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另外,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能得到保证。教师应当结合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以促进互动为目标,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践力度,为优化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支持。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互动视角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精准选择多媒体辅助工具,优化实践教学效果。立足于多元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在互动中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数学;多媒体技术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学生学习中的主观感受,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都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互动视角强调,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主动与学生互动,学生也要积极利用多种类型的辅助工具优化互动效果。这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应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另外,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互动学习空间,为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一、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优化学生的互动学习体验
学生的自主互动状态及体验都会影响到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因此,应当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互动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互动体验效果。相对于师生以固定的方式进行互动,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师生互动,并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互动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学中融入多种情境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1]。同时,基于先进技术的支持实现更加便捷、有效地实现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互动,更好地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并且基于个人的学习目标,更进一步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互动交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可直接调取来源于多媒体平台上的多元教学资源,为取得更好的互动学习质量提供支持。学生自身也可在多元资源条件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只要教师能够在互动中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多媒体资源进行应用即可。
(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当数学课程学习中师生互动频率更进一步提升,意味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选择了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大部分数学问题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生学习理解上也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时,更需要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为学生引入更多的辅助学习资源[2]。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合作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协同沟通背景下所提出的解决问题办法更具有实践性,更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思考和协同沟通找到具体问题的最优解。当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协同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时,也意味着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实践学习能力能够得到优化,最终完成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另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背景下对数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更需要借助实践平台,以多元资源做支持。互动视角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结合个人的学情制订学习目标,并且通过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推进个人数学课程的学习进程,为完成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提供支持。另外,在互动视角下,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协同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这都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要求。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即可。
二、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由于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生会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而且还由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在本文探讨的互动视角下的多媒体技术融合应用前提下,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当本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不同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一方面保证所用的学习方法被学生所认可[3]。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情安排学习进度,规划学习流程,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互动视角下以学生为中心还强调建立教师与学生1对1的互动反馈机制,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监督管理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质量。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地为学生制订学习方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随着学习压力逐步增大,若能够与教师形成更加稳定良好的沟通状态,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保持学习信心,完成学习任务。
(二)提升实践力度
实践学习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能够以先进技术和资源做支持,获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在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角度上来讲,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在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准确地引入多媒体辅助工具进行应用,为取得更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升互动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水平提供支持。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支持技术,能够为学生引入更多的资源条件支持课程教学过程。随着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其自主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实践学习效果也会基于多元资源的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教师在互动视角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应当注重提升实践教学的力度,为学生安排更加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并且积极搭建多元化的互动沟通平台,为从根本上取得良好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支持。对于高中生而言,只有在实践中找到个人学习上的问题,才能够有目标地提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质量
三、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首先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互动交流的角度上来讲,生动情境完成创设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也会更加自如。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情境,演示一个充分必要条件选择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多媒体平台支持下的动画演示中初步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且体会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可选择以动画的方式展示一个球从斜坡上滚下时,斜坡角度和球的质量对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的影响。这一场景从本质上而言,也是实现数学课程教学跨学科融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在演示中不断调整滚动速度和角度这两项指标,观察球从斜坡滚下来时速度和距离的变化。随后,再引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思考球能够滚动的充分条件有哪些必要条件。这种将抽象的课程教学过程转变为对具体情境和事件进行观察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对相关数学概念产生尽可能准确的初步认知。
(二)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在应用功能上也存在差异。因此,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并且注重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功能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为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体现出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提供支持。对于高中生而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是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从根本上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创新性教学方法,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结合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充分引入多种类型的辅助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提供帮助[4]。同时,还应当注重在创新教学方法应用时,优先选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具体而言,教师可在这部分课程的前期引导阶段利用辅助工具获取函数图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动画与视频资料,感受函数性质的基本特征。选择具体视频资料时,要保证资料具有动态性和直观性。这便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打好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基础,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性质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随后,教师还可适当引入一些数学绘图软件观察学生模仿绘制函数图像的能力,观察学生初步感知函数图像特征的水平。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做辅助构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总结函数图像变化的规律,对比观察函数图像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这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过程,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图像观察能力,优化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效果。
(三)精准选择多媒体工具,优化实践教学效果
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工具进行应用既能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又能够从根本上为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在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教学提供重要的动力,使得抽象性更强的高中数学知识以多媒体技术作支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立体图形的直观图》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台的支持,将传统的二维图形展示方式转换为三维空间展示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在结构和呈现视觉效果上的差异,更加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入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5]。教师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三维建模软件或3D模型库作为多媒体辅助工具,这些工具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出立体图形的状态。同时,也能够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图形的变化状态也可通过调整技术参数方式进行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动态模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这部分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动画技术展示立体图形的生成与变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进一步掌握如何利用平面图形构建立体图形。例如,在教授正方体的直观图时,教师可通过动画展示正方体的构造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面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这种动态的展示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上述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立体图形,并进一步通过手势来操控图形进行变换。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结束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在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互动视角下应用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先进技术和平台的应用价值,更好地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优化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解决个人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旭腾.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6):8-10.
[2]马秀芬.利用“微课”提高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艺术,2024(2):58.
[3]王丽霞.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及优化策略[J].高考,2023(36):12-14.
[4]宋瑞佩.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9):57-59.
[5]李文杰.探究“互联网+”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3,25(18):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