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实践研究

2024-09-24 00:00:00窦宁可王卫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28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中,高段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提升紧密相关,而小练笔作为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高段学生处于关键的语文素养形成期,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的小练笔活动,旨在分析其在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中的作用及实施效果。

国内外关于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研究表明,阅读与写作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有效的阅读能够丰富写作素材,而写作练习又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然而,针对小学高段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相关研究仍显不足。

本研究基于当前教育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和文化工具中介下发生的过程。小练笔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可以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助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同时,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小练笔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重组,从而提升其阅读理解和文本构建的能力。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和作品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调查对象以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为主。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实践研究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提升教学效果:小练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增强学生参与度:通过小练笔,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活跃度。

3. 改善写作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害怕和困难,而小练笔的实施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使写作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4. 优化教学策略:研究发现,要提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需要语文教师重视、思考与解决如何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可以采用读后感的方式推行随文练笔,让学生在阅读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提高实效性:针对课堂练笔可能出现的弊端,如低效或无效的练笔实践,研究认为需要提高练笔的实效性,确保每一次练笔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6. 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身心发育水平不一,因此在实施小练笔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他们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中,参与的教师在阅读教学后安排了小练笔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写读后感、续写故事、书信体作文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表现调整指导策略。

研究发现,小练笔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他们对文本深层意义的理解。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表达也更为流畅。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小练笔缺乏兴趣,个别教师在指导上存在困难等。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宜的小练笔主题,同时加强写作指导,注重过程评价。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以提升教学质量。

结论

小练笔作为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可以看出小练笔活动的积极影响,但仍需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小练笔在不同阅读材料上的适应性和效果差异,以供建立更为系统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小练笔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改善写作教学的现状,并且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和提高实效性,使得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些发现对于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