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信马由缰

2024-09-26 00:00安梁
世界博览 2024年18期

蒙得维的亚,乌拉圭首都,位于南美洲东岸,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隔拉普拉塔河相对,是乌拉圭最大的港口。1832年,达尔文正是从这里开始了探索潘帕斯的科考之旅。
查尔斯·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于1831年至1836年乘坐小猎犬号完成环球考察。他提出的进化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我在露天旷野的第一晚,马具当床,猎狗守夜,平原死一般寂静,高乔人围坐篝火旁,留在我脑海里的生动画面,永世难忘。

多年之后,查尔斯·达尔文描绘潘帕斯之旅,依然记忆犹新。在那场艰险与新奇并存的科学考察里,大自然赐予他许多灵感,为日后进化论勾画雏形。穿越潘帕斯草原的日日夜夜里,达尔文见识到书籍之外更广阔与复杂的世界。

计划之外的科学考察

达尔文与潘帕斯的邂逅,源自一连串的计划之外。承担海洋测量任务的“小猎犬号”,本来并未计划邀请一位博物学家同行,幸好船长菲茨罗伊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气象学家,相信美洲之行是观察自然的绝佳机会,瞒着英国皇家海军自作主张发起招募。年轻的查尔斯·达尔文,起初对美洲也没有特殊兴趣,只是在剑桥的最后一年,他读到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的美洲考察日志,被遥远大陆的物种和风格深深吸引。但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严厉的父亲一向要求他专注神学,不要东游西逛,漫无目的地研究大自然。好在,深明大义、家资殷实的舅舅(后来又成为他的岳父)力排众议,让达尔文得到面试机会。然而,好事多磨,笃信观相学的菲茨罗伊船长,对他的学识青睐有加,却唯独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的鼻子,认定长着这样鼻子的人,都是浅尝辄止、毫无毅力的家伙。但思来想去,这位编外的博物学家,需要自掏腰包购置科学设备和猎枪,除了达尔文,也没有既博学又富裕的人选,只得在1831年12月不情愿地带上他启航。

“小猎犬号”的考察计划里,原本也不包括潘帕斯草原。船队首要任务,是测量南美洲的东西海岸及沿途岛屿的地质与水文,绘制出精准而详细的海洋地图,让英国商船在美洲海域畅行无阻。当时拉丁美洲已经摆脱西班牙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不承想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英国人乘虚而入,用贷款和倾销牢牢控制住经济命脉,商船航行的海上路线,犹如一根根绳索,重新束缚了这片大陆。菲茨罗伊与他的科考,正是为此服务。

涉世未深的达尔文,或许想不通如此宏大的叙事,他为大自然而来,不愿错过任何一次考察机会。1832年7月,“小猎犬号”抵达南美洲东岸的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在这片海域逗留2年。菲茨罗伊船长忙于观测洋流、测绘岛屿,达尔文完成对港口的自然考察后,就有了大把空闲时间,于是暂别船队,向潘帕斯进发。在前往草原的路上,达尔文雇了两位向导和十几匹马,挎着手枪与腰刀,俨然一副探险家模样。

毛丝鼠
罗伯特·菲茨罗伊(1805—1865),英国海军军官、水文测量家和气象学家,小猎犬号的船长。
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1793—1877),曾长期掌握阿根廷的军政大权。1852年,罗萨斯的统治被推翻,他逃往英国,在那里作为农民度过了余生。
小猎犬号(又译为贝格尔号),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小型军舰,因乘客达尔文而闻名于世。
潘帕斯猫(又名南美草原猫)

潘帕斯的进化论灵感

当年的潘帕斯,是一片广袤而陌生的世界。这里成为达尔文思考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的灵感源泉。

在潘帕斯沉积地层里,达尔文偶然发现一颗腐烂牙齿,它属于一匹远古的马,这显然与常识背道而驰。在西班牙征服美洲的故事里,印第安人从未见过马,这种擅长嘶鸣的四足兽令他们惊骇不已。历代博物学家也都坚信,美洲本没有马,是西班牙战马繁衍生息,才让马在这里奔腾驰骋。然而,这颗马牙推翻了根深蒂固的观点,达尔文进一步联想,西伯利亚的马曾经穿过冰封的白令海峡,在美洲生存下来,从北美一路迁徙至南美,旋即不知为何绝迹。与此同时,他在土层里还发现了一个形似大锅的骨质甲,清理过后,推测它来自一只古代巨型犰狳。而彼时在潘帕斯生活的犰狳,却变得十分矮小。两者之间有何关联,是进化还是退化?让他百思不解。同样困扰这位博学年轻人的还有气候,从潘帕斯边缘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内陆的圣菲,纬度分明只差3度,鸟类分布迥异,树木天差地别。正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线索,让达尔文彻底抛弃对《圣经》物种观念的信仰,摩擦出进化论的第一缕火花。

潘帕斯草原牧场上的牛群。养牛业在潘帕斯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掌握阿根廷的罗萨斯就以此发家。
刺菜蓟
犰狳

现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物种入侵,达尔文早在潘帕斯之旅就找到了实例。刺菜蓟是一种原产欧洲的植物,被引种到美洲后,摇身变作一方霸主。起伏不平的荒原上,长满刺菜蓟后,别的什么都不能生长,连野草都不见踪影。蓟类植物长势过于疯狂,以致草原都无法穿行。只有一些迷宫般的、迂回盘绕的小径,只有拦路抢劫的匪徒才摸得清。目睹这一景象,达尔文写道:“记载入册的入侵生物消灭掉本土生物的先例里,还没有比这规模更大的。”

达尔文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时常关注动物奇特的习性。被萌宠圈昵称“龙猫”的毛丝鼠,对坚硬物品有独特的嗜好,会把牛骨、石头甚至旅人遗失的手表拖到洞口。在潘帕斯草原上,同样是当今网红、以一脸萌蠢表情著称的穴鸮,竟会抢占毛丝鼠的洞穴来居住。达尔文敏锐发现,潘帕斯的穴鸮是个“打家劫舍”的强盗,而在乌拉圭的穴鸮则是自食其力的良民,懂得自己挖掘洞穴,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他也不太可能知道中国“狐假虎威”的成语,却讲述了相似的故事:据高乔人说,美洲虎在夜间出没,但最恼人的是跟在它身后的狐狸,怪叫声响彻黑暗森林。

邂逅南美“大人物”

穿越潘帕斯之旅,达尔文与形形色色之人相逢,最著名的莫过于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奠定了阿根廷近代政治的枭雄。从政治学或社会学意义来看,罗萨斯将军是典型的“克里斯玛”,即富有魅力的威权人物,自1827年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武装司令以来,操纵阿根廷的前途命运长达25年之久。

达尔文探险的那一年,恰逢他第一次卸任蛰伏之际,但将军仍是这个国家权威的象征。达尔文笔下,罗萨斯是个技臻完美的骑手,曾经施展过一种绝技:把未经驯服的烈马放出门栏,他从门上横梁一跃而下,骑在向外飞驰的马背,既无马鞍也无缰绳,就将烈马制服。他还下令,谁能复刻这一绝技,就够资格当上将军。在草原,骑术的确代表着至高魅力,但罗萨斯的权威并非真正来源于此,他的背后是瓜分潘帕斯水草的养牛业巨头。将军本人就是草原之子,曾在牧场摸爬滚打多年,靠着贩卖牛皮与咸肉发家,还亲自写过一本书,介绍牧场经营结构,剖析监工与雇佣牧民如何各司其职。

卡亚斯塔位于潘帕斯草原中部,圣菲市以北82千米处。这里有圣菲地区早期城镇的遗址,包括教堂和墓地。卡亚斯塔的博物馆中陈列着这些考古发现。

当时,达尔文造访了罗萨斯的营地,在车马、大炮和草棚组成的方阵里等待大人物的召唤。幸运的是,将军在百忙之中接待了他。在短暂谈话里,达尔文留下的印象是,罗萨斯激情澎湃、通情达理,但有时又显得不苟言笑。但重要的是,罗萨斯慷慨地为他颁发了一张通行证和一件可以使唤政府驿马的文书,极大降低旅途风险。在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路上,达尔文行至一处强盗横行的路段,打算投宿驿站。驿站主人本欲拒绝,可看到他打开罗萨斯的通行证之时,立马改换一副面孔,恭敬礼貌地招待“博物学家查尔斯先生”,这一幕无疑更彰显罗萨斯的声名远播与至高权威。

人对威权总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敬畏,达尔文也不能免俗,尤其他目睹罗萨斯麾下的兵强马壮,不禁感叹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军队能如此独立自足?太阳导航,马肉为食,马鞍当床,只要可以找到一点点水喝,这些人能跑到世界尽头。”尽管只有一面之缘,达尔文依旧受宠若惊,写道:“他是一个有非凡品质的人,在这个国家影响巨大,似乎也将利用它去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可是,十几年后时过境迁,罗萨斯独裁恶名远播,又与英国人为敌,达尔文补记道:“不幸的是,后来证明这个预言大错特错。”

印第安人观察:恐惧与同情交织

罗萨斯将军标榜秩序与威权,站在他对立面的是昔日遍布草原的印第安人。

初至潘帕斯,达尔文日夜担忧遭受印第安人袭击。他曾经不屑于向导的胆怯:把远处鸵鸟看成印第安人,跨上马逃之夭夭。但随着旅程深入,自己也沦为惊弓之鸟,当他望见两匹无主的马,立刻联想到印第安人设伏,吓得落荒而逃。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被废弃的庄园,每一片断壁残垣背后,都有相似的故事:赤身裸体的印第安人在夜里手持长枪与弓箭冲锋,庄园里的男人端起火枪抵御。一次又一次偷袭后,坚守不住的庄园或是人去楼空,或是被一把火烧成灰烬。

达尔文一度支持罗萨斯的铁腕统治。那时,将军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将潘帕斯的印第安人划分为朋友与敌人。愿意归顺者,可以在草原分到一小块牧场,不愿降服者则被血腥镇压。消息传来,一个又一个印第安部落惨遭屠戮,达尔文又燃起同情心,为他们的命运担忧。听闻一位印第安老酋长冲出围剿的故事后,他兴奋地在日记里说道:“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图画:赤身露体、古铜般肤色的老人抱着小儿子,骑在白马上,把他的追兵们抛在远远的尘埃之中!”

待到冷静下来,达尔文仔细审视潘帕斯草原的乱局,做出了一个悲观预言:“不仅是一个个部落被灭绝,苟活的印第安人也变得更野蛮:他们不再居住在大村庄里捕鱼或打猎,而是在辽阔的平原上流浪,无家无业。”不幸的是,这次他一语成谶。历史印证了达尔文的远见,罗萨斯没能把印第安人赶尽杀绝,草原上的人祸愈演愈烈。40年后的罗加将军继续远征,以更为残酷的手段血洗草原与沙漠,让印第安人几乎销声匿迹。但达尔文始料未及的是,潘帕斯之行的灵感,让他最终写成深刻改变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刽子手们曲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理念,为弱肉强食和血腥杀戮做起了无罪辩护。

(责编:李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