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高考改变了传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单纯考查模式,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基于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高考政策,深入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遵循相应教学原则,灵活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高中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探究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高中化学已由传统知识传授转为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三化学教学而言,应以高考为目标,适应新高考改革政策,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动力。通过积极完成任务,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化学知识,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高三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引领,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化学概念,更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三阶段,学生面临的是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问题,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跳出课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此外,面对复杂任务,学生需要尝试不同的解题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应对高考中可能出现的新颖题型,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深度理解,要求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则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和应用知识,从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整合,形成系统性理解[1]。并对已学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挑战既有认知,使学生感受批判性思考过程。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学生跨越教材边界,积极查阅资料,加深学生对化学的整体认识。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多元认知发展,使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改革提出的重点教学目标,同时是高考对学生的重点考查方向。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方面,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其独特优势,让学生参与任务探究,通过解决实际任务,使学生对化学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2]。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不仅为高考做好准备,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强调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指引,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较多,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如果缺乏明确目标,容易导致学生迷失在复杂的概念和公式中。因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通过设定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深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同时,目标导向原则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每个任务皆与特定的学习目标紧密关联,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为了完成目标努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目标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任务实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高三化学教学质量。
(二)持续性原则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遵循持续性原则,保障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持续性原则意味着教学活动不应孤立进行,而是要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高三阶段更好地复习以往所学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取得理想高考成绩。由于化学特点,许多化学概念相互关联,需要学生逐步理解,对化学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通过持续性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过程中,逐步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框架,避免碎片化学习[3]。此外,持续性原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指导。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长期任务执行中的表现,了解其学习难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基础的不断提升。
(三)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强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过程中,而非被动接受。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本质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解释。因此,需要教师遵循探究性的教学原则,通过设置实际任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使学生深入理解复杂的化学原理,并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应用。同时,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思考习惯。并基于团队合作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技巧,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使学生可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过程中,自主探究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促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完成任务产生直接动力,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高三的关键阶段,使学生产生自我驱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此外,新高考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任务驱动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关联,对学生高考起到重要帮助。
例如,在教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时,通过本节课程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分类。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明确的预习任务,如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成键方式和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使学生在任务导向下实施自主学习,主动阅读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如观察教材中关于乙烯、甲醛、甲烷、苯等的结构式,使学生通过图片分析,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能力。
(二)设计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合作任务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互动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探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指引学生学习方向,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4]。促使学生在合作过程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与集体的关系,促进对学生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以合作任务为基础,构建互动课堂,为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减轻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合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参与团队合作任务。
例如,在教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化学基础,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的小组,保障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要求学生探究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使学生基于实际任务,在组内完成分工,其中三人各负责完成一种反应类型的研究,最后一人则负责总结三人的研究内容,在组内为其他学生讲解有机化学反应的三种主要类型。使学生经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三)设计实验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D7cDosE/Jedxqnoe3+yPmw==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适时设计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通过亲自操作实验,学生直接观察化学反应过程,理解抽象的化学原理,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化学实验往往伴随明显物质变化,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此类直观现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此外,在完成实验任务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解释。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学会从实验结果中提取信息,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化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时,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形式,让学生了解从石油中获取燃料的过程,感受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使学生掌握石油的分馏方D7cDosE/Jedxqnoe3+yPmw==法。了解石油经过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验任务,如关于石蜡分解的实验任务,使学生理解石蜡的化学性质,以及热分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示以及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为学生准备石蜡块、铝箔纸、三脚架、酒精灯、烧杯、试管、镊子等实验器材。使学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CCl4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阐述石蜡分解的化学原理,实现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任务评价,检验任务完成质量
任务评价是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通过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哪些方面的学习存在困难,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保障高三化学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应基于任务教学法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努力被认可,从而更有信心完成复杂任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5]。通过任务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掌握自我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审视自身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设计针对性任务,如让学生研究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明确任务目标后,则应设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如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度、如何分析和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否具备创新思维等。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记录,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方法和表现,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当学生完成任务时,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由教师基于真实评价结果,明确重点教学方向,如关注对学生概念理解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讲解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对化学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高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是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新高考的考查重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化学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促进高三化学教学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渊(中学版),2023(5):398-400.
[2]於翠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23(23):78-80.
[3]何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J].问答与导学,2022(21):139-142.
[4]王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2):3.
[5]魏瑞政.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2(5):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