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梳理了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而分析了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内部控制与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旨在推进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文章对于医院及相关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 医院 财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249-03
在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运营规模逐渐扩大,财务活动日趋复杂,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医院高效、精准的管理需求。因此,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内部控制作为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成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医院财务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推进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早期的医院财务管理主要依赖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算化工具,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初步信息化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医院开始引入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基本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生成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信息化阶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医院对财务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阶段,医院财务信息系统逐渐完善,实现了与医疗业务系统的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二)当前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了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医院财务管理流程得到了规范和优化,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第二,提升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财务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功能大大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医院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第三,加强了内部控制机制。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得医院能够实时监控财务状况,加强了内部控制机制,降低了财务风险。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特别是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部分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忽视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导致财务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第二,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难以适应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三,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不足。部分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未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导致内部控制效率不高。第四,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一些医院缺乏健全的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稳健运行。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医院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并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医院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模式。
二、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医院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项必要任务。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医院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数据准确性,为合理决策提供支撑
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医院财务领域实现了“手工转系统、线下转线上”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绩效管理及网上报销管理领域。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合同管理进行了预算管控,梳理了收费和票据流程,对各个环节单据内控点进行了关键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将预算分解到各个业务科室,在年初时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上报财务,财务审核后线上付款。年终绩效考核。在整个过程中预算框架的设置、费用预算、网上报销、费用的管控及采购、应收应付都进行信息化软件管理,保证了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各预算执行情况,帮助医院进行绩效考核和为以后的预算编制提供信息。帮助医院降低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了医院的效益。
(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对资产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就医院管理而言,随着医院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每日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门诊、住院收入、医疗经费、设备物资、医保等,这些数据需要统一的信息化采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信息质量,有效降低成本,利于信息系统划价收费,门诊划价、药房发药减少了人为的错误,避免了各种漏洞、错计、多计现象。另外,通过物资管理系统能准确地记录设备卫材及低值易耗品的出入库数量,随时对库存和科室领用进行监控,使经费得到最大用途的使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药品库存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确保了药品的库存在一定量范围内,对药品进行合理的管控。
(三)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成本管控和绩效考核
当前,很多医院依然没有一套合理的全成本管理系统,这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不完善会使得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高成本会加大医院的负担降低医务人员的待遇,影响医院的持续运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嵌入绩效成本考核系统中,统计处各个科室的成本及消耗情况,对成本进行管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三、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B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概况
B医院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其纳入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医院成立了专门的财务信息化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挂帅,负责统筹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与此同时,B医院加大了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引进了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B医院注重内部控制的融入和实施,根据医院战略,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加强对财务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分析,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平台,保障了数据提取路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共享。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漏洞,建立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B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的实践
第一,预算管理控制。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了预算管理控制。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医院规范了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过程。同时,医院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数据的集中采集、统计、分析体系,实现了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示,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二,资产及资金管理控制。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B医院加强了对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对全院物资的采购、出入库、报废等情况进行记录生成资产明细表。2023年医院在物资方面药品资金占用减少了600余万元,相当于降低库存10%,实现了药品库存的监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和审批流程,规范了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其次,医院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资金使用的实时监控和追溯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第三,内部审计与监督。B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注重内部审计与监督的作用。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定期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审计和评价。同时,医院还建立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改进和优化。
(三)案例总结与启示
B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实践,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了医院的服务流程,通过信息化系统兼顾了药品、器械卫材、低值易耗品、收入预算等管控业务,实现了医院内部运营的智能化,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水平。
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实施,B医院加强了预算管理,规范了采购流程及科室领用,2023年医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5.28%,医疗成本占医疗收入比由79.60%下降到76.21%,同比下降4.39%(其中,器械卫材下降0.94%,低值易耗品下降0.9%),B医院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医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各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不断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借鉴B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对出入库的药品、器械卫材进行核算,将各科室的收支情况、工作量进行全程动态跟踪,保证医院核算数据的及时、准确,进一步加强成本的管控,实现业财一体化发展。
四、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依赖于手工操作和纸质记录,导致信息处理速度缓慢,效率低下,不仅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还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信息化培训课程,包括财务软件操作、数据分析技巧等;第二,鼓励财务人员参加相关资格认证考试,如会计电算化证书等,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三,建立财务人员信息化培训考核机制,将培训成果与绩效挂钩,激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培训。通过上述举措,将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实时更新,有助于医院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整合和优化财务管理系统
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导致财务数据难以整合,难以形成全面、准确的财务报告,影响了医院决策的及时性,还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医院首先应对现有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其次,医院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再者,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处理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最后,定期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医院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医院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内部控制
传统内部控制方式受限于手工操作和人为监控,在全面性和实时性上有所欠缺,难以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应积极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实时监控平台,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和审核;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院财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识别潜在风险;然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及时提示和应对;最后,定期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通过上述举措,从而确保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风险预警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不仅加强了医院的内部控制,也显著提升了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医院的稳健运营。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院自身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绩效考核信息化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往往变得繁琐而复杂,手工记录和整理大量数据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也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和难度。医院首先应建立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实现绩效考核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整理;其次,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再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收入、成本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激励其改进工作表现。财务信息化实现了收入和成本信息系统的有效介入,使得医院能够更加准确地核算和控制成本,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收入和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等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五)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难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和评估,导致医院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医院应成立内部控制监督小组,负责对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审计和测试,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建立内部控制问题整改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改进;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对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医院应将全面预算、成本核算、资金结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嵌入内部控制中,实现大数据下财务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本研究通过对典型医院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医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提出了针对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对于提升医院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耀阳.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02):78-81.
[2] 黎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105-107.
[3] 杨殿业.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产经,2022(18):70-72.
[4] 吴运尧.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评《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6):252.
[5] 吴强,罗晓霞,李恒,等.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05):80-83.
[6] 杨燕萍.内部控制视角下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9(11):136-137.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医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9)
[作者简介:赵虎平,太原市中医医院中级会计师,从事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