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4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债务风险管控,优化护理服务、人才招用、人员待遇、病房改造等多角度出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医院职能科室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了医院发展的新课题。文章通过探索公立医院运营过程中职能科室管理的人、财、物、技等的最佳配合机制,推动医院管理体系的改革创新,破解医院发展过程中管理方面的难点与痛点,达到临床科室与职能科室相互配合的最佳状态,从提升职能科室效能、促进临床工作角度出发,开拓高效配合的发展路径,各部门相辅相成,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 职能科室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235-03
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肩负着守护全民健康的重任,而人才是医院的立足之本,是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关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核心管理层和临床医技科室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随着医学技术以及医院的快速发展,职能科室综合能力的提升、高效协作、运行充分发挥管理效能,将大大提高各部门的执行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提升职能科室综合能力角度切入,提出能力提升的具体方向和策略,促进医院各部门高效率高质量运转。
一、当前医院职能科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医院职能科室管理机制不完善,工作流程繁琐,管理工作周期就会被拖长,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效率以及沟通效率;管理组织结构不够科学,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晰,会出现职能重叠,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科室之间的协作,进而降低各科室的执行力。
(二)缺乏科学全面的职能科室人员绩效考核
根据组织心理学中的工作需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JD-R)(图1),每个工作都有特定的需求和资源,合理的工资水平和绩效考核方式,合理的工资水平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生活需要,更是对个体劳动成果的认可,进而补偿工作带来的疲劳、倦怠等负面影响,激发个体的积极性[2]。医院职能科室的工作也不例外,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和激励形式、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会大大提高职能科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职能科室的工作效率。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工资基本与其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相关,并非基于工作数量、质量、合理性等因素进行管理。医院各职能科室在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传统的管理绩效考核方法更加侧重定性,而非定量,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指标的传统绩效考核标准难以精准覆盖工作内容,缺乏关于个人特质和职业素养的评判。
二、医院职能科室管理困境的原因
(一)医院管理模式的复杂性
因医院业务特点决定,临床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临床、医技科室以业务为主,也承担一部分管理职能。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需要一些部门承担医院行政管理以及医疗管理职能,职能科室应运而生。一般来说,按照各省市卫生健康委行政管理内容对应成立的和医院管理需要成立的职能科室包括:党政办公室、宣传科、医务科、质量管理办公室、教育科、财务科、医保科、后勤科、财务科、人事科、护理部、信息科、感染管理科、审计科、预防保健科等。
以围手术期感染防控工作为例,按照对口工作管理应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为主要负责部门,工作目标为:完成性指标: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逐步提升;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术后肺炎发生率逐步下降。推荐性指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1小时给药率有所提高;I类切口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中抗菌药物追加执行率有所提高;出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术中抗菌药物追加执行率有所提高。手术患者感染防控涉及环节和部门较多,需要院感、医务、护理、药学、信息、麻醉、手术室、体外循环以及临床、医技等科室协同管理。
(二)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的特殊性
公立医院作为业务主导的事业单位,以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例,医院医学背景的职工人数占总职工人数的87.3%,医学背景的职工人数占总行政职能科室人数的32.4%。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行政科室的工作人员不了解临床工作,复合型人才少。职能科室管理人员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认知不足,导致其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关法规的意识,出现管理随意或不合规的现象,无法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管理工作的作用。例如,在医院的宣传工作,负责宣传的行政科室可能会囿于自身专业限制和临床工作的专业性,很难找到临床工作中特别鲜亮的点,而临床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大,也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宣传。
三、提升职能科室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
进一步强化行政职能科室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临床一线、为职工服务的理念。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职能科室与临床业务科室结对子,职能科室深入临床一线,听取一线人员对医院的建议意见,解决工作中发生的属于职能科室职责范围内可以协调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各个职能科室的工作制度,明确职能科室的职责范围、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确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笃实践行“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理念,提升管理效率,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瓶颈和不合理之处。根据梳理结果,优化或设计再造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流程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更好服务临床:每月主动收集临床、医技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流程和方式。
在现代医院管理模式下,不断探索行政职能科室工作和服务手段的创新。优化工作流程,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管理中,能在办公软件中解决的申请、批示、请假签字等流程都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避免一线人员来回跑路找相关部门签字,节省人力资源,把一线医务人员的时间还给患者。通过实现对职能科室工作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和工作流程的效率提升,有效地实现了对医疗管理和科室间配合决策的有效支持,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即基于科室管理、业务发展、医疗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量化数据,对目标科室实施全面、精准的深度剖析,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划,为科室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完善职能科室绩效分配,提升团队建设
建立全面、合理、精细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绩效分配,对行政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岗位评价,对其工作的强度、难易度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由此确定每个岗位关键指标和权重,结合履职情况和岗位系数来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定、科学考核,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数据赋能,探索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建可量化的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管理体系,让每个职能科室员工了解自己的位置和优劣势,科学地规划职业发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信息传递、大数据,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运用“看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依靠数据决策,根据数据变化检验工作成效”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促进职能科室发展、人才管理的新动能,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四)注重职能科室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效率
科技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科室的发展也不例外,职能科室要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是关键。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医院要对现有人员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对科室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和招聘计划,将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引进来,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人才招聘与引进的严格把控,在医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一些高学历、复合型的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整体的选拔范畴内,积极地做好更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建立医院管理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培养、选拔适应时代发展、医院发展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不断优化团队,形成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五)厚植医院文化,提升服务质量
厚植医院文化,逐渐增强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营造出创新开拓、积极向上、良性竞争、风清气正的医院文化。创新实践平台,为职工提供新点子和新举措提供平台和资源。将为一线服务,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厚植于心,营造温馨服务为荣的医院文化氛围。职能科室内部人员的团结协作,更能有效地提升服务的效能。打造团结、和谐、富有活力的职能科室团队,让职能科室运行更灵活高效。转变管理以及协作方式,科室内部通过更加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增加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医院与科室职工间和谐进取的管理氛围。
同时增加科室之间的配合度,职能科室间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促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强化组织协调,加强上下级以及兄弟科室之间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同时提升科室内部的沟通协作能力,形成合力。注重科室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在人员组成及人员配备中共做好考量,为科室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五个方面的提升是有机统一、贯通协作的整体,政治站位体现本质属性,管理效率体现发展潜力,服务质量体现初心使命,创新引领体现服务水平,团队协同体现执行能力。
四、提升职能科室综合能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五个方面的提升,使得医院职能科室在政治站位、管理体系、绩效分配、人才培养及科室协作等方面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完善的职能科室管理体系,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职能科室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在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将数据量化管理理论深入融合到医院管理领域,将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细化成评价指标,赋予科学的权重和分值,制定公正、公开、公平的考核评价标准,系统、准确、全面、可靠地收集和记录全程、全体系的数据,从数据变化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或者变化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提升、加强与优化举措,作出科学决策,并根据数据变化检验工作成效。在探索与完善全要素持续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培育医院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职能科室将论述的五大方面提升融入日常工作,从顶层设计到总体规划,从解放思想到贯彻实施,从局部到整体,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充分激发职能科室及科室员工的内生动力,促使职能科室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职能科室之间的协同配合,使职能科室运行更加精简高效,全心全意为临床一线做好职能服务工作。不断提升职能科室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保证医院行政职能科室人员充分发挥其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医院通过管理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元清,石祥宇.实施“五有”举措将党管人才工作落到实处[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3):370-372
[2] 李乐乐,王偌菲.DRG/DIP改革后医生工资下降,医院如何调整绩效考核方式?[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4(04)
[3] 吉雅玲.某地市级公立医院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6):711-713.
[4] 周思含,王雪静.执行力管理对提升医院科室管理效能的作用.临床医学,2023(19):58-60.
[5] 陈永强.基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几点看法,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9):18-21.
[6] 王美芳,周晶晶.基于革新管理理念的医院科室管理建设.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2):71-72.
[7] 郭伟秀.医院行政管理效能提升浅析——以某基层医院为例.投资与创业,2021,32(22):214-216.
[8] 王兵,张少冲.精益运营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以Y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2023,23(5):731-738.
[9] 李颖琦,苏宏通.智慧运营管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2,19(03):312-317.
[10] 王伟丰.医院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03):54-57.
[11] 易俊忠.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激励路径探析[J].人事与人才,2023(06):12-13.
(作者单位: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宋毅,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人事科科长,高级经济师。]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