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难点与思考

2024-09-26 00:00:00彭曦
经济师 2024年9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在财务管理和报告编制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信息系统整合不足、资产评估与管理的复杂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以及遵守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困难是当前高校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建立健全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体系、促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融合,以及加强财务准则遵循和人员培训。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告 信息系统整合 资产评估与管理 会计处理 政府财务报告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024-02

在当代社会,随着教育体系和财务管理要求的发展,高校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显得尤为重要,涉及内部管理有效性和资金合规性。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系统整合、资产评估管理复杂性,以及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遵守,高校需系统思考和制定策略,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高校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难点

在高校的管理和运作中,财务报告不仅是展现经济活动的镜子,更是管理决策和外部监督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编制这些报告的过程中,高校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问题

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问题在高校中尤为突出,其根源在于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缺乏统一的管理策略。当学校内部的各个系统如教务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等,都独立运作时,它们各自产生的数据难以汇聚成一个全面的财务视图。这种碎片化的数据环境不仅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大大增加了财务部门在数据汇总、核对和分析时的工作量和错误率。

此外,由于各个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即便是在进行数据交换时,也需要额外的转换和匹配工作,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数据在转换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人事系统中员工的身份信息与财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差异,那么在进行工资发放时就可能发生错误,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学校的声誉[1]。

(二)资产评估与管理的复杂性

高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领域,尤其是在面对大量固定和无形资产时。这一挑战的核心在于如何确保这些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既准确又高效,以维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首先,评估方法的选择对于确定资产价值至关重要,但由于高校资产种类繁多,如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藏书及科研成果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变得复杂。例如,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和版权的评估,需要考虑市场潜力、技术先进性以及法律保护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评估的难度。其次,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的确定也是资产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不同类型的资产,如建筑物与设备,其耐用年限和价值衰减速度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来反映其价值变化。此外,高校往往面临资金有限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合理分配资金用于资产更新和维护,以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也是一项复杂的决策过程。最后,资产管理的不规范问题。如资产登记不全和资产盘点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高校需要建立和维护一套完整的资产登记系统,确保所有资产都被准确记录和跟踪。这不仅涉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随着教育科研活动的多样化,高校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日益增多的资产,确保其合理利用和维护,对高校的资产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还需要专业知识丰富的管理人员,以及明确的政策和流程指导[2]。

(三)高校财务报告中的对账抵销挑战

在高校的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对账抵销的工作复杂度及其所需的工作量成为一个显著的挑战。首先,高校需要与数百家单位进行对账和抵销。这一过程涉及广泛的内部和外部单位,包括部内单位、同级政府单位、非同级政府单位及其他各类合作机构。每个单位都可能有其独特的财务处理流程和记账标准,这增加了对账抵销的难度。对账抵销工作的繁重性不仅消耗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交易量大、数据繁杂,极易在对账过程中发生疏漏。这些疏漏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中的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从而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其次,高校在进行对账抵销时面临的具体问题还包括各单位记账科目与记账时间的不一致。例如,一方可能将某笔交易记为往来科目,而另一方则将其确认为收入或费用。这种记账方法的差异导致了交易事项无法完全抵消,增加了对账抵销的难度。最后,不同单位之间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的不一致也是对账抵销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高校科研经费的确认时机与对方单位的费用确认时机可能不同,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影响了内部抵销的效果。

(四)遵守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挑战

高校作为政府资助的教育机构,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遵循特定的政府财务报告准则。这些准则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准则要求。对准则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资源和专业指导,高校财务人员面临着理解和应用这些准则的显著挑战。高校财务报告需遵循的政府准则往往涵盖了广泛的财务和会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收入确认、资产评估、负债分类以及预算和实际支出的对比等。准则的复杂性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了解各项准则的最新动态[3]。

高校适应这些准则的难点也在于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差异。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无误地将抽象的准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会计处理和报告编制,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判断力和实践经验。准则的更新可能会导致之前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再适用,需要财务人员及时调整和更新财务处理流程,以确保报告的合规性。

遵守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挑战不仅体现在财务人员需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上,还体现在将准则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高校需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机制,加强财务人员对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理解和应用,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二、对高校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

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对于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采取多维度的策略和措施。构建一个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不仅需要高校的财务、IT部门的密切合作,还需要来自校领导的强有力支持和充足的资源投入。这个平台应能够与现有的各种专业系统如教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等无缝连接,实现数据的自由流动和集成处理。

进一步,高校可以探索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优化财务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例如,云计算技术能够为高校提供灵活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确保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扩展性。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高校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自动化执行一些重复性高、规则明确的财务数据处理任务,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整合项目的成功,高校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用户友好性确保财务和非财务人员都能够轻松地访问和使用系统,而强大的数据安全措施则是保护敏感财务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或泄露的关键[5]。

(二)建立健全资产评估与管理体系

为了应对资产评估与管理的复杂性,高校必须采取全面而系统的方法来强化其资产评估与管理体系。明确和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对于确保所有资产评估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这些标准应详细说明各类资产的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使用年限、残值以及折旧方法等。高校还应制定详尽的资产管理流程,从资产的采购、入账、使用到最终的处置或报废,每一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规范和操作指导。

为了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高校应考虑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如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跟踪资产的状态,自动计算折旧,并生成相关的财务报告。这些系统还可以支持条码或RFID技术,使得资产盘点工作更为快捷和准确。

定期的资产盘点是确保资产信息准确无误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建立常态化的资产盘点机制,如年度盘点或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盘点,以确保资产信息与财务记录的一致性。通过这些盘点活动,高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记录的差异,减少资产损失,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6]。

高校还应重视资产评估与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对资产评估和管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最新资产管理政策、技术和工具的掌握。这种持续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有助于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7]。

(三)对账抵销流程的优化

为应对对账抵销流程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对账抵销流程。

实施专业化的会计软件对于自动化和简化对账抵销流程至关重要。这类软件能够高效地识别和匹配来自不同单位的交易记录,从而大大提高对账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通过建立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和操作流程,可以确保在日常会计核算中,所有需要抵销的事项都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处理,从而简化年终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也非常关键。通过定期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对对账抵销要求的理解和操作技能,而有效的沟通则确保了交易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准确记录。此外,采用分级抵消策略,对大额交易实行严格的对账抵销程序,而对小额交易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抵销要求,这种策略既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平衡工作量。

(四)加强对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遵循和培训

为应对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挑战,高校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准则遵循和专业培训。建议定期举办政府财务准则更新培训,邀请会计准则专家进行深入讲解和实操指导。同时,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准则适应性。此外,高校应建立一个持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财务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最佳实践交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和正确应用最新的财务准则,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增强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8]。

三、结语

面对高校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挑战,通过加强财务信息系统整合、建立健全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体系、促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融合,以及加强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的遵循和培训,高校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报告质量。这些措施将提升管理透明度和财务责任感,增强各方信任和支持,促进高校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薄媚月.高校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师,2022(13):106-108.

[2] 谭晖,伍咏梅,张炜,等.公立医院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难点与思考[J].中国医院,2022,26(04):74-76.

[3] 马展丽.浅议高校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编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纳税,2021,15(27):95-96.

[4] 胡艺凡,薄媚月.高校“双报告”编制问题研究[J].当代会计,2021(16):34-36.

[5] 薄媚月,张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报告编制面对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会计师,2021(13):35-36.

[6] 景孟颖.高校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1(19):58-59.

[7] 王璟璇,王平.《政府会计制度》下编制高校财务报告的研究综述[J].财会学习,2021(03):101-102.

[8] 吴萍萍.试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难点及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207.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作者简介:彭曦(199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