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厚=考评优?

2024-09-24 00:00:00
党员生活·下 2024年8期

在基层一线检查时,有的领导干部不去现场,不重视与老百姓直接交流,而是习惯看资料、听汇报,凭书面印象打分。最后考评结果好不好,成了看材料厚不厚。对此,有人认为这种“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的“纸上考评”,不仅揪不出真问题,拿不出实举措,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还有人认为考评工作结果不能仅看摆在会议室的资料,而应该深入一线,注重考察当地群众的评价。您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考评结果仅看材料厚度这种现象的发生?

材料厚不等于工作优

“厚”与“好”不能画等号

考评是阶段性的,往往都是事后进行的,若不看资料,便无法深入了解事情的经过。资料,是过程的记录,没有做事,也就无资料。真实过程的记录,是留存历史,总结经验的需要,此时的资料“不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过程不实,也会造成只重结果的“形象工程”。但仅凭资料“厚”来评定,又会导致过度留痕,增加基层负担。考评要全面、客观、精准,既不以资料“厚不厚”,又不能光凭现场所见、个别之说,来判定工作“好不好”。既看过程,又重结果的考评才是发展需要的,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竹溪 郭军)

莫以“材料”论英雄

材料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工作成效,作为调查和考评工作的重要参考无可厚非,但却不应该成为“唯一标准”。材料厚不代表工作优,材料多不证明实绩多。过分重视数量和厚度,忽视质量和真实度,不仅不能达到考评效果,反而容易滋生形式主义,让“临时抱佛脚”的人有机可乘,进而陷入“材料出成绩”的怪圈。要想破除“唯材料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考在一线、评在一线,既看材料也看实地、既听书面汇报也听群众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衡量工作实绩。(黄州 张红丽)

结果应在“卷”外

材料写得好,不证明工作干得好,材料堆得高,不代表为民办事有实招。“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要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深入重点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摸准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的“一手资料”。近距离观察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化解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既看显绩,也挖潜绩。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到群众中看表现、听评价,提高考核精准性,去掉“水分”,结果自会“脱水而出”。 (襄城 陈璐璐)

把衡量的尺子交给群众

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考评基层工作,挤一屋子看资料,坐一车子听汇报,看似完成任务了,却不顾群众的实际感受,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基层工作,说到底也就是群众工作,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资料堆得再高,工作没落实下去,等同于一叠废纸。事情干得再多,群众“不买账”,也就毫无说服力。只有把“尺子”交给群众,把“话筒”递给群众,才能更好地帮助地方找准“切入点”“突破口”,弄清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难办的事情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及时校准思想和行动偏差,实打实解决问题、为民造福。 (应城 王治峰)

干部“沉”下去 线索“浮”起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如果在调研过程中过度依赖资料、汇报,仅以材料厚薄决定考评结果,就很难触摸到基层的真实脉搏,真切感知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实际需求。只有领导干部“沉”下去,问题线索才能“浮”起来,只有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才能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当然,要扭转这一局面,既需要领导干部自我觉醒,转变工作作风,更需要完善考评制度,将群众意见置于重要位置,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质。 (宜都 薛正文)

考评要看“民心暖不暖”

基层一线检查,本是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却成为“材料竞赛”,实属本末倒置。将考核标准简化为材料的厚度,不仅容易催生形式主义,还掩盖了真问题、真诉求。真正的成绩不会藏于堆叠的文件中,而是体现在百姓的笑容里。群众的声音,是最真实的反馈;一线的考察,是最有效的例证。领导干部只有深入一线,倾听民声、体察民意,才能获取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作出客观、公正、令人信服的评判,努力让考评结果由“材料厚不厚”转变为“民心暖不暖”。

(武穴 张俊)

多元考评模式相结合

以实绩为导向

“考什么”决定了“干什么”,“怎么考”决定了“怎么干”,只有“干得好”才应“考得好”,如果考核是考材料厚度,那实干就会沦为虚功,实绩就会变成空谈。要考在平时。注重工作统筹,用好专项考核、季度考核、干部考察等平时成绩,让考核过程与结果相呼应。要考在一线。将考场搬到基层一线,多用“四不两直”的方法,多看看项目完成如何,多问问群众满意与否。要考在运用。考核结果要贯穿干部培养使用全过程,让干得好的得实惠,干不好的挪位子,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生态,让干部敢闯敢拼、轻装前行。(武昌 许诺)

落实落细平时考核

考核工作是激励干部担当实干、聚力攻坚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实干实绩实效导向,干在日常、比在平时,落实落细平时考核。科学设置“共性+个性+延伸”考核内容,采取“定量”与“定性”、“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设置“共性”“个性”和“延伸”指标,将考核落在平时日常,避免出现“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蜻蜓点水”式检查。要加强考核结果的多方面运用,让基层干部把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治理、促振兴上来,善作铺垫之事,善谋未成之事。

(英山 雷刚)

考评工作要“下深水”

考评工作关键要考实绩、看实效。要在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内容上下功夫、定基调。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要综合座谈交流、随机走访、查阅资料、调查问卷、现场核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倾听普通干部、党员群众心声,多到偏远地区、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了解实情。要将日常工作、阶段工作、中心工作与实地考核相结合,既看一时表现、也看一贯表现,既看发展、也看基础,既看显绩也看潜绩,力求历史、全面、辩证地评价工作。 (郧西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