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财务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务能力,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意义深远。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现状,并提出创新创业财务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财务管理 思路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176-02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发展和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要求,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手段。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发布,紧接着2022年5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持续推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与财务能力密切相关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发展与挑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数量越来越多,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创造就业岗位。《2022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显示19~23岁的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待业人员是青年创业主体,然而根据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仅在3%左右[1]。创业失败除去产品研发技术不理想、商业模式不合适、销售方式不合理等其他创业因素有关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知识掌握不到位和财务实践能力欠缺是导致创业失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应重视培养财务能力与素质,才能使得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财务能力
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弗里曼于1997年首次提出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系统整合问题。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且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他们是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生产过程、新的原料、新的技术等领域,利用知识和转换的能力来实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胆识、良好的性格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推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创新的动力,更是我国在发展中获得优势、加速实现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关键。
2.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它是企业实现其业务目的所必需的资产、投资、筹集资金、经营资本和利润分配等一系列经营行为。财务管理的内容贯穿整个创新创业过程,是维系公司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或者提供服务活动的资金流,只有财务良性运转,公司才能稳步发展。财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影响创新创业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能力。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能力,财务管理是创业活动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创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企业才能够正常运转。然而高校大学生创业因接触社会相对较少,对金钱概念模糊,容易在创业初期投入过高,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高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能力再进行创新创业比较好,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才能更加高效地管理创业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财务能力培养的不足
(一)对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技能扎实过硬,他们在创业初期容易将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作为重点,盲目追求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创业初期业务量较少,缺乏完善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创业过程中未配置相应的财务人员,往往管理者兼职企业财务人员,或将初创企业财务委托给财务公司做代理记账,进行简略记账工作,以图减轻企业事务性工作。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能及时掌握企业财务情况,不利于企业资金管理,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成本难以管控、资金使用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1.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目前,大部分的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老师是由辅导员、公共基础课程老师或者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兼课,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非经济管理专业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老师相对较少。由于缺乏形成系统的财务知识,大多数教师对其所讲的内容都没有完全地了解,经常照本宣科,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活动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2.拥有财务实践经历老师较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需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进行教学。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老师过于理论,因其未实际在社会中就职财务相关岗位,缺乏一定的财务实践经验,不具备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战经验,无法解答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财务管理问题,无法给正在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创业辅导。
3.较少参加创新创业财务类培训。因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更多注重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寒暑假参加教师培训多是专业培训或是创新创业专题培训,较少参加创新创业中财务管理的专题培训,创新创业中财务管理能力的运用和培养有待加强。
(三)“双创”课程财务管理内容不完善
1.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不完善。《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选择“工作3~10年内”开始创业的人最多,但这个阶段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个人日常财务都缺乏管理,更不用说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商科的创业大学生普遍不懂财商,缺乏基础的财务知识储备,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将来不论是创业或人生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具备预测、分析、判断、决策等能力。
2.缺乏创业财务管理实践。对于国家关于各项大学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不会实际运用,导致创业大学生在政府申请中获得优惠补助的人少之又少;还有财务数据上报财政机关内容出错,或者报税不及时导致罚款等,都是因为缺乏创业财务技能和实际经验造成的。还有创业大学生急于在短时间获得较大的成就,盲目扩大规模、前期投入过多或成本控制不当等原因引起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失败,造成巨大的亏损,给创业者留下心理阴影,不敢再创业。
3.财务管理知识更新较慢。大部分创新创业课程中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稍显落后,不能够跟随财务行业的变化来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开设的传统财务知识课,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基础财务核算以及营销等工作,难度比较低,无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财务决策能力,造成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很难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四)“双创”平台财务咨询职责履行不到位
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国科火字〔2017〕120号)颁布后,各高校纷纷响应,在校内搭建“双创”平台。各高校对申请入驻和已入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项目团队进行审核发现,大部分的创业团队存在财务意识淡薄、财务基本知识缺乏等问题。对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混淆,不重视企业现金流,甚至出现在创业计划书中持续几个月为负数的情况,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创业团队自身财务技能缺失,且高校“双创”平台未将财务咨询与财务技能培训纳入其职责范围内,大学生遇到财务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帮助。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财务能力培养的思路与策略
(一)提高对创新创业财务的重视
意识决定行动,意识是行动的导向。在企业意识上重视财务,才会在企业行为上重视财务从而影响财务结果。应该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创业型企业的重要影响。大部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创业公司其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都是有想法、有创意,但是最后都“死”在资金链断裂上。企业自身应当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创业大学生要高度重视创业背后隐含的资金问题,高度关注企业财务动态平衡关系,及时了解现金流转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规划,发挥财务管理的关键作用[2]。
(二)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创新创业的教师必须掌握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合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在创业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意见。通过校内选拔或招聘等方式,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增加财务专业方面的师资,完善原有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对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师加强相应的培训,建设具有财务学科知识背景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2.建设双创业导师结构。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校专业应建设“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吸收企业财务负责人充实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丰富内容,为学生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和针对性指导,弥合专业教育与市场行业需求的沟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升级与完善。
3.加强创新创业老师财务类培训。创新教育教学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财务管理技能和科研创新技能、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引领科技发展的创造力。教师可利用寒暑假或者课外实践,通过访学交流、研修学习、企业实践等举措,进行实践学习和锻炼财务管理能力,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的资本运营,从而思考财务管理知识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财务管理教育活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减少财务风险。
(三)完善“双创”课程财务管理教育
1.完善“双创”课程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尽管市面上众多的创新创业教材各有特色,但普遍偏重于传统的财务理论,实践内容相对匮乏,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创新创业教材的财务部分进行深化和创新,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调整财务模块教学方案,构建一套科学且富有实效的财务教学框架,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财商,将财务管理知识运用到个人财务管理,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和掌握基础财务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财务实践教学效果,增强财务管理能力。
2.增加双创财务教学实践。邀请企业财务管理者作为导师给学生上课,以大学生创业财务案例集进行体验式教学[3],将创业财务管理重要知识点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鼓励学生在探索、动手和实践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建立模拟经营综合实验平台,营造仿真的商业环境开展创业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创业体验中发现并提出财务相关难题,在亲身经历的创业难题中自发探寻答案。教师作为引导者,既解答疑惑,又通过剖析具体案例和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解析财务挑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案例中财务困境的理解。
3.持续完善财务知识。当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财务知识同样也是。应当关注财政和税务机关的官网和公众号了解会计准则和法规更新和变化[4],将相关的实践知识和教学内容与“双创”课程中财务模块结合起来,并且着重说明新会计准则中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快知识的更新,及时普及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
(四)完善双创平台财务咨询职责
“双创”平台应增加财务咨询频率和时间段,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定期开展财务管理专题系列讲座,且培训内容必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遇到的财务问题相结合,形成培训体系,帮助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当前的财务问题。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财务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为大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大学生逐步积累财务经验。
四、总结与展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下,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将“双创”纳入常规教学课程之中。针对大学生“双创”,财务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财务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夯实基础。促进了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升创新创业总体成功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新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财务技能支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3):60-63.
[2] 周浪波,罗爱华,姚晓.创业期企业核心财务问题——兼议双创教育视野下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优化[J].财务与金融,2021(04):64-69+75.
[3] 罗丽璇.浅谈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9(24):64-65.
[4] 陈晓敏.创业能力导向的大学生创业财务教育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8(24):26-28+32.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