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4-09-26 00:00:00贺鹏修新田
经济师 2024年9期

摘 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等学校信息,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福建省89所高校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高校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制度规范性不足、信息表述倾向性强、高校之间信息内容差异大、信息网站建设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以下优化策略:规范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合理设定信息公开统一标准;实行高校信息公开整体监管;加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关键词:福建省 高等学校 信息公开 门户网站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182-03

一、引言

在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高校治理新常态的背景下,制定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是高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1]。实行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高校的科研、办学、招生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对高校的监督和评判,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合理化,同时能够提升高校公信力,为高校赢得社会信任和美誉,可以积极引导公众加强对高校合理认知,有效整合高校内外部资源,为高校发展带来持续动力[2]。2021年,《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强调高校如何应对个性化信息公开需求,对申请人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说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不断完善,也让高校的内部行政管理更加透明化。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主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用人单位、校友团体、提供捐赠者、合作伙伴、所在社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主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有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其他员工[3]。高校信息公开的过程实质就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但实践过程中,高校组织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导致高校无法形成真正“公开、透明、公正”的信息公开。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国内对于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基本理论的探讨、方法、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制度与政策的研究、效果评价研究,国外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以及与高校档案管理的研究等方面[4]。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落实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际调研,并结合统计数据做出了具体分析,多从高校信息公开网站这一途径进行研究分析[5]。因此,这些研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以及整个社会的信息公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方法以及政策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福建拥有众多优质高校及知名学科,对全国乃至世界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高校信息公开是透明、规范、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深入了解福建教育的发展状态,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本研究目的希望能为福建教育信息公开的改进提供思路和方向,提高福建高校信息公开的水平,推动全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

二、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

本文研究对象为福建省高校,截至2024年7月11日,福建省共有89所高校,本科39所,专科50所。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在闽高校信息公开专题网站进行调研验证。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学校办学情况公开

各高校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主要平台,公开学校相关制度和报告至关重要。从数据来看,目前有超过85%的高校没有将学校章程、发展规划以及教代会相关制度和工作报告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仅有13所高校在门户网站上公开这些重要信息。

(二)招生考试信息公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的招生宣传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已成为常态。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招生简章、招生办法与计划,还是招生信息发布、录取查询渠道以及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的公开程度都很高,并且各大高校在招生考试信息方面公开程度基本一致。但民办高校的招生信息公开更具个性特征,例如,通过在门户网站上专设学校特色的招生网页,推出QQ专人咨询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招生。

(三)财务信息公开

从调查的情况看,针对高校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的公开,目前有20所高校已经公开了相关制度,占比22.47%。高校收费方面,关于本校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有47所高校公开,占比52.80%。进一步的调查还发现,进行采购与招投标方面的信息公开的高校有55所,占比达到了61.79%。对于这一情况,一些高校较为重视并在门户网站主页开设了“招投标信息公开”专栏,定期动态发布各类招投标过程及结果信息,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四)人事师资、教学与学生管理信息公开

根据调查发现,福建各高校在人事师资方面有较高的公开程度,63所高校都对中层干部任免与人员招聘方面进行了信息公开。而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的信息公开,目前的主要的公开方式是校内网上公开,对外公开的程度仅为12.35%。此外,所有高校都公开了包括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成果评选与学生评奖等有关教学与学生管理方面的信息。

三、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公开制度有待规范

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还存在许多方面需要完善之处。第一,信息公开范围不全面。在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中,仅涵盖了各高校的基本信息、学位、招生、财务、考试等方面,未完全包含所有与高校发展有关的信息。因此,在制度建设上需要加强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让广大学生和公众更全面了解高校的发展情况。第二,信息公开途径和方式不规范。目前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主要通过学校官网、校内公告栏、信息发布会等方式进行。但这些方式的信息公开效果还不够明显,往往只能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因此,在制度建设上需要更加注重信息公开的多样化,如加强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进行信息公开等,能够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到高校的信息。第三,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太低。当前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中规定的信息更新周期过长,往往需要几周或者几个月才会更新,难以满足大众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快速性的需求。

(二)信息公开内容倾向性强

福建高校信息公开有很强的内容倾向性,主要表现在公开的信息有选择性。首先,选择性公开信息。福建高校信息公开中,对于某些敏感或者具有争议性的事项,如人事调整、经费使用等,往往不予公开或者给出模糊的回答,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中都有体现。其次,延迟公开信息。公开信息经常会将公开信息的更新推迟或者放慢,公开的信息存在滞后的情况。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资助政策、学术成果、课程设置等,福建高校公开的信息很可能已经过时或者不准确了,这给学生、教职工、社会公众等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最后,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度。福建高校公开的信息往往只涉及到学校自身的事务,像校务公开、招生报名、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信息,而对于一些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以及一般公众关心的议题,缺乏公开透明度。

(三)不同的高校内容差异大

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透明为原则,重视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不同高校之间的内容差异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高校的信息公开内容涵盖范围不同。有些高校的信息公开内容仅包含基本信息、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等比较简单的信息,而有些高校的信息公开涵盖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学科评估等各个方面。第二,不同高校对于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存在一定差异。某些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过于简略,缺少细节和实质性内容,公开的内容缺乏实效性。而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公开相对较为全面、详实,公开内容较为透明,信息的更新、发布和反馈也比较及时,公开形式丰富多样。第三,高校对于信息公开的态度和管理有不同的表现。有些高校将信息公开作为政绩考核或者说为了达到领导慰问或者奖励等目的,导致信息公开出现浮夸、虚假、刻意夸大宣传等现象。而大部分高校坚持公开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强调宣传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公开内容符合实际需要和社会公众的期许。

(四)信息网站建设有待健全

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是信息公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信息网站建设方面,福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网站名称不规范。有些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网站名称过于简单,不够突出,缺乏识别度,例如“XX大学信息公开网”,这种名称难以准确表达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性质和职能。其次,栏目设置不规范。一些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栏目设置过于复杂,不具备明晰的逻辑和条理。有些“信息公开”栏目与其他栏目间缺少联系,而有些又存在重复的情况,使得网站的信息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再次,编码索引不规范。高校信息公开网站中的信息需通过编码索引进行归档和检索,但一些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编码索引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分类混乱,编码缺失等情况,导致信息检索困难。最后,内容更新不及时。在信息时代,信息更新速度是好坏网站的关键之一。但在福建省的高校信息公开网站上,有些信息内容存在滞后,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用户获取最新信息的需求。

四、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优化策略

(一)规范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想要高校信息公开的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完善的配套机制。首先,扩大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信息公开范围,福建高校应加强校务公开平台功能建设,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平台例如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校报、宣传栏等。同时信息公开内容应考虑校园师生、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注重满足多样化的信息公开需求。其次,规范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公开途径和方式,各高校应成立本校信息公开工作部门,并制定其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和信息公开指南,定期更新主动公开的信息清单,以确保依法依规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最后,加强福建高校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各高校应当建立详细、明确的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机制,定期检查学校信息公开情况,同时加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信息公开,对未及时完整公开相关信息的情况进行追责,确保信息公开的质量和规范实施。

(二)合理设定信息公开统一标准

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推进需要合理地制定信息公开的统一标准,以确保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满足公众对高校的知情权的要求,从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公信力。第一,差异管理化信息公开。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应根据高校的不同特点和管理需求,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体现差异化。例如,对于大型综合性大学和小型专业学院的信息公开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应在标准中加入区分性原则。第二,及时更新公开信息。高校应设立相关部门负责与公众的沟通,并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反馈,及时进行信息公开,以加强公众对高校管理的了解和支持。加强高校间的协作和经验共享,以提高信息公开的标准和质量,同时加强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对话与协作,以达成信息公开的最佳效益。第三,加强公开透明度。但要注意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人和机构的隐私,不泄露敏感的个人信息。同时,应关注信息的实用性和切实可行性,将公开的信息内容定位于重要的核心数据,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实行高校信息公开整体监管

高校信息公开是现代大学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首先,面对不同高校信息公开之间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应对高校信息公开内容进行标准统一设定,对信息公开内容进行详细的细化工作,形成标准的规范化条例,加强各类型高校信息公开的统一监管。同时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公开评估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高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提高。其次,关于高校对信息公开的态度和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相关工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高校相关工作人员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程度和工作水平。积极促进各高校相关工作的交流,在高校互相监管和督促下,推动高校重视信息公开相关工作。最后,要通过社交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强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关注。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以设置网站意见箱定期获取社会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期有效监督。

(四)加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是信息公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针对网站名称不规范,应制定一套规范的命名标准。例如,可以在命名时注重与高校的品牌名称相关的特征,同时避免使用太过简单、普通的词汇。第二,对于栏目设置不规范,应根据高校信息公开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栏目分类标准。比如可以根据高校的组织架构、办学特色、科研成果和教学课程等来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栏目。第三,面对编码索引不规范,应对相关规则进行明确,加强知识普及和规范。详细的编码规范可以在网站中予以展示,向开发人员和用户提供必要的指导,能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第四,内容更新不及时也是当前信息网站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网站建设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管,对内容更新进行计划和安排。应当制定网站时就确立信息更新的周期,为每个栏目安排固定的更新时间。同时可以引入相应的机制和资源,如编写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和内部审查机制等,确保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及时更新内容,提供最新的数据与资讯。

五、结语

高校信息公开已然是高校发展的必要趋势,推动高校与社会的持续性互动将是信息公开推进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规范的高校信息公开机制,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公开的统一标准,加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明确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和服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通过以上综合性措施的落实,更好地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高高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信息公开的未来将不仅仅是构建更完善的信息公开体系,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还在于营造更加和谐的教育环境并引导正确的公众认知,从而实现高校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22044);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社科类)课题(KCX23F56A)]

参考文献:

[1] 牛军明,张德祥.高校信息公开的缘由、现状与策略研究——基于2016年度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29-35.

[2] 李凯,赵萌.全国100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现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81-5.

[3] 水远璇.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高校信息公开困境的根源[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05):67-72.

[4] 水远璇.南京市三所市属高校信息公开实施情况调查及改进建议[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67-70.

[5] 赵培云.高校信息处置监督制度:缺失与完善[J].图书情报导刊,2022,7(05):44-9.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作者简介:贺鹏,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学生思政教育。]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