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乡村旅游通过吸引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村地区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146-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需求,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环境保护、文化传承、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增加农村收入
乡村旅游通过吸引大量游客,直接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游客在乡村停留期间,住宿、餐饮、门票等消费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民宿、农家乐以及乡村特色餐饮等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游客购买当地的新鲜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也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繁荣,例如,餐饮、住宿、交通和导游等服务行业,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整体收入水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管理和服务,促使农民接受更多培训和教育,从而提升技能,获取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乡村旅游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新型业态,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传统手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上有较高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这些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不仅是农村的明显优势,同时也能为农民拓宽收入来源。最后,乡村旅游涉及酒店、民宿、餐饮、导游、手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二)增加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已经逐渐被广大游客所接受。与此同时,它也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密度和就业质量。首先,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房屋和技能,开设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项目,从而增加收入。这些项目不仅可以直接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的餐饮、交通、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乡村旅游也为当地的商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许多商业机构和个人会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设各种特色商品店、手工艺品店等,销售当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这些商业机构和个人不仅可以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此外,乡村旅游还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乡村旅游的游客需要导游、餐饮服务、交通服务等,这些服务都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提供。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人才的支持,这些人才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改变产业结构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重新塑造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首先,新兴产业得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繁荣推动了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成长[3]。这些新兴产业以服务乡村旅游为导向,通过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和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相比传统的农业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更具创造性和附加值,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其次,农产品加工升级。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转型。为了不断满足游客的诉求,可以打造特色、精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乡村旅游渠道推广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最后,促进农村非农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村非农化进程。农村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活动,不再单纯依赖农业生产,而是逐渐涉足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这种非农化过程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同时也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
(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不仅对农民的个人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对整体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乡村旅游能够提升地方的经济活力。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而带动地方投资的增长。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消费,消费的增长间接推动了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使地方经济充满活力。地方商品和服务需求提升,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地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提升,同时还利于提升乡村地方的品牌影响力。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商家需要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如特色农产品、民俗表演、游玩设施等。不仅提升了本地市场的活跃度,吸引了更多企业和投资者进驻,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挑战和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问题
首先是环境问题。乡村旅游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这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例如,游客大量进入自然保护区、农田和森林等地,可能导致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扰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此外,旅游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可能带来污染问题,如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排放等。其次是文化冲击问题。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这虽然带来了经济收益,但也可能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游客的行为和需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冲突,导致文化变异或传统文化的流失。尤其是一些商业化过度的旅游开发项目,可能会使得原本淳朴的乡村文化被过度包装和商品化,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特魅力。第三是经济问题。虽然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经济收益分配不均。某些大型旅游企业可能会垄断旅游市场,而当地小型企业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收益。此外,过度依赖旅游业的经济结构也存在风险,一旦旅游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疫情、自然灾害等),地方经济可能会遭受严重打击。最后是社会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如房价和物价上涨,使得部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增大。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能引发土地纠纷、资源争夺等社会矛盾。
(二)政策缺乏引导
首先,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地政府在制定乡村旅游政策时,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政策出台较为零散,缺乏整体协调。这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次,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许多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缺乏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支持,导致乡村旅游项目难以高质量推进,影响了整体发展水平。再次,监管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性问题
首先,区域发展不均衡。一些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乡村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但其他资源匮乏的地区却难以获得同样的关注和支持,导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其次,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部分乡村旅游热点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如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齐全,而一些偏远或新兴的旅游乡村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限制了其发展潜力。最后,收益分配不均衡。大型旅游企业往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取了大部分经济利益,而当地小企业和居民仅能分享少部分收益,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矛盾。
三、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新旧相融,打造一村一景魅力村庄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新旧相融,通过保留传统特色和引入现代元素,打造独具魅力的“一村一景”村庄。这不仅能提升旅游吸引力,还能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乡村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应注重保护传统建筑、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品。例如,可以修复和维护传统民居,组织传统节庆活动,展示当地特色工艺,使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每个村庄应根据自身资源和特色,发展独特的旅游产业。例如,有7S7SwuCC1gIXDt0gR3wcjA==的村庄可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游客可以参与农事体验;有的村庄可以依托自然景观,发展户外运动和探险旅游;还有的村庄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艺术村落。此外,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此外,注重培训当地居民,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二)夯实基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改善交通设施。修建和维护通往乡村的公路,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确保游客能够轻松到达目的地。同时,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停车设施,方便自驾游客。其次,提升住宿和餐饮服务。建设和改造乡村民宿,提供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发展特色餐饮,推广本地农产品,吸引游客品尝地道美食。再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信息咨询、导览等服务。增加公共卫生间、休息区、标识牌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此外,发展数字化服务。建设乡村旅游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在线预订、导航、导览等服务,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和规划行程。
(三)因时而进,发展数字化乡村旅游
数字化乡村旅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建设智能旅游平台。创建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网站和移动应用,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包括景点介绍、路线规划、住宿预订、餐饮推荐等。通过这些平台,游客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进行在线预订和支付,提升旅游便利性。善于应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游客的行为数据,了解游客的偏好和需求,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可以根据游客的访问数据调整景区开放时间、增加热门景点的导览服务等,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与此同时,发展智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景区内的智能监控和管理。例如,安装智能监控设备监测游客流量,预防安全事故;设置智能垃圾桶,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效率;通过智能照明系统,节约能源,提升景区的环保水平。最后,加强数字营销。利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和电子邮件营销等数字化手段,推广乡村旅游品牌和特色,吸引更多潜在游客。通过在线活动和互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忠诚度[4]。
(四)广开才路,补齐高质量人才短板
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的困境,不仅让农民能发挥更多的价值,同时还吸引了很多外出的农民重新回农村就业和创业,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高质量人才到乡村创业。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和企业应合作设立专业的旅游培训机构,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和实践机会,涵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服务技能等方面。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可以建立人才交流平台。搭建城乡互动平台,促进城市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旅游发展论坛、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推动知识和经验的互通,提升整体行业水平。此外,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乡村旅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传承与创新农村文化,并注重环境的保护。然而,要实现这些影响,需要新旧相融、夯实基础、因时而进,以此来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兴,王健.乡村旅游业发展调研及贡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J].农业工程,2013(05):143.
[2] 梅华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措施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3(01):44-45.
[3] 徐淑红.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0(12):54-58.
[4] 杨晓莉.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21):92-94.
(作者单位:中共忻州市委党校 山西忻州 034000)
[作者简介:王丽娜,中共忻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