动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上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作品创作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在线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分析其核心价值,讨论可能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如何科学、全面和系统地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这些策略包括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整合教材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此外,我们还提出了拓展模式,构建线上体验式文化教学的建议,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创设虚拟实境,开展线上互动活动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总的来说,基于中华文化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与实施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尚泽《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信阳师范学院2019年硕士论文。
[2] 尚利平《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环球慈善》2021年第6期。
[3] 邱启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道:教研》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