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活水”向绿“碳路”领跑争先

2024-09-24 00:00:00黄丹雯
环境 2024年8期

从出台全国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规,为全国绿色金融法治化发展提供先行示范,到出台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规范》,再到创新推出“降碳贷”等新型信贷服务模式……

近年来,深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监管引领,初步构建了以“碳减排”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体系,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全市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生态环境部门也通过气候投融资、环境信息披露、EOD等参与绿色金融,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深圳力量。

深化投融资改革

促进银企对接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动能。近年来,深圳多举措推动气候投融资改革,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建设体现深圳产业特点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是深圳深入开展气候投融资改革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深圳于5月29日出台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规范》,该规范结合深圳市气候变化领域的产业特点和气候投融资改革实践经验,构建了“2+3+4+5”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体系。

深圳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项目评估筛选,先后发布两批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清单,累计推出融资项目196个,融资需求411亿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减排量约591万吨。入库项目依据绿色信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绿色金融工具的产业要求,对入库项目进行分类并贴标,减少金融机构自行评估项目绿色属性的环节,促进银企双方对接效率。

2023年11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举办的盐田区绿色金融政银企对接会在盐田区大梅沙万科中心举行。活动不仅展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气候投融资支持政策,还展示了14家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和相关金融产品。在此次发布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项目,具有气候效益与市场潜力显著、注重对小微企业的支撑等特点,汇聚一堂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就关心的项目情况、融资成本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互动。

“为积极争取入库项目得到融资支持,我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举办系列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对接会,在南山区、福田区、龙华区、盐田区累计举办5场,参与的金融机构40余家,企业70余家,2023年落地信贷逾43亿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助力,服务加持。深圳还通过完善财税金融等多方位政策支持气候投融资。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深圳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2027)》,对入库项目融资成本在最高限额范围内按比例进行补贴。此外,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将气候投融资等项目自动纳入绿色融资主体库。深圳市中小企业局就中小微企业气候投融资绿色信贷提供风险补偿。深圳市税务局梳理绿色产业企业库现有政策,为企业提供绿色税收指导。

构建碳账户体系

创新应用场景

作为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深圳持续发挥试点城市优势,通过构建企业碳账户金融应用体系建设,创新“降碳贷”应用场景,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样本”。

2024年4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印发了《深圳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依托该工作方案,我们打造了覆盖面广、成本低的数据底座,通过发挥深圳税务数据全面数字化的优势,在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科技工具抓取企业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对应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碳账户数据基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透露。

深圳企业碳账户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导作用,具有数据底座覆盖面广、可信度高,核算评级规则清晰、科学智能,应用场景部门协同、创新多样等特点。企业碳账户的建立,将助力深圳绿色低碳发展,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

此外,为了开展规则清晰、评价智能的核算评估,深圳发布了全国首个全定量化《企业碳评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从能源效率、排放效率、节能效果、减排效果、行业效率等多个维度评估企业的低碳表现,对标行业基准值,开展加密计算,将企业低碳表现分为AAA到C三级九个等次,最终出具碳账户评级报告。

7月3日下午,一场聚焦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的盛会——以“绿美深圳,碳启新程”为主题的深圳企业碳账户上线、“降碳贷”首发暨“绿色金融应知应会”项目启动会在深圳南山成功举办。

据了解,“降碳贷”是深圳企业碳账户首发落地场景。该产品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体系推动打造的绿色信贷产品,可根据企业碳排放表现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

目前,深圳辖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首批8家银行已为8家企业提供授信金额共计3.1亿元,接下来还将继续探索在财政涉企资金低碳门槛等领域的应用。

环保与产业融合

实现“两山”转化

深圳市首个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的项目——深圳市盐田区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也是广东省首个滨海旅游度假区EOD模式项目。该项目通过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赋能增值。

“该项目以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载体,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经营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实现项目层面资金自平衡。”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获得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取得5.2亿元授信,并已提取首批贷款1490万元,为深圳市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走出新路。

据介绍,盐田区政府以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载体,将小梅沙片区打造为“国际都市型亲海度假区”。项目统筹实施面积3.9平方公里,建设期为2022—2025年,整体运营期为2026—2053年,总投资规模7.5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投资约占60%。

通过项目实施,预期实现污染物大幅削减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梅沙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第一类标准,海滨浴场水质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100%,近岸海域珊瑚礁覆盖率稳中有升,片区生态产品价值显著提升。

目前,该项目基本完成了叠翠湖公园、小梅沙海滨公园的建设内容,小梅沙海滨浴场部分区域也投入使用,取得了初步成效。项目成功探索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绿色发展之路,努力跑出了高质量发展EOD模式建设的“深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