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东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为时代画像明德,推进川剧艺术“出人、出戏、出精品”,为建设四川文化强省提供新动力;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中深刻诠释了川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底蕴,用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添彩。
川剧,是我国十分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久经巴蜀文化浸润而培育出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广大四川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川省川剧院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生产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建院60余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不断出人出戏,以川剧守正创新彰显着其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
四川省川剧院于2023年创作的川剧《梦回东坡》,借助“梦回”超时空叙述苏东坡的几段生命历程,进行诗意化、激情化创作,将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为人、为政、为文所体现的卓尔不凡的人生风范打造成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该作品立意高远、旗帜鲜明,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总书记考察三苏祠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努力创造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的殷殷指示,极好地诠释了中国戏曲跨越时代审美的文化品质。
川剧《梦回东坡》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苏东坡形象。其一,该剧创造了一个极具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苏东坡。该剧把握住了苏东坡独特的人文气质,以晚年东坡“梦回”的独特结构,追溯历历往事,展现了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片段,融入了苏东坡亲民的烟火气,呈现出苏东坡鲜明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精神境界,创造了一个精神风貌和言行特征最为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其二,该剧创造了一个充满川人智慧与特点的苏东坡。该剧在形象创造和舞台节奏中注入四川地域个性,让融入四川文化的苏东坡突显四川的、眉山的强烈川人智慧。融入了烟火味十足的四川方言,让苏东坡更有川味,以独特的川音给苏东坡打下了浓烈的四川印记,大俗大雅,雅俗共赏,看似平淡,却平中有奇,奇中有趣,趣味盎然,耐人寻味。其三,该剧呈现了一个具有川剧剧种特征的苏东坡。该剧牢牢把握住了川剧、川话和川人的特点,剧本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音乐声腔韵味十足,高亢激越的高腔、川剧帮腔和锣鼓都体现了川剧的亦庄亦谐和喜剧化特色。该剧更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历史自觉去高扬地方戏曲的审美优势,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文化苏东坡的形象注入了川剧魅力,充分彰显川剧在巴蜀文化中雅俗共赏的剧种特色,具有鲜明川剧特色。
川剧作为四川文化的重要符号,既有着鲜明的地域和语言特色,更能体现川人幽默、诙谐的风格特征。苏东坡的人物个性与川剧的剧种风格相通,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川剧喜剧化效果。苏东坡的乐天通达贯穿全剧,幽默诙谐构成了苏东坡唱词和念白的底色,也集中体现在苏东坡与剧中人物的关系中和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中。剧中诸如苏东坡与程之才、章惇的对手戏,幽默中不失风趣;与杨道人诸友人的戏、与夫人王闰之的戏,其深入骨子里的幽默基因,都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该剧使用了较多地道的四川方言俚语,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不乏艺术加工,让观众在接地气的语言中,去感受、体味苏东坡的人生起伏和情感表达。
同时,《梦回东坡》的舞台表演保持了中国戏曲传承既久的艺术规范。一则在于齐备的行当艺术共同呈现的舞台张力。该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依靠着老生、青衣、丑角、花脸、小生等多元行当的共同表演,唱必匀派,做有千秋,每个角色都有适当的表演长度,每个演员都有张扬演技的表演空间,人人都有戏,个个都出彩。这种充分张扬行当表演的舞台风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之力,让演员在群戏表演中丝毫不损个性创造。例如,八个老兵残兵的表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爱国情感;苏东坡和程之才的对手戏也体现出程之才作为古代官员应有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义。二则在于悲喜交错的艺术风格。该剧中苏东坡和妻子王闰之的情感,通过《赤壁赋》的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交叠得以充分展现,既体现了二人文化层次的差异,又为后面二人阴阳相隔和苏东坡的回忆埋下伏笔,让观众悲喜交加。其中既有剧作家的生活观察,也有表演艺术家的塑造,才能让剧中人的无奈感伤能够强烈地激发观众的悲剧审美。
领衔主演陈智林先生作为知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其表演创造让《梦回东坡》的意义得到尽情演绎和淋漓释放。戏曲表现人物是靠程式来完成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程式。陈智林饰演的苏东坡以老生应工,并非戴上髯口就算,粗线条地铆钉老生这行的程式。相反,为追求与剧中角色身份、年龄、性格及特定环境具体情节相符合,较好地表现人物情感、丰富人物,他灵活多变、巧用程式,个性大胆地进行了创作。这表现在他要么把程式表演简约化,要么设计出恰当的动作和调度,要么加进生活式的表演以求增强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表达,最终完善这个人物的塑造。
2023年,在四川省第三届艺术节中,《梦回东坡》以其折射出的巴蜀文化浓烈的文化自觉,寻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四川文华剧目大奖榜首,同时,该剧也入选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3“百佳推优”年度排行榜。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梦回东坡》剧组在北京、上海、杭州、黄冈、常州、成都、眉山、乐山、绵阳、内江等地巡演30余场,所到之处反响强烈,让川剧艺术走出四川文化自信的一片生机。《梦回东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为时代画像明德,推进川剧艺术“出人、出戏、出精品”,为建设四川文化强省提供新动力;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中深刻诠释了川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底蕴,用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