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直过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2024-09-28 00:00:00祝怀新刘淑涵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5期

摘 要: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绿色屏障,当地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直过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能力。研究发现,当地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存在以下问题:对环境的关注较弱,对环境教育存在认识偏差,环境教育方法单一且实践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直过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和现阶段的教育情况出发,对当地教师环境教育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利用文化赋能推进环境教育本土化;二是优化当地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三是优化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扩大社会参与和合作。本研究期望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对我国其他“直过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意识;环境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4)05-0079-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4.05.0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生态宜居擦亮乡村振兴底色,重视民族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命题。

“直过民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2]。“直过民族”地区多处于我国云南边疆的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绿色屏障,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取决于人们的综合环境素质,由此,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教育成为当今“直过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3]。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是促进“直过民族”顺利进入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推手。2018年,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强调:“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4]。教师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自身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意识以及环境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教育的实施。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直过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环境教育意识和能力,揭示“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对之策,以此为“直过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开展环境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调查方案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沧源县勐董镇、岩帅镇、邦老乡、勐来乡作为调查点,随机抽取15所公立小学,对15所小学的各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5份,收回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8%。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同时根据调查前期与当地15位一线教师的访谈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初稿。问卷初稿设计完成后,共邀请30位当地教师进行预调查。根据专家建议和预调查数据反馈情况,将原始问卷进行调整优化,形成正式问卷。

本次调查使用了两份问卷:一是采用洪大用等修订的CENP量表[5],分析当地教师对环境关心的情况;二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教师环境素养、环境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对教师环境教育的认识、态度、实施等现状进行调查统计。

(三)问卷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Statistics 27进行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可靠性使用的方法是克隆巴赫(L. J. Cronbach)所创的α系数法,α系数的值在0和1之间,通常认为α系数在0.70以上表明整个问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CNEP量表信度系数值为0.88,大于0.70,现状调查问卷信度系数值为0.92,大于0.80,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较高。有效性分析采用KMO(检验统计量)进行验证,KMO值高于0.80表示效度好,介于0.70和0.80之间表示效度较好。CNEP量表KMO值为0.86,大于0.80,现状调查问卷KMO值为0.91,大于0.80,说明研究数据效度良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呈中等水平

环境关心是个体意识并解决环境问题所付出努力的主观意愿[6]。本研究使用CNEP量表调查教师的环境关心程度,以评估教师的环境意识水平。

CNEP量表一共由10个问题组成,正面陈述8个问题,反面陈述2个问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已对反面陈述做反向赋值处理。被访者在问题的回答中越是表示同意,说明其环境关心越强烈。被访者在反向问题的回答中越是表示同意,说明其环境关心程度越低[7]。CNEP总分值分布在10—50分,受访教师环境关心平均总分值为20.62分,其均值在2.06±0.48。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单样本t检验显示,教师环境关心均分显著低于理论中值2.50(p<0.001)。可见,教师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呈中下水平。

(二)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规划》对中小学各阶段环境教育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同年11月公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对环境教育教学内容标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8],这些文件为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参考与指导。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已成为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直过民族”地区的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定位和态度。

对于教师环境教育的概念知识考查主要从教师对环境教育理念(Q11)、相关教学方法(Q12)以及学科标准要求(Q13)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直过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对于环境教育概念的认识处于“一般”和“基本了解”的状态。

为了解教师对于环境教育的态度,根据前期访谈调研的情况,我们针对教师环境态度在问卷中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为“是否认为环境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Q14)、“是否认为环境问题是国家大事,与个人关系不大”(Q15)、“是否认为环境教育与本学科关系不大”(Q16)。调查发现:教师对环境教育存在一些误解和片面认识。32.63%的受访教师赞同环境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这可能反映出教师过于强调成绩导向,而忽视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环境教育的实施。42.11%的受访教师承认环境教育与他们所教授的学科有关,但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53.16%的受访教师认为环境问题是国家大事,与个人无关,这种观念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环境教育中的积极性。

(三)教师环境教育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中小学并未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学校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强,目标、内容操作具体等特点[9]。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学技能相对单一。

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环境教育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考察教师的教学渗透能力和对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了解教师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实际表现。同时,针对教师自身环境教育学习的情况也设置了题目,以探究教师是否持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环境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将环境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调查结果显示:59.48%的受访教师表示在环境教育中“经常”或“较经常”使用讲授法;52.11%的受访教师表示“一般”或“偶尔”使用除讲授法外的其他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其中1.58%的受访教师表示“从未使用过”其他教学方法。

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学习情况不太乐观:18.42%的受访教师经常查阅环境教育相关资料,学习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1.58%的受访教师“从未做过”此类环境教育方面的自主学习。

(四)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展环境教育少

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广泛性的育人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普及环境知识和传授环境问题处理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境情感。因此,实施环境教育对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本研究在前期访谈调查中发现:当地教师的跨学科经历相对较少。针对该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问题,旨在了解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教师参与有关环境教育的课外研讨频率低,17.89%的受访教师未参与过相关教学交流活动;教师跨学科教学的频率偏低,其中11.58%的受访教师没参与过跨学科教学;当地教师进行有关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不多,14.21%的受访教师表示从未做过环境教育跨学科教学设计。

三、问题成因分析

(一)“直过民族”地区“文化滞后”加大了环境教育实施的难度

“直过民族”地区存在“文化滞后”的现象,当地居民对教育及环境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这增加了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难度。由于“直过民族”早期生活在地形复杂、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中,导致科学知识匮乏,生存艰难,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他们往往怀有敬畏和崇拜自然的情感。在原始自然生存环境中和人们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条件下,“直过民族”地区孕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其大多具有神话自然、以自然为中心、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特点[10]。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可以被视为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结果。这样的原生态文化随着民族小农经济的缓慢发展得以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目前云南省内的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的民族实现了整体脱贫[11]。尽管“直过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建立在生存安全需求之上的自然敬畏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弱,但科学的环境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人们忽视环境保护,出现环境意识滞后的现象。

在环境意识滞后的情况下,教师缺乏足够的动力开展环境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沧源小学教师的“环境关心”水平呈现中下程度。在前期的访谈中,大部分教师对当地存在的环境问题知之甚少,在主动学习环境知识方面不够积极。由于当地教师环境意识滞后,加之缺乏对环境问题的深入认识,他们既无法准确地传授环境知识给学生,也难以构建环境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导致环境教育很难科学、有效地在“直过民族”地区推进。通过前期访谈了解到:当地教师普遍存在将环境教育等同于防止环境污染宣传的情况,过度依赖教材提供的素材。这使得环境教育容易局限于环境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与“直过民族”地区发展特殊性有关的议题。当地学生很难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导致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教师环境意识的滞后,制约了环境教育的科学性,影响了“直过民族”地区教师环境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直过民族”地区教师内发力弱影响环境教育的推进

近年来,外界对“直过民族”地区的关注逐渐升温,这对当地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尽管各级政府对“直过民族”地区提供了很多帮扶,当地师资内发力弱的问题仍然限制了环境教育的开展。主要体现在缺乏优质教师以及存在语言障碍两方面。

首先,优质教师匮乏限制了“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环境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热情,并掌握基本的环境知识。然而,“直过民族”地区优质师资数量少,以本次调查选取的沧源县为例,被调查的教师中大专学历占32.63%,教师梯队呈现年轻教师较少、中老年教师较多的情况,当地教师培养的持续性难以保障。由于“直过民族”地区教师入职门槛较低,部分教师将这些地区作为跳板,入职后通过调岗转到其他地方。高质量教师难培养、难留住,导致“直过民族”地区优质师资缺失,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难以保障环境教育质量。

其次,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增加了教师推进环境教育的难度。在“直过民族”聚居区,由于偏远山区的地理屏障,导致语言差异较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语言社群[12]。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普及,但不同区域之间仍存在差距。以沧源县为例,县城学校已完全使用普通话教学,但一些乡镇学校的学生仍然存在语言障碍问题。近年来,外地教师的比例增加,但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比例相对较少。语言障碍增加了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难度,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思考,环境教育的实施更加困难。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教学挑战,也降低了他们进行教学创新的效能感和兴趣。

(三)成绩导向下“直过民族”地区教育的封闭性阻碍环境教育的实施

首先,“直过民族”地区地域环境的独特性导致当地教育、思维观念相对封闭和保守。学校、教师受教育条件以及信息闭塞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局限于传统学科的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同时,受我国传统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提升学业成绩被视作学生走出大山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上,而环境教育往往不受重视,进一步加重了“直过民族”地区教育的封闭性。虽然环境教育边缘化的情况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但在“直过民族”地区更为突出。

其次,教师很少接受系统、科学的环境教育培训。问卷调查显示:57.37%的受访教师在职前未接受过环境教育培训,45.79%的受访教师在职后未接受过环境教育培训。由于教师环境教育培训的缺失,当地教师对于环境教育很难有较深的认识和实践,出现了教师对环境教育理解偏差,实践中技能单一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很多学校将环境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通常由德育部门负责,要求班主任在班会上宣讲,环境教育未能较好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文化赋能推进“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本土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民族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体系[13]。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文化智慧,在新时代为其注入新内涵,能够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同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因此,通过文化赋能,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智慧与当代环境教育理念相结合,为“直过民族”地区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实现环境教育的本土化。

首先,关注“直过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中环境教育素材的挖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鼓励教师研究和了解“直过民族”的文化遗产,包括他们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舞蹈等,挖掘和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保护的智慧,并通过组织开展相关的研讨活动或培训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之中。

其次,推动环境教育本土教材、教学材料的开发。“直过民族”地区的政府和学校通过组织开发环境教育乡土教材、校本教学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环境资源和社会实践,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环境。为此,可以鼓励教师、学者和当地社区参与,收集、整理和编写与当地民族文化和环境教育相关的教材内容。这些教材可以包括当地的传统知识、习俗、传说故事、生态智慧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和环境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本土化环境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能够更便捷地开展具有文化适切性的环境教育。

文化赋能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将环境教育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尊重本土文化,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度。

(二)优化“直过民族”地区教师环境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受“直过民族”地区教育封闭性、教育资源少等问题的影响,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较为薄弱,加大了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重要措施。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素养,培养教师对环境及环境教育的积极态度,提升开展环境教育的能力[15]。对于“直过民族”地区的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应注重精准和有效,可以就环境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做适当的调整与完善。

首先,因地制宜完善环境教育的培训内容。“直过民族”地区因其环境的特殊性,统一的环境教育培训存在“水土不服”而难以适用的问题,容易导致教师难以把握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甚至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直过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机构有必要因地制宜设计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应突出环境与“直过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自然环境对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例如: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环境问题进行培训内容设计,基于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课例进行分析阐释,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训后转换,突破“直过民族”地区教师因培训内容缺乏适切性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同时,教师教育机构可提供少数民族地区适用的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和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与“直过民族”文化和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根据本次调查的反馈,大多数教师对于跨学科教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实践。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培训应注重培养教师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将环境教育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以提高教育的综合性和实效性。

其次,加强环境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引导教师注重实践与观察学习。目前,“直过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机构对于在职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主要以短期讲座和培训班为主[14]。调查显示:当地80.00%的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改革一知半解,有限的环境教育教师培训大多注重理论阐释,导致环境教育培训对当地教师的影响止于理论,难以付诸实践。因此,为教师提供适用、实效的培训是实现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和切入点。环境教育培训应注重实践与观察学习的方法,鼓励教师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环境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如组织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现场教学示范与研讨、互助小组合作探究等,如此既能够让“直过民族”地区教师通过直观感悟更好地理解环境教育,又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具体参考。通过提高培训的实践性,鼓励教师思考和讨论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培养当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唯分数论的思想,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扩大社会参与和合作

“直过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制约着当地环境教育的开展。除改善当地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外,还应当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建立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进“直过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资源是教师在环境教育中能够利用的各类资源的总称[16]。“直过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美,物种多样,建立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为教师设计、实施环境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可丰富环境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效能。

首先,构建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学校要积极与当地自然保护部门、历史古迹场馆等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扩大教师的教学空间。教师利用这些场所带领学生开展“在环境中的教育”,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了解民族生态理念,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行动力。例如:沧源县自然生态宜居,生物多样,县内建有居民公园、乡村田园综合体等生态项目;配合当地政府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将当地所拥有的自然宝库转化为有效的环境教育资源(如千年崖画、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云南最大天坑群、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等),为教师设计活动课程提供了实地学习的场地和课程开发的素材。

其次,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教育项目。学校应当鼓励教师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环境教育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探究式活动,提升学生的环境综合素质。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有助于营造共同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氛围,进而提高环境教育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为“直过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工作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

五、结语

由于文化滞后、现代教育资源匮乏以及教育观念陈旧等现实原因,“直过民族”地区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有待提高,但通过环境教育本土化,优化教师培训质量和扩大社会参与、合作等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环境教育能力。总之,只有提升“直过民族”地区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才能发展高质量的环境教育,进而更好地推进“直过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

[2]秦桂芬,秦莹.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生态景观变化的人类学分析——以云南省寻甸县小多姑村为例[J].学术探索,2017(1):63-70.

[3]祝怀新,阮迪.小学科学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杭州市西湖区小学科学教师的实证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2(1):86-92.

[4]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EB/OL].(2018-02-27)[2023-05-20].https://www.gov.cn/xinwen/2018-02/27/content_5269090.htm.

[5]洪大用,范叶超,肖晨阳.检验环境关心量表的中国版(CNEP)——基于CGSS2010数据的再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4(4):49-72.

[6]RILEY D,ROBERT E J.Environmental Concern: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J].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2002(6):482-524.

[7]尹月香,邓彩霞.基于CNEP量表青海省居民环境关心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1 (10):131-133.

[8]杨瑜.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9]张涛.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10]何迪斯.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J].文化学刊,2023 (8):81-84.

[11]耿新,陈诺,胡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人口较少民族实现共同富裕的模式与经验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2 (5):63-70.

[12]范金梅.“直过民族”整体脱贫后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直过民族”群众口述历史[J].新楚文化,2023 (13):93-96.

[13]高淼.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影响研究——以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 (1):221-224.

[14]刘忠瑞.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现代交际,2021 (11):88-90.

[15]邵燕芬.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问题之探讨[J].成人教育,2003 (10):20-21.

[16]周宏丽,田志鹏,张宏民.环境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21(3):41-44.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Border Areas with "The Directly-Entering-Socialism Ethnic Groups": a Case Study of Cangyuan Wa Autonomous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ZHU Huaixin, LIU Shuhan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310058)

Abstract:

The areas of "the directly-entering-socialism ethnic groups" of Yunnan Province are important green barriers in the southwest border areas of our country, thus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bilities of local teach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study tak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se area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nvestigates thei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is foun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eache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bilitie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mis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ngular methods and insufficient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these areas,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blems among local teachers, and propose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first, promo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y cultural empowerment; second, optimizing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raining for local teachers; thir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expand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This study hopes that the identified problems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in this study will have some enlightenmen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ther areas of "the directly-entering-socialism ethnic groups" 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China.

Key words:

areas with "the directly-entering-socialism ethnic group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bilities

(责任编辑:郭 芸 梁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