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

2024-09-27 00:00:00金丹
中国食品 2024年18期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广告作为文化传播与经济交流的关键纽带,影响力愈发显著。双关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在英语食品广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但是也为翻译实践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深入剖析了英语食品广告中双关语的类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翻译策略,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务提供新的视角。

一、英语食品广告中双关语的类型

在英语食品广告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双关语:

一是语义双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巧妙地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重含义进行表达。这种现象在英语食品广告中尤为常见,用以展现产品的多重优势或特性。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词多义的双关,即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另一种是同音异义的双关,尽管在英语食品广告中直接应用不多,但在创意广告中通过使用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依然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二是语音双关,即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或短语发音的相似性构建的双关形式。在英语食品广告中,此类型双关语常能引发幽默与俏皮之感。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同音异形异义词双关,采用发音相同而拼写、意义各异的词语,以达成双关效果。另一种是近音双关,利用发音相近但不完全一致的词语,创造双关意味。在英语食品广告中,近音双关常通过精妙的词汇选择与语音处理手法实现。

三是文化双关,是指将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现象融入广告中,旨在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此类双关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在美国感恩节期间,一款火鸡酱料的广告可能会采用“Thanksgiving Feast Made Easy”(感恩节盛宴轻松搞定)这样的双关语,既突出了产品的便捷性特点,又符合节日氛围,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双关语翻译策略

(一)直译与意译结合

直译指的是严格按照原文的字面意义进行翻译,此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形态及风格,使译文保留异国情调。然而,在翻译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双关语时,直译常常难以全面兼顾原文的语义与语境,甚至可能引发误解或歧义。例如,“Milk your moments”这一广告语若直译为“挤你的时光”,很明显违背了中文表达习惯,无法有效传达原文的意思。相较之下,意译更能提升译文的可读性,也更能被受众接受。意译要求译者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与文化背景。例如,“Milk your moments”运用意译翻译手法可表述为“尽情享受你的每一刻”,此处的“milk”一词被赋予了非传统的意义,意指从某个机会或时间段中尽可能地提取最大的益处或价值。再如,“A spoonful of sugar helps the medicine go down”这一广告语,通过意译可转化为“加点糖,让苦涩的药丸也变得可口”,既保留了原文的幽默感,又便于中文读者轻松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

在翻译实践中,直译与意译并非孤立、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特别是在翻译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双关语时更需要巧妙融合二者,以获得良好的传达效果。以“Crunch time for snacks”为例,单纯直译会显得生硬、乏味,单纯意译则可能遗失原文的双关意义,因此可以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将其译为“零食时刻,脆爽来袭”,既保留了“crunch”这一关键词汇的直观意义,又通过“脆爽来袭”的表述增添了广告的生动性与吸引力。又如,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既鼓励行动上的“去做吧”,又蕴含挑战自我的精神,中文译文“想做就做”采用意译法,成功传达了原文的积极态度,且贴合中文表达习惯。再如,彩虹糖广告语“Taste the rainbow”,若直接译为“品尝彩虹”,则显得抽象、难解,而通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一口一个彩虹味”,既保留了原文的意象之美,又使中文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糖果的多样口味。

(二)借译法

借译法主要是指巧妙借用目标语言中的现有词汇、短语或成语精准再现原文的双关效果,兼顾源文的语言风格与文化内涵。这种翻译方法能够保持广告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规避因直译可能引发的文化冲突或理解障碍,平衡语言的文化适应性与表达力度,使译文地道、生动。

翻译英语食品广告中的语音双关时,译者需细致甄别目标语言中与原文发音相近且意义相关联的词汇,进行精准借译。例如,将奶制品广告语“Smooth Move”直接译为“流畅的移动”,显然与产品特性脱节,但译者借鉴中文“一举两得”的巧妙构思,结合产品的健康属性,将其译为“顺滑滋养,一步到位”,既保留了原文的语音韵味,又精妙地传达了产品的优势。

在处理语义双关时,译者需深入剖析原文的双关意蕴,并在目标语言中寻找恰当的对应表达。以Burger King的经典广告语“Have it your way”为例,该语句既凸显了产品的个性化特性,又隐含了对顾客自主选择权的尊重。在中文环境中,译者巧妙地将其借译为“随心所欲,尽享美味”,既精准捕捉了原文的语义双关,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文化双关的翻译则是最为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其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文化与观念。在运用借译策略时,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跨文化素养,深入挖掘两国文化的共通之处或寻找可替代性元素。例如,蛋糕产品广告语“Bake me a wish”(许个愿吧),在翻译时虽难以觅得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但译者可借助中国文化中的“心想事成”等吉祥寓意,将其译为“烘焙梦想,甜美成真”,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韵味,又增添了温馨而美好的美好之意。

(三)增译法

增译法即基于实际需要对原文进行恰当的补充与拓展,以实现对原文信息及意图的更精确传达。例如,对于雀巢咖啡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 drop”,若仅采用直译法,译为“每一滴都好喝”,虽能传达咖啡的美味,却难以充分展现原文中“直至最后一滴依然保持美味”的强烈意味。借助增译法可以将其译为“香浓到最后一滴,每一口都是完美享受”,巧妙加入“香浓”与“完美享受”等词汇,不仅丰富了译文的意蕴,更使广告语显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再如,奥利奥饼干广告语“Twist, Lick, Dunk”,可以直译为“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虽简洁明了,但动作体验与口感享受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借助增译法将其译为“轻轻扭开,细细品尝美味夹心;舔舐唇边残留,感受丝滑滋味;浸入牛奶,尽享双重美味”,则详细描绘了每个动作所伴随的感官体验,会使译文更加细腻,让人仿佛亲口品尝到了奥利奥饼干的美味。由此可见,增译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信息,减少误解与歧义的产生。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形容词、成语等修辞手法丰富译文的内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进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在增译过程中,译者还可以适当引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的文化背景与审美习惯。

(四)创新译法

创新译法是翻译双关语的一种策略,要求译者深谙原文双关语的内涵,同时能够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与语言习惯,创造性地重塑表达形式,这考验着译者的语言造诣与洞察力,需精准捕捉原文精髓,并巧妙地进行跨文化转换。例如,将“The taste is simply irresistible”译为“一尝倾心,欲罢不能”,既保留了原文的情感强度,又贴合了中文的表达习惯与文化审美。

鉴于双关语往往蕴含丰富的言外之意,难以仅凭文字全面传达,此时可借助图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阐释。例如,在翻译冰淇淋广告语“Double Delight”时,可在译文旁配以两个冰淇淋球紧密相依的图片,通过视觉隐喻产品带来的双重愉悦体验。

三、英语食品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要点

(一)考虑文化背景

双关语的理解深受文化背景与文化语境的影响,鉴于英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表达习惯及文化内涵上的显著差异,译者必须深入探究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点,确保译文能够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模式。若译者难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原双关语完全吻合的表达方式,就可以采用文化替代策略,即以目标语言中具备相似文化内涵的词汇来替换原文词汇,或者运用注释法,在译文中加入必要的注释来阐释双关语的具体含义与文化背景。例如,在广告语“Fresh-up with Seven-up”中,“Seven-up”作为饮料品牌,其名称中的“up”具有积极向上的寓意。在中文翻译中,若无法直接找到与“Seven-up”品牌名称或含义相匹配的对应词汇,可采取文化替代法,译为“喝七喜,提神醒脑”(将“七喜”作为对应的中文品牌名),并在必要时添加注释,说明“Seven-up”在英语中的独特含义与文化背景。又如,麦当劳广告语“I’m lovin’it”为例,此句中的“lovin’it”为“loving it”的非标准形式,通过缩略与押韵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与趣味性。在中文翻译中,可以将其译为“我就喜欢”,既保留了原广告的简洁明了与口语化特点,也契合了中文读者的表达习惯。再如,可口可乐广告语“Share a Coke”,此句巧妙结合了品牌名称与动词,形成双关语,既凸显了产品的分享特性,也彰显了品牌的亲和力。在中文翻译中,可将其译为“分享一瓶可口可乐”,既保留了原广告的意义与风格,也符合中文读者的认知习惯。

(二)保持广告效果

在翻译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双关语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译文能够维持原广告中的幽默感、趣味性或隐含意义,保持广告效果。为此,译者应坚守“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保留双关语原有的含义与韵味。以“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为例,译者需寻求既能传达“清爽可口”之意,又能隐含“独一无二”之情的译文,而非仅译为“可口可乐让你清爽无比”。再如七喜的广告语“Fresh up with Seven-up”,广告中的双关语体现在“Fresh”一词上,既表示“新鲜”,又隐含“使……清醒”的意思。在翻译时,译者可翻译为“喝七喜,提神醒脑”,既保留了原文的“提神”含义,又通过“醒脑”这一表达增强了广告的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在英语食品广告中产生重要的表达效果。该手法通过巧妙运用词语的同音、多义或同形异义等特性,创造出幽默效果并引发联想,从而精准地传达产品的独特性与优势,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双关语在跨文化翻译中还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简介:金丹(1995-),女,汉族,四川蓬溪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