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历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新《课标》的落实。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实施路径。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初中历史 实施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45
在当今教育领域,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也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应用能力。项目化学习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在历史学科中深入探索和体验,培养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一、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化学习通过引入实际项目和任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项目化学习提供了一个批判思维的培养平台。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历史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进行调查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多角度思考和评价能力。这种批判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其次,项目化学习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需要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和讨论各自的观点和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历史问题。这种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首先,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被组织成小组,共同面对历史问题和任务。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分享观点和研究成果,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探索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他们可以相互启发思考,从而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追求团队的目标。其次,项目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与小组成员共同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学生学会协调和合理安排时间、任务和资源,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学生还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益,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全面带动
项目化学习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项目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全面带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首先,项目化学习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项目主题,并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和探究。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安排学习进程,更加自主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资源和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这种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其次,项目化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于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生在项目中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进行研究。这种个性化和情境化的学习设计,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和实践意义,增强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形成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4.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项目化学习通过实际项目和任务,结合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首先,项目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研究和分析,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历史思维方式进行问题解析和推理,从而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和见解。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变革和影响的把握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其次,项目化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探究能力。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文献研究等方式进行历史研究。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需要提出问题、设立假设,并通过调查和实验验证假设,以获取更丰富的历史认识。这种历史研究和探究的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此外,项目化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表达和展示能力。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需要通过口头报告、书面文档、展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和观点进行整合和组织,清晰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和展示形式,学生的历史表达和展示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1.确定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确定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确定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学生兴趣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面谈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不同历史领域或特定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的调研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在兴趣领域,并根据调研结果来选择适合的项目主题。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主题选择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主题,并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项目主题。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决策,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提高对项目的投入度。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和背景选择项目主题。历史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的家庭、社区或国家的历史经验中选择项目主题。这样的主题选择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进而增强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兴趣和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跨学科的内容来确定项目主题。历史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相关的历史主题,促使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
2.丰富课程呈现方式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述,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难以产生持久的兴趣。而项目化学习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呈现方式的一个策略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例如,在开展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抗击八国联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另一个策略是引入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例如、在开展《抗击八国联军》教学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 并邀请讲解员为学生讲述当地民众参与或声援抗击八国联军的事迹, 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历史事件。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模拟游戏或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决策过程或进行历史辩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动机。例如,在做《抗击八国联军》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的辩论活动, 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模拟当地官员讨论是否参加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 以促进学生正确认知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项目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例如制作海报、演讲、制作PPT或视频等,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同学和教师。
3.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教学,缺乏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多维度理解。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完善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历史资源和多元化的视角,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水平。首先,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历史资源。项目化学习可以利用各种来源的历史资料,如历史文献、文物、档案、口述资料等,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信息。例如,在开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历史文献和相关档案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读这些资料,深入了解社会责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视角。历史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群和社会群体在历史事件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项目化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例如,在开展《中华民国的创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社会群体的视角,如农民、工人、妇女等,来分析该历史事件对社会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多元视角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责任的复杂性,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和多元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历史问题和任务。通过项目化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历史探究。例如, 在《中华民国的创建》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广大劳动人民是如何推动中华民国创建的? 劳动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各个时期历史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探究性任务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提供资源支持
项目化学习依赖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互联网资源、档案资料等,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图书和文献资料。通过为学生提供与项目主题相关的历史书籍、研究论文、文章和报纸剪报等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朝的统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供有关明朝的历史专著、研究论文以及相关历史杂志和报纸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资料,加深对明朝统治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学习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网站、数据库和在线档案,搜索和获取相关的历史资料。例如,在开展《明朝的统治》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权威的历史网站、在线图书馆和数字档案,获取明朝相关的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和利用地方资源。在学校附近或社区内,可能存在与项目主题相关的历史遗址、博物馆或文化机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这些地方,亲身感受和观察相关的历史文物和遗迹。例如,在开展《明朝的统治》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明朝相关的博物馆或明代建筑遗址,如明十三陵、明城墙等,以增加学生对明朝统治的实地了解和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领域的人士参与项目化学习。他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讲座、专题研讨或答疑解惑等形式的支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权威的历史观点和研究成果。
5.提供指导和反馈
项目化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但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反馈,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提供项目化学习的明确指导。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项目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项目的核心问题、关键概念和所需的研究方法。这样的明确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的研究目标,并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其次,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在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决困惑,并提供学术上的指导和建议。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研究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和解释历史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提供反馈和评估。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中期反馈,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帮助。在项目结束时,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详细的反馈和建议。这样的反馈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促进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施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进而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陈伟、张小泉《指向素养发展的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16期。
[2] 袁绍萍《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科学导报》2023年第B03期。
[3] 周郁康《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