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体系下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策略研究

2024-09-27 00:00:00杨勇
中国食品 2024年18期

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有关法律不断健全的背景下,企业食堂的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HACCP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一种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手段,在我国餐饮业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阐述了HACCP系统在我国企业食堂中的应用,从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现状入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以HACCP为指导,建立了一种较为系统化的控制对策,包括危险分析、识别关键控制点、确立临界极限值、监测程序、纠正行动、确认程序、保存档案。通过应用HACCP系统,可以提高企业食堂的食物质量,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为我国餐饮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企业食堂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场所,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一些微生物的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隐孢子虫病等,都会引起食物中毒或传染性疾病的爆发。第二,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包装中有毒成分的转移等,都会对人体产生长远的危害。第三,外来物质的污染也是一大隐患,如食物中的玻璃渣、金属屑和塑料片等外来物质会对食物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

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采购和贮存、制作和加工、配送和服务、人员的健康和训练等环节。因此,要保证原料新鲜、来源安全,存放时要保证合适的环境和温度;在食物的加工制作中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避免相互感染,并且要使用MGEmyLKsZXVubVNeMYUGDIjO1drAZ99C9wTZFpYCtFM=干净的器具;在配送及提供食物时要维持合适的温度,防止二次污染,保证食物及时送达顾客;加强人员的卫生及训练,让员工认识到勤洗手、穿戴合适的防护衣及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二、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策略

为了保证食物的安全与品质,企业食堂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制度,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价与监测,以便及早找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HACCP (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对食品加工中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控制的一种体系,将其运用于企业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中,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害分析(HA)

危害分析是HACCP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对各种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鉴别与评价。包括对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加工步骤、设备、人员操作、包装、储存、销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食物的pH值、水分活度、贮藏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针对已发现的每一种危险,要仔细分析已有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评价它们是否足够有效,或者是否有必要采取补充行动。

危害分析的结果必须被详尽地记录下来,其中包含已查明的潜在危险、评估结果以及确认的主要管制要点,以供建立HACCP规划及监测规程参考。如有需要,还要向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请教,以保证危害分析结果的准确及完整。当食品安全资讯、科技或管制有变更时,必须适时进行危险剖析,以保证HACCP程序能够反映食品安全的最新资讯与做法。通过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及小组合作,才能保证危害分析全面、有效地进行。

(二)确定关键控制点(CCPs)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要对影响或消除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识别,并将其确定为关键控制点。在HACCP系统中,关键控制点的辨识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去除,从食物的购买到最后的清洗、加工,每个步骤都有可能是重要的控制点。具体而言,在采购过程中,要保证原材料的来源、供应商、品质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在收货方面,要对原料的进货凭证进行检验,保证收货物料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在储藏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食物变质和交叉污染。在加工、烹调过程中,要保证温度、时间等条件符合灭菌要求。冷却与再加热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必须进行严密控制,以防病菌滋生或引起食物中毒。在提供食物时,应确保食物卫生、温度适中,防止食物被污染。

在全流程中,要依据危害分析的结果,决定哪一步是最重要的控制环节,并将其作为控制的关键点。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监管要求与消费者健康风险,确定关键控制点,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三)建立关键限值(CLs)

建立关键限值(CLs)包括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制定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以保证有效地控制危害。临界值一般与温度、时间、 pH值、水活度、盐分等有关,对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烹饪过程中,必须设置最低的烹饪温度和烹饪时间。例如,肉类和禽类食物的最低烹饪温度通常是74℃,烹饪时间至少要15s,才能保证杀死大部分病原体。为防止食品降温过程中细菌过多繁殖,需要设置最高降温时间和最低降温温度。例如,食物由60℃降至21℃不应超过2h,而由21℃降至5℃不得超过4h,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在设定关键限值时,必须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容易监控的问题。比如,食品冷藏时推荐的最低温度是4℃,这样不仅能有效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也能方便监控和维护。对于冷冻食品,一般推荐的最低温度是-18℃,以保证食物长时间保存时的安全。另外,还需要制定监测程序,以保证关键限值被遵守,任何与临界限值不符的情况都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持续有效。

(四)监控程序

监控程序是制定HACC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保证对关键环节(CCPs)进行有效的管控,并保证其符合临界值(CLs)。监测计划包含一套监测行为,用以检查并证明CCPs的运作与CLs标准相一致。在执行监控时,必须制定一份详尽的监控方案,包括监控的重要控制点、监控频率、监控方法和监控人员,其监测手段主要是利用温度计对烹调过程进行计量、利用时间记录仪对食物加工过程进行追踪、对食物进行目视检测以保证食物与物体之间的干净程度、通过微生物检测评价食物的安全性。

监督人员应经过特殊训练,保证能正确地完成监测工作,懂得如何将监测结果记录下来并汇报。在进行监测工作时,要有合适的监测手段,例如温度计、时间记录仪等,对监测结果进行精确的记录。所有监测记录均应适当保留,以备日后查询及审核。为了保证监测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还要对监测仪器进行周期性的标定和维修。如果监测期间发现与临界极限有偏差,必须立刻确认和记录偏差,按照HACCP项目的改正步骤快速处理,并将所采取的改进行动和效果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改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食堂的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策略得以有效执行,并能即时监测与修正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

(五)纠正措施

在制定了监测计划之后,如果监测结果表明主要的控制指标没有满足临界值,就应该及时进行整改。改进的方法包括再加工、分离产品、改善作业流程及收回产品等。改善行动的实施也必须有详尽的文件,并将其报告给管理部门,以进行根源分析和不断改善。这样可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立即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消费者不会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六)验证程序

对HACCP系统的总体表现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以保证对确定的危险的控制依然有效。验证活动包括各种方式,如审计、测试、审查监视记录。审计包括回顾HACCP程序的文件,并在生产现场进行现场检查,以保证适当执行并监督所有重要的控制点。测试包括对食物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或化学分析,以确定其安全程度是否满足临界限值。审查监视记录就是检视每日监视资料,以评价主要管制点的管制成效与临界限值是否符合要求。

确认过程的实施需要由受过训练的专家完成,他们必须理解验证的目标、方法,明白如何恰当地形成文件并汇报结果。确认过程还要包括对确认的方法进行周期性的回顾与更新,以保证其在目前的制造条件下仍能满足食品安全的需要。只有通过确认,才能保证HACCP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保障食品安全。

(七)资料保存

在档案与文件的管理上,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作业流程。

企业食堂要制定一份事先编制好的监测日志,包括监测时间、监测点、监测结果、监测负责人及备注等各项必需的信息,以便在每次监测过程中,主管人员都能正确地将有关数据进行登记。当监视记录填好之后,必须做好保存工作,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要保存在一个安全、干燥的地方,以防遗失和损毁。电子档案也要有规律地备份,防止资料遗失。同时,要按照日期、监控点等相关类别建立档案,便于查找。对监视记录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也是评价监视过程有效性与连贯性的一个关键步骤。评估的时间应该是固定的,例如每周、每月、每个季度,这取决于监测的频度和重要性。评审时需要对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及一致性进行审核,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监测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可能出现的倾向或不正常现象。如果出现了问题和偏离,要立即进行改正,并对HACCP程序进行修订,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工作人员要保证所有与监测有关的文件都清楚地进行了版本管理,并对其进行了更新。对于任何更改,要记录好原因、内容、生效时间,并且要知会有关人员。

企业食堂在实施HACCP的过程中对监测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健康管理战略的透明化、可追踪性,并为内外部审核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

作者简介:杨勇(1979-),男,回族,宁夏银川人,助理政工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后勤大类(食品安全、车辆、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