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的学校素质文化建设

2024-09-28 00:00丁念金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5期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人的素质发展。人的素质发展需要文化的强力推动,也构成文化的重要底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来看,学校文化格局应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成分,学校素质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素质是人自身的元素及结构的质量水平,主要表征为健康性、适宜性、广阔性、丰富性、美好性和高度等,是先天成分与后天成分的“合金”。素质文化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价值追求、思维路向、生活理念、思想实质的文化精神及渗透这些精神的行为、器物、制度和文本等形式。学校素质文化建设可以为学校人员的素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对社会文化的优化起辐射作用,并助力深度优化人类生态。学校素质文化建设方略主要有五方面:增强指向素质发展的学校共同体价值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并创生文化效应,创生素质骨干的文化效应,创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文化效应,运用文化发展的综合创造方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素质;文化;素质文化;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4)05-0012-10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4.0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现代和未来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它指引着我们各个方面的行动。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来看,学校文化格局应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成分,学校素质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人的素质发展。人的素质发展需要文化的强力推动,也构成文化的重要底色,这要求我们构建新的文化格局,新的文化格局将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成分。

(一)对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1.素质

素质的概念较复杂。《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白色质地;白皙的容色;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素养[1]。林崇德等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觉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特征等[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三版)的解释是: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与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和综合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中国提出素质教育后,传统生物学所持有的素质是先天固有的观点受到诸多质疑,学术理论界对素质概念提出新的解释,对新素质含义较趋向一致的认识有:①素质是人特有的。②素质是人的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和综合的品质。③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3]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在“素质教育”词条中对素质的解释是:“素质……这里指人经过教育培养获得的思想、文化、技能等素养和体力、智力的发展。”[4]孙孔懿的解释是:“素质是主体(个体、群体、人类整体)以先天禀性为基础,在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以自主活动为中介,在对人类文明接纳、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外化为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倾向与稳定特点。”[5]通过整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素质是人自身的元素及结构的质量水平,主要表征为健康性、适宜性、广阔性、丰富性、美好性和高度等,是先天成分与后天成分的“合金”。总体而言,人的素质包括体质、性格、心向(具体包括价值观、兴趣、理想、信念)、品德、知识、技能、智慧、美质等领域。

2.素质文化

关于文化,人们的解释分歧很大。总的来看,文化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内在精神的层面,也包含外在物质和形式的层面。因此,整合各种有关观点后可以认为,文化是积淀了人类精神的社会生活过程及产物的总和,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文化精神,即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精神,具体包括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主导思想等;二是文化形式,这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包括行为形式、器物形式、制度形式、文本形式等。在这两个层面中,文化精神是深层,文化形式是表层。将“素质”与“文化”两个概念融合起来,就形成“素质文化”的概念。单培勇和李萌认为:素质文化是指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由国民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及路径与方法所生成和弘扬的素质文化观念,其精神的感召力、 思想的影响力、道德的规范力、心理的驱动力及身体的健康力等[6]。笔者基于上述文化和素质概念,将素质文化定义为: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价值追求、思维路向、生活理念、思想实质的文化精神及渗透这些精神的行为、器物、制度和文本等形式。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素质发展意蕴

社会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首要内涵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如此。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特别重要的意蕴之一是人的素质的高水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的全面发展[7]23。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素质发展的意蕴。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人的素质发展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重要内涵之一是生态良好[7]23。人类文明的总体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代:一是原始文明时代,经历了大约250万年,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但也创造了原始文明;二是农业文明时代,即从大约1万年前开始,发生了农业革命[8],此后逐渐形成了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文明格局;三是工业文明时代,即近现代科学与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进而发生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在广阔的范围内发生了工业化,形成了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文明格局;四是生态文明时代,即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时代。有人认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9],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当然包括人类生态,人类生态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内涵是人的素质发展。

(三)文化格局的主导成分转换

学校教育直接而重要的基础之一是文化,而文化非常复杂。在一定历史时期,复杂的文化形成一定的格局。在文化格局中,文化由多种文化成分构成,各种文化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多维度发力的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化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利益文化为主导成分,对利益的追求几乎是驱动人们行为的主导性价值观。《辞海》(第七版)解释道:“通常所说的利益,主要指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利益是人们活动的直接目的”[10]。该辞书列出的关于利益的另一条释义是“好处”[10]。关于利益文化长期作为文化格局中的主导成分来驱动人们的活动这一历史现象,许多思想家都做了明确论述。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富裕繁荣,是无数个一心谋求自己利益的人,尽力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文明生活的维持与发展,只能依靠人对利益的追求[11]。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强调:利益是人产生热情的基础,是人一切行动的基本动因,是历史发展的纬线[12]。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

在未来,人类文化格局不宜继续以利益文化为主导,究其原因,主要有五方面:第一,以利益文化为主导成分,会导致强者过多地去获取利益,从而导致弱者获得利益过少,致使利益分配严重不均;第二,以利益为主要追求,容易导致利益分配过度不均,为了保证所有人生存,就必须生产过多的物质财富,这会导致耗费资源太多,严重破坏地球环境;第三,过度地以利益为主导追求,容易导致利益纷争,造成社会动荡;第四,将利益作为主导追求,容易导致过多的人形成占有型人格,自我被认为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物品,人变成了物[14];第五,以利益文化为主导,容易使人们轻视或忽视人更加重要的需要和目的,例如忽视人的精神需要和人本身的发展。

现在人类生产能力已经很强,将来还会更强,不必要求所有人都将主要精力用于生产人们生存所需,因此,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的格局到了转换和提升的时候了。那么,向什么方向转换和提升呢?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15];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6]。人的发展即人的素质发展是历史的深层。为体现、推动和确保这个层面,就必须从文化领域着手,在未来以素质文化为文化格局中的主导成分。在此愿景之下,学校加强素质文化建设显得重要而紧迫。

二、学校素质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为学校人员的素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文化能够为人的行动提供内生动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17],而价值观与人的需要直接联系,对人的需要选择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驱动和指引着人的选择。素质文化,在价值观上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这就让人将发展素质作为一种强烈的需要,直接驱动和指引人发展素质。学校人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有了这种价值观的驱动和指引,就会努力寻求素质的发展,并相互影响和激励,形成一种追求素质发展的内生动力。

其次,素质文化对人的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化育作用。化,意为变化、使变化;化育,就是人自己变化发展,或者使他人变化发展的意思。研究表明:文化对人的素质发展,包括对人的心智起着重要的作用[18]。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文化是这种共同体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构成了学校最重要的环境。如果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文化建设,那么素质文化中的文化精神层面的各个要素和文化形式层面中的各个要素便会形成一种现实的结构,这种结构为处于其中的各个学校成员的素质发展提供直接环境,对其素质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再次,素质文化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基础,对教育产生着广泛、深刻、持续的影响[19]。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已三十余年,但素质教育的推进仍旧困难重重,进展很不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便是缺乏素质文化这个基础,即素质文化发展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等人员发展素质的动力和条件不足。大力加强素质文化建设,将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条件。

(二)对社会文化的优化起辐射作用

进步是社会运行的一种重要趋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物质和精神环境都将倾向于向完美进步[20]。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协同,文化在时间维度上总的来说存在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如果要提高文化优化的效益、效率和速度,并减少此过程中的代价,就需要开展大量体现人主观能动性的优化工作。大力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格局中的主导成分从利益文化向素质文化转变,是优化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学校素质文化建设,能够对整个社会文化的优化起重要的辐射作用。

首先,文化建设人员带来的辐射。参加学校素质文化建设的人员广泛,除了校内人员,还有校外人员。人与自己创造文化的过程是互动的,人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建构与自己相关的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者如果高度投入,就会铸造自己的素质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不仅会在校内发挥作用,而且具有这种文化精神的相关人员会在这种文化精神的驱动下,在社会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影响更大范围内文化的运行或优化。

其次,吸纳素质文化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带来的辐射。学校素质文化建设,更多的是在素质文化建设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学生,因为身处素质文化浸润过程中的学生不仅会更强有力地发展素质,而且会在他们身上铸造素质文化的精神,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和相应的思维方式。他们会走向社会,并让素质文化在社会中持续发挥作用,促进社会文化优化。

再次,实现素质文化形式的复制、转化和运用。学校素质文化建设与素质文化精神相协同,创造出各种素质文化形式,诸如素质文化行为、素质文化相关器物、素质文化相关制度、素质文化相关文本等。这些文化形式一般可以复制、转化、转移,当社会开展素质文化建设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学校形成的素质文化形式,并将其作为社会文化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学校对整个社会具有辐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21]。如果将来进一步强化学校在整个社会中的中心位置,那么学校素质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将更强。

(三)助力深度地优化人类生态

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生态包括人类生态,且以人类生态为核心,优化人类生态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22]1169。基于此,人类生态就是人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学校素质文化建设,能够助力深度地优化人类生态。

首先,助力摆正人类的存在态势和运行方向。完整的生态,首先是看生态的存在态势和运行方向,人类生态尤其如此。人类生态的存在状态和运行方向,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例如:“一切向钱看”就是一种价值观,如果人类群体形成了这种价值观,那么就容易导致利益争夺和社会动荡,不利于人类创造丰富而高尚的精神生活,因此这是一种不良的生存态势和运行方向。因为人的基本内涵在于人的素质,如果人类群体形成了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则有利于人们形成高素质且能基于素质创造丰富的社会价值,有利于人类将素质发展这类特别重要的理想作为践行的目的,避免人性异化。

其次,助力优化人类生态的结构。这包括助力扩大人类生态的广度,提升人类生态的高度,提高人类生态的丰富性和互补性。加强学校素质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够有力推动学校人员发展全面素质、个性特长和创造力。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摆脱过度追求利益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追求。人性是多样化的,正如哈耶克所说:“人性有着无限的多样性——个人的能力及潜力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乃是人类最具独特性的事实之一。人种的进化,很可能使他成了所有造物中最具多样性的一种”[23]。只有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成分,才能充分有力地推动学校人员努力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充分提高人类生态的高度,充分尊重个性差异,构成高度丰富的、互补的人类生态。

三、学校素质文化建设方略

如何加强学校素质文化建设?这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略,其中主要有五个。

(一)增强指向素质发展的学校共同体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素质文化的最根本的特质在于以人的素质发展为基本的价值观。与个性不同的是,文化总的来说属于某个共同体,由于人具有社会性,对相关共同体具有归属的需要,因而受相关共同体文化影响深刻,尤其受其价值观影响深刻。好的学校是一种优质的学习共同体,要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加强素质文化建设,首先就要增强指向素质发展的学校共同体价值观。

首先,唤起学校每个成员对素质发展的直接和间接需要。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能够满足主体的相关需要,才是有价值的[24]。为了使素质发展成为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就要让他们意识到发展素质的需要。素质发展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人总是期望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而成为一个人的基本内涵是具备一个人所要具备的素质,这是一种直接的需要。此外,人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要获取生活资料、地位等,也需要发展相关素质并充分发挥素质的作用,因而发展素质成为一种间接需要。但在现实中,人有时只意识到获取生活资料、地位等的需要,而仅仅将发展素质作为一种手段,忽视了发展素质本身也是一种需要。因此,学校需要消除发展素质需要被遮蔽或被轻视的情况,让所有成员都体验到和自觉意识到这种直接和间接的需要。

其次,让学校成员认识到人人都能实现高素质的目标。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每个人都有着极其巨大的学习潜能。人脑大约有870亿个神经细胞,从理论上讲,每两个神经细胞之间都能形成突触,而突触代表着学习的机制,可见其发展可能性极其巨大。同时,宇宙浩瀚无边,宇宙中的万物可以成为人发展的现实资源或潜在资源,这意味着人类的发展资源无限。此外,人的素质能够在后天不断发展,即使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智力,都是被个人的经验和学习(源于生活)塑造过的中枢神经系统(源于遗传)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的混合物[25]。因此,人们只要摆脱懒惰和过度的物质欲望,努力学习和发展,就能实现高素质的发展目标。这样,素质文化建设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根基。

最后,引导学校成员将上述需要和认识作为自己自觉而强烈的追求,并成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追求。学校应引导成员不要过度追求利益,要自觉将素质发展作为主要人生目标。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导学校成员充分认识到:具备高素质本身就是幸福,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素质的作用获取生存所需要的利益。人对利益的适当追求无可厚非,但对利益的追求不宜过度,过度会导致人的异化。人对利益的追求,应该有合适的“道”,那就是发挥自身素质的作用为人类作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充实的、幸福的。

(二)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并创生文化效应

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基础,教育也是文化的重要基础和建设途径,素质文化的建设尤其如此。大力加强素质文化建设,关键途径之一是大力开展素质教育。1987年4月,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柳斌首次提出关于素质教育的主张[26],此后,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重要思潮。这并非偶然,因为素质教育本身具有高度重要性。当然,由于许多相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素质教育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不过,我国依然长期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就明确强调要发展素质教育[7]34。现在,与素质文化建设相协同,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全面而个性化地培养每个学生的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真谛,是人类的重要使命。马克思强调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就是素质发展,而且素质发展确实能够成为每个人内在的价值追求。为什么要培养人?因为要发展人的素质。千万不要将教育局限于片面地应对考试、应对升学,一定要致力于发展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个性特长和创造力,这才是有良心的教育,才是真正全面、持久地对学生、社会和人类负责任的教育。

其次,考试需要转向以素质训练为主。无论教育怎么改革,考试都是不可少的,是永远需要的。因为人性深处有自我表现的力量[27],任何人都想取得成绩,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途径之一便是考试;此外,社会总要通过考试等办法来进行人才选拔或分流。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应对考试的主要办法是搞题海战术,这是高耗且低效的。多数学生都智力正常且花了大量时间应对考试,结果却考得不理想,更没有时间发展全面素质、个性特长和创造力。其实,成功地应对考试,离不开五种素质:一是内化了的相关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二是灵活变化的能力;三是沉着、冷静、坚持、细心的品质;四是健康的体魄;五是一定的应试技巧。训练这些素质,才符合考试的深层本质,也才能做到低耗高效。因此,学校应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同时适当开展一些应试性的素质训练,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在发展全面素质、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过程中有效应对考试。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宣传,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使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且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三)创生素质骨干的文化效应

人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文化发生效应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开展学校素质文化建设,就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尤其是注重学校人员中的素质骨干。骨干即“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22]468,素质骨干就是在素质发展事件的总体格局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员。在学校素质文化建设中,要培养素质骨干,并充分发挥素质骨干的文化效应。

首先,学校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素质并起带头作用。学校管理人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应该在学校素质文化建设中起领导、带头和示范作用,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使自己成为素质骨干。因此,应加强民主管理和学校人员自主管理,进一步带动学校的素质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的素质文化氛围。

其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努力提高素质并起榜样示范作用。所有教师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师虽然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但也要将足够的精力用于提高自己的素质,在素质发展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和示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素质文化氛围。

再次,学校服务人员要努力提升素质并产生文化效应。学校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后勤服务人员和教辅人员,他们不断实现素质提升,有助于形成全校都努力发展素质的文化氛围,而且能体现在发展机会上人人平等的先进观念。因此,学校服务人员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总体素质,并在开展自助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等过程中培养相应素质。学校则应通过展示、宣传和表彰相关素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唤起各类人员对发展素质的强烈共情,从而产生巨大的素质文化效应。

最后,在学生中发现和培育素质骨干,并让其发挥素质文化效应。学生是学校文化(包括素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吸收学校文化并长期辐射到社会的主要力量,因此,学校在素质文化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是广泛而经常性的,这种影响即为同伴影响或者同伴效应[28]。因此,学校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培育素质骨干,并对他们进行宣传,以感召、影响更多学生,从而产生广泛而持久的文化效应。

(四)创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文化效应

评价问题与关于人类活动和人类关系的科学构造极其紧密联系在一起[29]。人需要通过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馈,并为自己在社会中寻找定位,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素质发展方面也是如此。要使素质文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要开展素质发展评价,并使这种评价产生文化效应,即创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文化效应。

首先,配合国家教育评价的相关改革,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我国现行升学评价以升学考试为主,但已开始进行重要改革,其中包括综合素质评价。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基本上涉及人的素质发展的各方面。当然,综合素质的实施仍存在困境[30],但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高度重要性,需要努力从多角度、多层次探寻破解困境的策略。因此,应在学校常规评价中经常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不断改善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实施和反馈,并建立健全相应机制。

其次,形成素质发展评价格局。素质发展评价,是对人的素质发展进行全面、动态、合理的评判,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素质发展的过程。应注重在学校配合素质文化建设开展素质发展评价,既要有完整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例如: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行评价,除了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服务人员等进行评价外,还应实行学生的自我评价。研究表明:自我评价具有普遍性和非私人性[31],能够做到合理而有益、有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当然,学校领导和教师等要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并将自我评价与外在评价结合起来。

最后,让素质发展评价产生充分的素质文化效应,从而有力、有效地助力素质文化建设。要使评价充分发挥文化效应,需要具备前提条件,并实施根本策略和后继措施。第一,以实现评价正义为前提条件。正义即正当的道理,评价正义即是要将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深度公平结合起来。第二,以尊重评价对象、通过评价积极引导人性的优化为根本策略。第三,采取后继措施:对素质发展评价的结果适当宣传;通过素质发展评价来进一步强化人们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让评价者、评价对象进行实质性的互动,并将这种互动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将素质发展评价过程产生的积极事物录入文化典籍或文化器物中;鼓励相关人员发展素质评价思想;等等。

(五)运用文化发展的综合创造方略

素质文化早就存在,学校开展素质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关于文化的发展,张岱年和程宜山提出了著名的综合创造[32]方略,这对学校文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运用这种方略,特别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重视对已有的素质文化加以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素质文化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面对“既富矣,又何加焉”的提问,孔子的回答是“教之”[33]154,“教之”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培养素质。关于培养哪些素质,孔子关于“成人”的表述作了一种回答:“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33]167中国古代社会追求较高人生层次的人一般都重视才艺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文化的体现。从汉代开始,取士先后采用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这也是重视人的素质。在西方国家,素质文化也受到重视。中世纪的达·芬奇之所以长期被崇敬和传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素质全面。正是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文化影响下,许多思想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有活力的东西是值得保存下来的,实质性传统就值得保存、积极培植和精心保护[34]。素质文化的传统值得传承,是学校素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其次,努力进行文化创造。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35],学校的素质文化建设尤其如此。综合创造的重心在于创造,素质文化更加重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活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文化创造。学校开展素质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充分关注人类在素质发展和文化建设上的理想,密切关注与素质直接相关的现实需要、已有基础和发展趋势。例如:教育、养育和化育主要涉及素质发展,健康主要涉及素质运行,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活动直接涉及素质运用,将素质文化建设与这些领域的建设相结合,进而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将素质文化建设广泛而深入地落实到现实中去,使素质文化建设具有极为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九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743.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04.

[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Z].第三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337.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94.

[5]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5.

[6]单培勇,李萌.国民文化素质与素质文化——关于国民素质学两个范畴的新界定[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第2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75.

[9]杜祥琬,谢和平,刘世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与能源变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3.

[10]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彩图本)[Z].第七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2626.

[11]吴群.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利益观[J].文化学刊,2021(8):94.

[12]陈林,沈韵霞.论黑格尔的利益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3-24.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4]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存在[M].李穆,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2015:5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7]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18]JEROME B.Culture,Mind,and Education[C]//KNUD I.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Learning.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161.

[19]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13-35.

[20]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35.

[2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6.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3]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3.

[24]杨松.价值范畴系论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5-36.

[25]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第8卷[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编辑部,编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406.

[26]张志勇.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J].人民教育,2021(11):48.

[27]丁念金.人性的力量——中西教育文化变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405-406.

[28]高翔,薛海平.家长参与、同伴影响和初中生学业成绩[J].教育科学研究,2020(6):56.

[29]约翰·杜威.评价理论[M].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

[30]刘志军,袁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中国考试,2021(12):32-34.

[31]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31.

[3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99.

[33]论语 大学 中庸[M].第2版.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3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55.

[3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DING Nianjin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234)

Abstract:

One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s human modernization, and the basic connation of human modernization is development of human quality. Human quality development needs strong push from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layout of school culture should veer to take quality culture as the dominant composi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facing us. Quality is the quality level of the elements and structure of human beings ourselves, which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health, suitability, extensity, richness, beauty and height.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innate and acquired components. Quality culture refers to cultural spirits taking human quality development as value pursuit, thinking direction, life idea and thought essence, and such forms as behavior, utensils, system and text through which these spirits permeate.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 can b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chool personnel, act on the radiation of quality culture to society culture and help optimize human ecology in depth. The general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 include: to strengthen the values of school community pointing to quality development; to strongly develop quality education and generate cultural effect; to generate cultural effect of quality backbones; to generate cultural effect of 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to utilize the strategy of synthetic creation in cul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quality; culture; quality culture; all-rou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杨 波 郭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