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庆:陶刻为伴 静水流深

2024-09-25 00:00:00张重庆
现代艺术 2024年10期

张重庆

字青堂。书画师从画家吴浩老师。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极为丰富,深得文人雅士的重视和喜爱,为他们从事文学及文化活动增添了艺术雅趣,一些文房用具还是文人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的反映。

紫砂陶刻是刻绘的形式在各种紫砂器上创作的艺术,其灵感植根于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博大精深中,有着十分深厚的挖掘空间,这种挖掘既是一种现实的物理刻画,也是文化空间的再营造,主题意蕴的再创作。

紫砂陶刻创作深度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简约而不失雅致的紫砂坯体上,镌刻出质朴无华而意蕴深远的文化脉络。紫砂器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无论是壶、盆、瓶、罐,还是雕塑、雅玩、杂件,皆构筑起一方独特的艺术天地,尽显匠心独运与审美意趣。在紫砂陶艺创作中,陶刻作为装饰,频繁地被应用到紫砂器之上,它不仅是字,更是画,以刀代笔,行云流水间,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与辉煌,以独特而深邃的艺术语言娓娓道来。当代紫砂陶刻也就自然地成为另一种需要人文积淀、深入解读的创作形式。

紫砂陶刻题材的定位与紫砂器本身密切相关,在一把紫砂壶上和在一件紫砂器上,哪怕是同样的刻绘,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要想发挥陶刻自身的优势,首先就需要切合紫砂器本身。这样的作品并不适合用来表现静止不动的意境主题,且瓶体四方,上下的瓶面呈直上直下的状态,对于文字的刻画较为方便,而对于画面的刻画则需要考虑充分利用这样的刻画面,使之能够融入画面本身当中。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包裹着一些憧憬,为生活的遐想,为现实的期待,内心的追求在这里显露无遗,而这种质朴的情感呈现在每一件紫砂作品上,自然也能够获得众多的共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书法和绘画的艺术作品可谓数不胜数,在这浩瀚如烟的艺术宝库中,紫砂陶刻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磨练技艺,凝聚智慧,成为了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紫砂陶刻的艺术光芒才刚刚显露,这一门艺术的未来还有着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