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琼台红色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琼台精神,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1926年中共琼崖一大的召开,标志其走向成熟完善,其具体内容为“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和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琼台红色精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使“六师”成为琼崖革命的红色摇篮,促进革命力量汇聚光复琼崖,推动中共琼崖“特支”成立和琼崖一大召开,在中国革命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其仍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的重要精神动力。
关键词:琼台红色精神;形成;内涵;历史作用;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261;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8-013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与琼崖红色文化研究”(编号:HNSK(YB)23-44)、2022年海南省琼崖革命研究中心课题“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琼崖革命中的地位研究”(编号:qgzx202202)的研究成果
①摘自琼台书院旧址天井内《创建琼台书院碑记》。
The Formation, Connotation, Historical Role,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Red Spirit in Qiongtai
Xiang Zhengqun1Yu Yong2
(1. School of Marxism, Qiongtai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27; 2.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High School, Haikou 570206)
Abstract: The red spirit of Qiongtai was nurtured by the Qiongtai spirit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was born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t matured and improved during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Qiongya ”(1926). The specific contents were “the spirit of being brave and pioneering for Hainan,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tting trees and cleaving mountains to rescue Hainan, the pragmatic attitude of being diligent, reasonable, committed to practice, and the sense of unity with a broad vision”. The Qiongtai red spirit advanc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ransformed the “Sixth Division” into the red cradle of the Qiongya revolution, facilitated the gathering of revolutionary forces which revived Qiongya, and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Qiongya “Special Branch” of the CPC and the convening of the First Congress of Qiongya,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it remain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drive for constructing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nd for composing the chapter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Hainan.
Keywords: Qiongtai red spirit; formation; connotation; historical role; contemporary value
始建于公元1705年的南疆学府琼台,创建伊始叫琼台书院,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它是琼崖最高学府,现名琼台师范学院,世人称之为“琼台”。300多年来,所有在此学习、工作、生活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琼台人。300多年来,琼台始终书声不断、弦歌不辍、育人不止,孕育形成了琼台精神,即“无负海山,敢为琼先”。一代代琼台人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书院始创者的期盼,“无负海山之灵,而文章气节与丘海其人辉映后先”①。在革命战争时期,琼台人把马克思主义与琼崖具体实际、与琼崖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这一精神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将其具体化为带着鲜明时代标识的琼台红色精神,即“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和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琼台红色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1926年中共琼崖一大的召开,标志其走向成熟完善。
一、琼台红色精神的发展历程
(一)诞生发展
琼台红色精神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诞生并不断发展。标志其诞生发展的主要事件是琼台人在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游行宣传和五四运动后期的抵制焚烧日货运动。这一时期的琼台红色精神可表述为“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
(二)成熟完善
1919年五四运动后至1926年中共琼崖一大召开,琼台红色精神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完善。五四运动后,优秀琼台人立志“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琼台红色精神走向成熟完善。标志事件有:进步琼台人外出求学深造、成立进步团体、创办进步刊物、团结各地琼籍进步人士、组建革命联盟、在琼创办早期党团组织、开展群众运动、成立琼崖“特支”、召开中共琼崖一大等。这一时期的琼台红色精神可表述为“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和海南百川、视野宽广的团结意识”和之前“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一道,构成琼台红色精神的完整内容。
二、琼台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
琼台红色精神的四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是围绕的主题与目标,“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与“海纳百川、视野宽广的团结意识”是实现主题目标的两个重要途径,它们既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一)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
这是琼台红色精神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初表现形式,它贯穿于琼台红色精神的始终,是琼台红色精神的主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琼州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对琼崖的剥削和控制变本加厉。天地会起义、汉黎族联合起义、“三点会”农民革命、反抗外资掠夺、辛亥革命等,各种运动接连而起,但接续失败,琼崖民众在黑暗中期待光明。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它如一声惊雷,琼台人骤然觉醒,他们首开琼崖学生运动之先河,将“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优良传统具体化为“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革命先驱杨善集说出了当时琼台人的心声:“民八年‘五四’运动!我便如蛰虫惊雷,由颓靡不振的生活当中改头换面地出来做五四运动的战士。”[2]
5月8日,琼台人联合多校师生举行爱国游行宣传。游行队伍“前头吹喇叭、击大铜鼓,高呼口号,声浪震天撼地,爱国情绪非常激昂,街道两旁观看群众无不动容”[3]641。宣传队“三、五人一组,在街道宣传演讲,听者甚多”[3]641。之后,各地师生纷纷跟进。“此后,文昌、乐会、琼东、万宁、澄迈等地的青年学生也纷纷响应,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卖国罪行。”[4]
在琼崖,琼台人始终走在五四运动的最前列,他们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不断赋予“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更多内涵。琼台人成立了多个组织机构,像琼崖中学学生联合会、琼崖学联等,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均是琼台人,如琼崖学联主要负责人钟衍林、王文明、杨善集、陈垂斌、罗文淹、符传范等。琼台人还及时跟外界联络,让琼崖五四运动融入全国五四运动的洪流中去。琼台人邢协忠去上海参加全国学联会会议;琼台人还谋划、推动了悼念五四爱国烈士——琼籍北大预科生郭钦光的活动,等等。
五四运动在琼崖后来演变为抵制焚烧日货运动,琼台人用学识与行动继续“勇立潮头、敢为琼先”。“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5]日本是当时剥削压榨海南民众的列强之一。5月底,琼台人王文明、杨善集等成立了琼崖抵制日货总会,一方面,他们向群众宣传抵制日货,“深入街头巷尾,散发传单,涂写标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口关上‘灯楼’墙上的‘反对帝国主义!’大标语”[6]23;另一方面,他们逐店登门封存日货。他们还举办日货样品展览会,“宣传队还在海口大街的大庙内举办日货样品展览会,让群众参观识别。”[6]23但依然有不法商人不配合。日本人胜间田父子,不仅抗拒封存,还继续进口日货。于是,工人、学生联合起来,包围了洋行,轮流值守,日夜不休,“严加封锁达20多天,胜间田父子不得不屈服”[6]23。一时间,岛内日货不是被查封,就是被上缴,“到1920年底,日货在海南全岛几乎绝迹”[6]23。
(二)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
这是琼台红色精神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目标,构成琼台红色精神的主题。
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7]。通过先进知识分子这个桥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连接起来了。“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8]中国先进分子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具体实际,1921年7月,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工人运动高涨。
在此背景下,琼台人扛起了“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经过革命淬炼,琼台人拥有了一定的革命经验,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了站位,扩大了视野,宽广了胸怀,升华了精神境界。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开始由青年学生转向革命骨干,树立了“伐木开山、奋起救琼责任担当”。琼台人、革命先驱徐成章曾写道,我们应“作伐木开山的先锋,除去这道途上一切的障碍,造成平坦康庄的大道,为民众立永久的幸福”[9]170。于是,他们阅读进步书籍,在更广阔的天地接受更先进的理论。
(三)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和海纳百川、视野宽广的团结意识
这是琼台红色精神的第三、第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主题、完成目标的两个重要途径。
五四运动后,立志“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进步琼台人,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踊跃成为中共早期党(团)员。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把原理与琼崖实际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指导行动的计划、方案与举措。这样,“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就转化为“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也由此突破了狭小海岛的局限,克服了孤岛思维,树立起“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
岛外琼台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革命力量集聚地组织社团、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革命思想,把“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具体行动。在此过程中,他们克服了孤岛思维,树立起了“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同岛外琼台人一样,岛内“六师”(全称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琼台发展的一个时期)师生也及时把“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在求真与实践中,他们同样克服了孤岛思维,树立起了“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
岛内外一部分优秀琼台人成为信仰坚定的中共党员,为“伐木开山、奋起救琼”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岛外,王海萍等在上海、周士第等在广州加入了党组织;杨善集、冯平还被中共选派苏联深造,并在苏入党;在岛内,王文明、罗汉等十多名琼台人于1922年秋入党。这样,琼崖就有了本土最早的一批中共党员,之前的青涩少年蜕变为目光如炬的革命志士。1925年夏,在党的部署下,各地琼籍革命青年和革命团体逐渐由分散走向联合,“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在广州成立,20多个革命团体加入。1926年初,该组织的大部分成员随渡海讨伐邓本殷的国民革命军返琼。
有了“勇立潮头、敢为琼先的首创精神”主线作支撑,有了“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与“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两个途径作武器,他们将完成“伐木开山、奋起救琼”的历史使命。
三、琼台红色精神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琼台红色精神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琼台人在琼台红色精神的感召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革命先驱杨善集写道,“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要能在革命的运动中去找经验,去找到不违背原则的革命经验。”[9]170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成就。进步琼台人把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与琼崖实际相结合,得出当时琼崖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琼崖民众之间的矛盾。他们把历史创造者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得出要充分发挥民众的能动性。他们组织进步团体、出版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举行革命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唤醒民众,以改造琼崖、造福民众。如,在岛外,琼台人在各地组织社团、出版刊物等,目的是如此。在岛内,琼台人以母校“六师”为阵地,向民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六师”的宣传队把革命思想融入琼剧中传播革命思想。
(二)促使“六师”成为琼崖革命的红色摇篮
1920至1935年间,“琼台”名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六师”是“琼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辉煌一页。在革命时期,岛外琼台人获得进步刊物,以“六师”为阵地在琼岛传播。“六师”无形中担当起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传播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历史重任,成为在海南传播革命思想的主阵地、主渠道和孕育琼崖革命志士的摇篮。琼台人一旦习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立即把它与琼崖具体实际相结合、与琼崖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这一思想的具体化、时代化与本土化,转化为指导他们革命行动的计划、方案与举措。
(三)促进革命力量汇聚光复琼崖
在琼台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各方革命力量不断汇聚,最终推动琼崖光复。在早期中共党(团)员的带领下,通过以琼台人为急先锋的琼崖革命志士的持续努力,工人组织、农民组织、青年学生组织、妇女组织等各种革命组织不断成立,各种群众革命运动不断兴起,琼崖光复时机成熟。
(四)推动中共琼崖“特支”成立和琼崖一大召开
中共琼崖“特支”成立和琼崖一大召开是琼台红色精神之花结出的硕果。琼崖光复后,建党条件成熟,共产党员王文明、罗汉、罗文淹、符向一等(他们均为琼台人)在琼筹备建党事宜。1926年2月间成立了琼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琼崖特别支部,简称“特支”。“特支”委员王文明等人,都是“六师”校友。之后,琼崖各地党组织相继建立,中共琼崖一大召开的条件成熟。1926年6月,中共琼崖一大召开。特派员杨善集和预定参会的13位代表共计14人中,“六师”校友、琼台人达10位。
四、琼台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琼台人依然把理论与鲜活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给予最高开放形态的自贸港建设以人才和智力支撑。并在践行“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筑牢最高开放形态自贸港建设的道路根基,让自贸港建设实践有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坚如磐石的文化根基;并打开自贸港建设的创新空间,在利用文化的优秀因子创新自贸港的理论和制度中,巩固自贸港建设的文化主体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汇聚精神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作出琼台人的贡献。
五、结束语
在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作为对时代主题的回应,琼台人把马克思主义与琼崖具体实际、与琼崖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琼台精神具体转化为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琼台红色精神。在琼台红色精神的激励下,进步琼台人及所有琼崖民众在“勇立潮头、敢为琼先”,以“伐木开山、奋起救琼”为己任,在琼崖早期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树立“勤学明理、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和“视野宽广、海纳百川的团结意识”,持续不断地奋斗与抗争,最终于1950年5月1日迎来了海南岛的解放。如今,琼台红色精神依然是琼台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不断推动南疆学府琼台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2]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第1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9:231.
[3]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琼崖大革命史料选编[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4]李德芳.琼崖革命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
[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5.
[6]中共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海口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
[8]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9]陈永阶.琼崖革命先驱者文集[M].海口:琼岛星火编辑部,1985.
作者简介:向正群(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琼台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琼崖红色文化等。
喻勇(1973—),男,汉族,河南光山人,海南华侨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