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4-09-26 00:00:00赵国华赵芮熙郭静
经济师 2024年9期

摘 要:数智经济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包括:国贸人才的供需错配,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挑战。在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应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通识技术能力+数据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能力。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包含: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构国贸课程体系、创新国贸教学方式、建设智能教育平台。

关键词:数智经济 国贸专业 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融合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268-02

一、数智经济对国贸专业提出的挑战

(一)数智经济背景下国贸人才的供需错配

1.传统国贸人才需求大幅下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经济”相关技术的支撑下,简单重复的国际贸易流程性工作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传统的以国际贸易流程性工作为主的国贸职位需求会越来越少,国贸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提升和角色转型,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否则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2.复合型国贸人才需求增长。数智经济时代,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将会产生很大变化。要求国贸专业人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并且能够结合企业的业务,做好“贸业融合”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一些战略性、协调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这就要求国贸专业的人才具备复合型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

1.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业务和技术一体化整合。当前国贸学科与理工科的整合能力非常欠缺。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仍旧遵循传统的方式,没有结合新业态的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业务和技术一体化整合欠缺。

2.“跨界融合”国贸人才将成为未来需求的主流。国贸专业已进入融合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国贸人才的能力需求,甚至可能跨界到理工类专业。

(三)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挑战

1.传统国贸专业课程制度设计不合理。传统国贸专业课程制度设计上缺乏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综合素质方面的课程。这导致国贸专业知识、业务管理、数智技术知识相互分离,无法实现跨界融合。

2.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当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今天的学生从小接触互联网,见识广泛、思维活跃。在授课中,需要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存在教师授课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教学能力差,“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

二、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

(一)国贸专业建设研究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三是,优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四是,持续动态改进质量评价机制;五是,融入式专业建设。

(二)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探究

根据国内外研究和过去多年办学的经验,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应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通识技术能力+数据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能力。

三、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教育面临着科技巨大的挑战。现代科技的发展将过去传统的“高校”转变为“高校+社会+企业+行业+政府+教育投资个体”的教育生态体系。因此,高校应着力于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聚焦于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合作。校企共同出资、协商共建,制定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实训实习、成绩考评等方面进行探讨,达到国贸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实现人才培养中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融合。

(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高校学科之间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按照“交叉、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理念+人文素养+专业基础+数字能力”的能力目标,站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角度部署多学科教学资源,布局多学科交叉融合。要积极构建“类国贸专业”,将国贸专业教育与其他各学科教育融合。如在综合大学,形成“综合型+智能化+国贸”的培养模式;在理工类院校,形成“理工+智能+国贸”的培养模式;在财经类院校,形成 “金融+大数据+国贸”的培养模式等。

(三)重构国贸课程体系

从两个方面去重构国贸课程体系。首先,以新文科理念为基础,重构国贸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做到有增有减,一方面要增设“大智移云物区”等数智经济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具备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数字化能力;另一方面调减国贸专业语言类课程学时,空出课时增加面向“数智经济”时代的课程和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次,要重视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内的整体商学知识。开展包括技术模块、经济基础模块、管理决策模块、沟通模块、创业模块等在内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将学生培养成“懂国贸、通商务、知技术、精数据”的人才。对于建班计划,可以腾笼换鸟,砍掉老班的一部分,补上新班;也可以旧课程嵌入新内容。

(四)创新国贸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数智经济时代的要求。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室+PPT+教师的嘴”向“智慧教室+线上线下结合+大数据+教师的脑”转变。“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的教学方式变革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硬知识”通过线上授课的教学方式解决,“软解读”通过线下授课的教学方式解决。其次,传授知识与提升能力相结合。传授知识主要通过线上授课去解决,从而提高效率;提升能力则主要依靠线下授课解决,从而提升效果。高校通过科技信息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高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微助教”“抖音”“B站”等高校教学平台,利用新媒体、自媒体教学技术,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数智经济”时代,高校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使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知识。而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

(五)建设智能教育平台

在“数智”时代,数据资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因此,高校应该基于所拥有数据资源,建设高校自己的教育平台。各高校的教育平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资料的搜索、整理和分析。这些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次,深度融合数据和业务而形成的大数据库。这些大数据库使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办事流程得到规范,信息质量得到提升。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本科建设研究》(课题号2022GJJG13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基于“两链对接,四链融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22(03):62-67.

[2] 孔祥维,王明征,陈熹.数字经济下“新商科”数智化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08):31-36.

[3] 闫长斌,时刚,张素磊,李永辉,杨建中.“双一流”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动因、策略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03):35-43.

(作者单位:1,2.河北师范大学;3.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