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未实施协作式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单调以及评价模式缺乏客观性。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探讨了“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首先提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以建立优质的教育环境,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实现全面学习的目标。同时,强调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评价的结合,以及构建“教—学—评”的教育策略在提升教学效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转化,并通过评价任务获得学习信息,从而基于学情提升学习质量。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 协作式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18
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中,教师们不能仅坚持传统的授课方式,必须在此基础之上做出适当的革新,从而使得某些教育技巧的效果得到充分展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将“教—学—评”三个环节融合,首先向学生们阐述教学内容并引领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接着制定详细的问题让他们去深入思索并回答。最终,教师会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改正他们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探讨“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落地,从而给予小学教育更多的帮助。
一、“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强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确保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统一。首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与评价机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学—评”一致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此外,这种一致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二、当前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未实施协作式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并不理想
目前,一些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未能依照学生的真实需求来改革教育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无法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学生可能会产生懒散的问题,这对他们学习自信心的增强是不利的。尽管有些教师采用了协作教学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也可能只是将教学和学习相结合,却忽略了评估环节。在此背景之下,有些学生对于他们的学习困扰和特定知识的掌握困难重重。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初等教育教师并未充分领会新的课程大纲的含义,他们还是坚持使用过时的考试型教育方法,进行“填鸭式”授课。这种方法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减少,使得学生只能够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无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这种情况妨碍了他们的创造性思考能力以及学习技巧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班级整体教育品质和效果的提升。
(二)教育方式过于单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
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了新的课程改革,并提出了创新的教学策略,但仍有部分教师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的显著提高。比如,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设计出科学的教育计划,因此,无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精确的引导和评估。一些小学教师仅仅向学生教学一些肤浅的理论,因此,他们的思考方式并未得到完善,同时也无法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以往的评价模式缺乏客观性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发现,在许多学校中,教师并未能做到评价的公正性,也没有按照特定的标准使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只是对学生进行了口头激励。例如,有些学生的表现相当出色,教师只是在口头上对他们进行了赞扬。对于一些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部分教师并未给予他们适当的评估和引导,也未能意识到这些学生也存在着自己的特点。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害怕与教师或者其他同伴沟通。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一)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创建优质的教育环境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置于首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使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亲自实践、进行演讲以及鼓励他们彼此评估,教师能够提供有效的引导和评估,从而创建一个优秀的课堂环境。在课程的授课环节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其有趣且充满活力的特质,还能吸收大量的理论知识,从而开阔视野。一旦课程启动,教师有能力首先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接着提出明确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出回应。随后,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真实反馈来进行全方位评估。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赞赏,同时也需对他们的失误进行批评,这样才能在保持公平公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若教育工作者能够全面考虑各种要素,运用科学的评估标准,同时也能够将这些标准应用于教育活动,那么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当构建教育评估体系时,教师必须遵循科学和公正的准则,同时也应该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参考其他优秀的评估手段,以此积累评估的经验。另外,小学教师也应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并尽可能采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评估。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奖赏,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能产生鼓舞人心的效果,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于推动学生的更深层次发展具有关键的影响。
(二)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实现全面学习的目标
显然,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例如,当学生掌握了关于三角形、角的理解、圆的面积、四边形的基础概念之后,教师需要激发他们探索日常生活中知识的意识,同时也需要进行团队讨论,探究这些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他们明白,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许多场景下,他们的知识也能得到运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到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研究精神。这种方式有助于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学习视野,并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学习技巧。
接下来,教师也应该适应形势,构建相互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提高评估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当建立评估系统时,教师必须整合大量的信息,吸取优秀地区的做法,并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状况,打造出一个公正的评估系统。这种评估方式既公正,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构建互评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中,教师有两种选择:首先,依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的真实状况来设定评估规则,并在执行的过程中持续优化,纠正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如果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学习策略的失误、对知识点的理解出现偏差等问题,教师需要立即察觉,并积极地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对话,研究出错的根源,帮助他们主动纠正错误。另一种方式是,我们需要依照学生的课余活动以及考试表现,为他们设计一套精确且公正的评估机制,以此鼓励他们全面进步。
(三)新课改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评价相结合
依照最新的教学大纲,小学教师应通过参加各种如教学研究、标准化训练、优秀教师的授课以及将课程推广到农村等方式,持续提升知识储备,培养教学技能,并且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和创新,以便给予学生独特的教育。此外,他们也应该能够给出有效的评估,并且能够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感受和理解。另外,如果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有所欠缺,他们可以依赖父母和教师的协助,或者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来弥补自身的知识漏洞。教师需要追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做出公正的评估。我们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学生设计精确的学习和评估计划,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方位发展,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如,在进行课堂评估之前,教师必须完成所有的预备工作,并且需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对设立的评估方法提出建议,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依据反馈的建议,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性,设定出不同的评估标准。尽管如此,由于工作压力过大,一些教师对新的教育大纲的理解尚未完全深入,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的评估。这种做法并未有效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和全方位发展。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实施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评估方法,以促进学生知识储备的提升。
(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评”的教育策略
在进行小学教育时,教师应当注重制定教学计划,以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上,将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需要依照学生的表现,察觉他们在上课过程中的缺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估与引领。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展示和执行评估任务。另外,在教育的视角下,达到“评估”和“教育”的融合,也就是“教育”和“评估”的统一。“评价”和“学习”的融合,也就是“学习”和“评价”的统一。总的来说,“教学评价”的完整流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很有帮助。通过在课堂上执行评估,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愉悦,同时也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通过“教—学—评”,促进知识转化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课堂教学应该做出哪些调整。举个例子,当前的教育研究人员曾建议,教师们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入“知识转换”的理念。借助教师的理论阐述与实际应用,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概念。通过课程教学、团队讨论、完成练习以及接受教师的评估和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使得“课本上的知识”真实地转化为“个人的知识”。经历多次的知识变革,学生们最后掌握了这些知识。借助“教—学—评”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
1.以评价任务提升信息的获取力度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明白,授课本身并非终极目标,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和领悟知识的过程。借助“教—学—评”的方法,学生得以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自主学习,而教师也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给予反馈。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了解他们的收益,以及哪些知识点他们还不清楚,并主动提供帮助。接下来,教育工作者必须理解评估任务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行多元且公平的评估。例如,一些评估能够直接展示,同时也能通过提问和示范等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大力运用各种评估项目来提高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热情,通过使用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团队协作以及交流等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旅途中获取大量的学习知识。
2.通过学习信息研判学情
在授课的过程里,教师必须始终保持对教育和学习资讯的关注,通过搜集这些资讯,以便推进课堂教学。首先,根据“教—学—评”的原则,教师在进行特定的教育活动时,不应只看重教学速度,而应该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所获取的知识。接下来,教师会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审阅他们的作业、观察他们在上课时的表现、评估他们测验分数的方式,进行指导。经过教育经验和新《课标》的指导,我们通过审核作业,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或者理解不全面的情况。在课堂上,我们会详尽地解释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并且适时进行实践,以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所有的知识。教师借助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技巧,同时也能够持续地对未来的教育方式进行优化与革新。
3.基于学情提升学习质量
依据新《课标》的规定,根据“教—学—评”的原则,在进行教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透过日常任务的训练、课程技巧的评估、期中期末的检验以及和同学们的深入对话,我们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应该赞美那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而面对那些成长缓慢或存在负面学习习惯的同学,我们应该通过指导和教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奋斗,致力于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热衷于学习的优秀学生,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国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迎合这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小学教师们必须对教学评估方式进行改革,将现代教学方法、团队协作教学方法以及个性化评估方案等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效。教师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适当改革,通过建立“教—学—评”的统一模型,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昕《基于目标分类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为例》,《小学教学参考》2023年第14期。
[2] 李作芳《建立教,学,练,评一致的课程思维》,《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13期。
[3] 杜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第13期。
[4] 戈向红《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学习单设计》,《小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25期。
[5] 吴婧《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评一体化探究》,《小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16期。
(刘美霞,大学本科,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