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9-28 00:00:00胡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6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做出改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于群文阅读模式进行应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09

群文阅读是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措施,能够丰富学生的眼界,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条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展现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群文阅读重要性,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在语文知识的支持下促进学生发展,确保群文阅读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一、关于群文阅读的一些问题

1.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开展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吸取经验,明确文章关键点,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文章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将群文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2.群文阅读的特征

群文阅读的特征较为突出,需要相关人员大力探究。

第一,群文阅读的重点在于群文。在对于群文阅读模式进行应用时,阅读素材一般是两篇及以上。并且,各个文本有着联系,并非是完全不同的,对其进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展现群文阅读优势。

第二,阅读主体的集群性特征较为突出。在开展群文阅读时,需要所有学生同时参与到阅读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在传统模式下,可用的阅读材料相对固定,一般需要教师对于教材进行细致分析,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甚至会因为阅读方式的选择并不合理,导致课堂无趣,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因为所用教学方式相对多元,材料众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相同点和存在的差异,主动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保障学习效果。

第三,群文阅读能够对于阅读文本进行补充。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会以阅读主题作为依据挑选文本。在尚未教学前,学生能够开展泛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产生热情,开展课后延伸阅读。只有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3.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将群文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较为突出:

第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和以往所用的语文阅读模式进行对比,群文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并在结束合作后获取结论。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可以使阅读更加高效。目前,高中语文阅读内容的困难程度显著提高,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方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排斥。而将群文阅读运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内容,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阅读效果。

第三,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群文阅读不但是将阅读方式作为关键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时还需要引导、启发学生,确保学生可以对于特定主题形成明确认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获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不足,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相关人员大力探究,明确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改进,语文教师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1.所用教学方式固定

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由于传统观念约束,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仍然会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关注的重点,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体验,语文课堂的功能性得不到体现。长此以往,将会使语文教学失去趣味,阻碍学生的发展。

除此之外,部分教学经验充足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过于主观,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板,并将其套用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一定变化,如果教师所用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将很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长此以往,将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应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教学内容缺乏内涵

语文包含诸多方面的知识,较为琐碎,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部分教师未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整体教学,导致所进行的教学较为表面化,学生难以通过语文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再加上部分教师并不具备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汇总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不到提高。

除此之外,语文阅读理解是对于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的关键依据。因为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在对语文知识开展介绍时,过于表层,未对语文阅读内涵进行深刻理解,不利于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较为表面化,这是常见的语文教学问题,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制定适宜措施进行处理。

3.阅读积累不足

从高中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语文学习并非是短时间内能够结束的,需要不断积累。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对于这一情况形成充分认识,在开展教学实践时,仅重视当前可获得的效果,并未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仅将课本内容分析作为重点,未开展拓展学习,导致阅读视野比较固定,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在开展前期教学时,教师并不关注拓展阅读训练的开展,导致学生的阅读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过于表面化,仅将课文背诵作为关注重点,难以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语文教师要大力探究教学方式,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将其进行改进,有针对性地做出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将群文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良好条件:

第一,高中生有着一定的语文素养,自主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第二,高中时期的语文学习压力较大,学生需要考虑到升学需要,群文阅读模式既能够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又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对于学生进行培养,属于现代化教学方式。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将群文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1.合理选择议题

群文阅读的重点在于学生根据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确保学生可以对于不同文本形成了解,开展分析。议题是群文阅读的重点,也是文本的核心所在。教师在挑选文本时,需要将议题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避免出现文本选择较为形式化的情况。部分教师并未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导致所挑选的文本缺乏实质上的关联。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设计时,不应仅关注文体主题的相同点,还需要分析文本间的关联,在挑选文本时进行深入分析,汇总文本包含的内容,化繁为简,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高效,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只有文本具有较强联系,学生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重难点,提高对于课文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群文阅读当作课后活动的主要形式,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为了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要考虑到高考语文学科特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比如说,通过分析发现,当前的高考语文阅读中将乡土文学作为重点,而教材中和乡土文学相关的内容较少。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乡土文学。

2.科学设置教学活动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会要求学生开展泛读,并在结束文本阅读以后,将课堂内容融入其中,这一教学效果和预期差距较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不强,很难了解到文本中的关键点。部分学生在结束阅读以后,会遗忘文本,导致教学无法高效开展。阅读是相对自由的,但是并非完全自由,教师要借助于设问,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比如,在《萧萧》与《边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中女主的不同之处。只有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使学生对于文章脉络形成充分认识,展现出群文阅读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前,还需合理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工作落到实处,明确作者的写作风格。

3.做好互动评价

群文阅读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于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学生的阅读交流提供支持。在这一阶段,学生还需要表达出自身的看法和观点,在增强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眼界,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提高。

为了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互动需要,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说,在《祝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并借此引出对于鲁迅生平的介绍。学生通过发表自身的想法,听取他人想法,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人物形成一定的认识。除此之外,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塑造出鲁迅的形象,提高学生对人物的了解程度。

4.营造适宜的阅读情境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对于群文阅读模式进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合适的阅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为各个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合作的机会。

第一,对于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对于背景知识进行细致分析,可以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说,在对《祝福》开展教学时,需要对近代文化进行介绍,使学生对于主人公的言行和思维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将其和《雷雨》相关联,从而展现出封建背景下,下层女性生活的不幸。第二,要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文学作品中展示的情感形成一定了解。

总而言之,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营造适宜教学情境是非常关键的,能够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形成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对于阅读充满兴趣。此外,在对于群文阅读模式进行应用以后,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进行写作的机会,确保学生可以了解到读写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从而借助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描写方式对于群文阅读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能够在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深度的同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增强,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创作,在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评估等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5.定期进行回顾

群文阅读模式是一种新兴阅读方式,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成功经验,打造出能够适合教师、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加强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规范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结束群文阅读教学以后,还需要进行汇总,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沟通,打造出效果较为突出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例如,高中学校可以组织教研组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针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明确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优化,制定后续教学方案,确保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在教研组的沟通下,高中群文阅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写作方式、古诗词、道德情感等多种不同角度出发,合理设置群文阅读内容,并借助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应用各项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根据上文进行分析,运用群文阅读法开展高中语文教学非常关键,能够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认识到群文阅读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将群文阅读模式融入语文教学各阶段,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确保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永清《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谈略》,《中学语文》2023年第24期。

[2] 谷文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作文》2023年第Z4期。

[3] 张丽娜《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高考》2023年第23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群文阅读教改实验专项课题《传承弘扬“三个文化”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甘肃省临夏中学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