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4-09-28 00:00:00王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6期

摘 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便是该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如今的各所小学中,众多教师积极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期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小学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进行分析,阐述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 读写结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26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在该模式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并对其进行思考和解析,进而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现下,该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有利。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将阅读和写作两个关键技能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而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阅读成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一种全面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新的教学方式更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读写结合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阅读,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写结合是基于新时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而推出的教学模式,不仅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此,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全面、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应用原则

(一)趣味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趣味性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含有趣的角色、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其沉浸在其中。教师也可以设计游戏、竞赛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实效性

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教师需要运用具体且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精读、泛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组合,也可以是写作训练、口语表达等多种形式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练习。

通过精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要点,从而培养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泛读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开阔视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略读则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提高效率。写作训练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命题作文、改写、缩写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口语表达方面,可以借助演讲、讨论、辩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拓展性

拓展性能够进一步为学生扩展视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和写作主题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科普、历史等不同领域,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主题,让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使其创造性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前提,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师在制定阅读方面的教学目标时,可以考虑诸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等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速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阅读挑战。

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制定“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习惯”等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强调学生的写作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基础和写作习惯。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意味着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需要清晰地传达学习任务和要求,以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实施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阅读材料和写作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将阅读材料中的场景、人物形象等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主题,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使其阅读效果获得更大提升。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多样性是指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实效性是指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实际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是实施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材作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载体,其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学习,以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和诗歌等文本材料,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同时,通过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改写、缩写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四)丰富阅读教学材料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还应为学生在教材之外,寻找和推荐更多的阅读素材,来进一步帮助其开阔视野,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促使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升。

除了教材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实际需要,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包括优秀的儿童文学、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如今,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寻找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线阅读平台、电子书图书馆等途径获取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作家、作品的相关信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推荐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习惯。

家长的支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科学传授写作技巧

科学传授写作技巧是实施读写结合模式的关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传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1.写作技巧讲解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分析其中涉及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或者是描写、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写作技巧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2.注重实践训练

教师在传授写作技巧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通过课堂练习、作文批改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中《鸟的天堂》一文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以帮助学生将掌握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付诸实践,并持续加深印象,直至能够灵活运用。

3.重视评价反馈

教师需要及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通过细致入微的评价和切实可行的反馈,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比如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段落安排不够合理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写作的精髓。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内容结构、逻辑推理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除了对写作作品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者写作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学习;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写作教材,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四、读写结合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写作风格,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灵活运用读写结合模式

读写结合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该模式。比如,在阅读理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文章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仿写、改写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三)避免应试教育的影响

读写结合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提升,避免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实施读写结合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科学地传授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和实践写作,以最为科学的方式,培养出更多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志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现代农村科技》2023年第12期。

[2] 王苍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教育艺术》2023年第11期。

[3] 樊姝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艺术》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