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024-09-26 00:00:00张宁
经济师 2024年9期

摘 要:地勘单位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工作人员需要前往不同项目所在的区域进行地质勘查,由于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工作强度较大,使得地勘单位的职工留存率不断下降,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地勘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筑牢地勘单位的战略发展基础,则应当从多个工作视角切入,采取不同的工作举措,推动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如找准战略定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注重培养实效,强化人才培训开发;规范人才交流,提升干部职位管理;完善考核办法,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文关怀,解决职工各类问题等。文章就做好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现实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勘单位 人才队伍 建设工作 现实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262-02

引言

地质勘查工作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对国家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持续不断地推动地质勘查工作水平的提升,相关的地勘单位应当突出核心人才团队的建设,打造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地勘队伍。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地勘单位应当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摸索出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路径,找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与方向,为地勘单位工作的高质量筑牢人才基石。

一、加强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矿产资源是保障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柱,如何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实现对矿区的有效保护,则应当开展科学专业的地质勘查,体现出该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地勘单位主要负责对矿产资源的勘查,以及相关项目涉及区域的地质环境勘探,了解真实的地质环境情况,为矿产资源利用、项目开发提供有力支持[1]。

当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激增、能源矿产安全危机凸显,守好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底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都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时代责任与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勘单位首当其冲,为发挥出地勘单位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突出优势,应当加强地勘单位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凝聚单位职工的力量,激发出人才队伍的集体潜能,解决地质勘查中的难题,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找准战略定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地勘单位进行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时,为保证其工作开展的成效,则应当找准战略定位,从而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实现对人才团队的有效统筹,科学有序地推动人才建设。为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预期目的,khIg5TnFJ/r8qFt9lSVL7suI62qDJHc34ho4qjETlbA=可突出以下工作要点[2]。

1.单位应当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宏观统筹,紧紧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主动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中心的各项工作,为其提供专业的地质勘查分析报告,以保证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保障社会民生需求。笔者认为,地勘单位在实际统筹规划时,应当立足于本省自然资源部门的五年规划、中长期规划、战略规划等计划,契合本单位的业务开展实际情况,设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目标,并从人员专业技术、年龄结构、编制空缺等角度切入,细化5年到10年的人才队伍建设长远规划,为后续核心队伍的建设提供导向。

2.地勘单位应当不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应当敢于创新、引进新理念、新机制,并不断丰富人才引进的渠道与方式,招纳优秀的地质专业人才,以匹配单位岗位的空缺。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各大高校,招聘地勘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应当面向全国进行人才招聘。通过公开招聘优中选优。为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应当在单位内部构建人才晋升机制,给予人才成长晋升的空间,从而留住优秀的人才。此外通过招聘优秀的地质工作者,为单位的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并产生一定的“鲶鱼效应”,使得人才之间进行相互竞争,激发出人才的工作潜能。为实现预期工作成效,单位则需要严把人才引进的入口关,保证每一位引进的人才,均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地质工作者,使其成为地勘单位成长的“生力军”,筑牢地勘单位的战略发展基础[3]。

3.新时期在地勘单位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时,为保证战略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应当构建各类人才资源库,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在人才发展规划导向下,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前瞻性分析评估,明确人才招聘的要求与数量,从而合理把控人才的配置,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地勘单位核心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建设。基于人才资源库的运行,使得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精准管理,提升人岗匹配度,保证每一位职工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二)注重培养实效,强化人才培训开发

地勘单位进行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时,应当保证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助力人才综合实力与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其能够在工作岗位创造出一定的价值。鉴于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特殊性,在地勘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遵循长期发展、统一规划、分类培养的一般原则,根据地勘单位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选择最佳的人才培养方式,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发挥出一定作用。

1.地勘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与开发,并突出梯队建设与团队建设相结合。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可采取工作调动、职位轮换、工作内容调整、挂职锻炼、职务晋升等多种方式,使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为后续的团队管理与业务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对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在现代地质勘查工作开展时,各类新型勘查工具不断涌现,为确保勘查人员能够熟练运用,提升勘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应当突出专项技术的培训。此外还应当突出人才梯队的建设,在传帮带的工作模式下,老队员将多年工作经验进行共享,便于年轻队员快速掌握一些实用的勘查技能,降低工作中的出错率。同时,地勘单位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可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在业务交流、课题研究中,解决工作人员在地质勘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断提升地勘人员的工作综合能力与素质。为助力地勘队员进行小团体的合作、名师帮带的良好传统继续传承,则应当打造“攻坚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导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教育方式[4]。

3.在对刚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培训时,为使得新员工尽快地了解地勘单位的文化与结构,应当组织相关的欢迎活动,让同龄的职工给予帮助,引导新员工快速融入单位大家庭当中。此外通过与新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其诉求,在后续的培训指导时,给予针对性帮助,助力职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成长。

(三)规范人才交流,提升干部职位管理

新时期地勘单位工作创新时,为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应当大胆推动地勘单位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给予人才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得人才能够认同单位的民主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通过有效的人才交流沟通,将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挑选出来,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单位的人事变动进行管理时,应当严格执行上级组织部门关于选人用人的明文规定,坚持德才兼备、公开选拔、结构优化、公平公正原则,从有潜质的工作人员中选拔,建设一支优秀的后备人才队伍。同时在职工任免过程中,应当突出人事变动的公开透明性,接受基层职工的民主监督,保证每一项人事任免变动的安排都能够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

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地勘单位应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大重视。为此,地勘单位应当建构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执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并针对干部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进行灵活调整,给予年轻干部成长的空间,突出老中青干部队伍结构的打造,保证地勘业务的整体运行有效性。此外在年轻队员担任干部管理职位时,应当设定合理的容错机制,引导年轻队员及时纠正错误,在创新中优化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地质勘查的技术与方式。

(四)完善考核办法,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为激发出地勘单位职工的工作潜能,助力单位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应当不断完善职工的考核方法,并针对职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优化,突出职工的主体性,体现出绩效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贯彻包容人才、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人才为本的核心理念,使得职工与单位同步成长,不断壮大单位的人才队伍实力。

1.地勘单位需要健全完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选拔考评体系。在该项工作开展时,应当深入分析本行业绩效优秀的人才特征,并在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学习下,建构人才胜任素质模型,以此作为人才评估的参考标准。基于人才的个人素养、业务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确保后续人才选拔评估工作开展的可信度。为开发有潜力的职工,应当以技术骨干为带头人,对新生队员进行引导,使得新队员能够将新思想、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为地勘工作的开展开辟出新路径。

2.在人才激励管理工作开展时,地勘单位应当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基于单位的级别、结构单位、现实情况,设定量化的考评指标,针对地勘单位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进行公正严谨的考评,保证党员干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先锋带头作用,在人才队伍中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助力单位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应当对干部考评办法不断优化创新,突出年度考核、季度考核、任职考核等,从而客观、辩证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情况,体现出考评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对干部的工作职位进行调动时,应当依据考评结果合理奖惩,如提升部分干部,针对业绩下滑的干部进行谈话,督促其解决自身的问题,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党员干部,则需要严肃惩处,保证地勘单位党组织指挥引领的有效性,为地勘单位核心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5]。

(五)加强人文关怀,解决职工各类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的辛苦不言而喻,在户外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地质勘查,不仅考验着工作人员的体力与精力,同时对人员的意志力也产生着一定的冲击,而部分地质勘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由于单位没有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帮助其解决,最终导致职工的流失。新时期,在地勘单位进行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着力解决职工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筑牢职工的精神高地,使其能够克服困难,为地质勘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际人文关怀过程中,应当从思想、情感、物质、社交等多个方面入手,让职工切身感受到单位的关怀,职工思想不空虚、情感不孤独、物质不匮乏、社交不恐惧,能够很好地融入地勘大团队当中,成为地勘核心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此外在解决职工不同的问题时,应当深入基层了解职工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单位能力以内给予职工最大的帮助,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日常工作中,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例,简要阐述了当下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举措,旨在说明该项工作开展的迫切性。鉴于地勘单位的特殊性,缺乏核心人才的团队,将直接影响到地质勘查业务开展的质量。为保证地质勘查每一个项目运行的可行性,应当加快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配置不同的人力资源,实现对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盘活人力资源,推动地勘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晋.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2):110-111.

[2] 李长春.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3(07):0031-0034.

[3] 菅锦红.新时代地勘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某地质院为例[J].经济师,2022(04):259-260+262.

[4] 彭博.地勘事业单位事企分体改革视域下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02):75-77.

[5] 解映倩.青海省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浅析(以青海省水工环地质调查院为例)[J].青海国土经略,2022(02):49-51.

(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河南郑州 450000)

[作者简介:张宁(1983—),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