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出发 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2024-09-24 00:00:00余芷婷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28期

摘要:幼儿学习和游戏是以兴趣为主的。为了完成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对幼儿的教育必须从探索幼儿的兴趣和习惯开始。《指南》在阐述教育过程的“师幼互动”这一关键指标时提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这等于确认了“幼儿兴趣”可以并且应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起点。笔者从幼儿感兴趣的编织入手,幼儿自行思考、了解、探寻、体验、学习等,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尝试、乐于创造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幼儿;兴趣;编织;课程故事

一、故事缘起

在一个平常的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一本名叫《织毛线的多多》绘本,绘本讲述:一只小老鼠多多捡到了一团紫色的毛线,用刺猬两边的刺做成针,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织完围巾的故事。这个故事勾起小朋友们对编织的兴趣,小朋友们相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幼儿自由思考

晨晨说:编织应该是要用到好多绳子吧,绕来绕去。

言言说:这个小老鼠的围巾,我好喜欢,冬天的时候我也会戴围巾。

诺诺说:我见过我姥姥打过毛衣,好像就是这样的。

然然说:那手链不也是这样的吗,难道这也跟小老鼠那个一样是织的吗?

(二)共同了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编织,我们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绘本分享《织毛线的多多》《编织在衣服里的奥秘》让孩子们初次了解了编织,原来编织是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通过穿插、缠绕、打结等方法组织起来的。编织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上下编织、交叉、螺旋、穿插,打结、三股编、十字编、锁边更是编织的最后步骤。根据《指南》,健康领域中的目标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和线条,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常见物品进行编织活动。

二、探寻编织,编织知多少

(一)27eetmVoi1333M4Bmaxv0sNJt0amaItBSYCfcncy7/w=藏在幼儿园里的编织

有了继续探究的欲望,孩子们寻找起了藏在我们幼儿园里的编织物。楼梯边、教室门口、操场上……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小小编织调查员的身影。

一一说:我们这楼梯上挂画的地方不就是用绳子弄的吗?

乐乐说:教室门口用来挂植物记录本的也是的。

朵朵说:我们最喜欢玩的攀爬就是编织的呀。

(二)藏在生活里的编织

为了让孩子们有效地了解编织,我们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编织的秘密,孩子在家里寻找关于编织的物品。孩子们在家里找到了各种各样编织的小篮子,编织的小椅子……孩子们了解了不同的编织种类、形式和不同材料的编织。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编织用的材料有毛线、麻绳、纸、扭扭棒、竹子…不同的材料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毛线可以编织出围巾、衣服,竹子可以编织出收纳篮、花篮…

三、尝试编织 编织初体验

(一)小小设计师

在编织活动之前,孩子们一个个都化成了小小设计师,拿起画笔在纸上画出了自己的编织设计图。有的小朋友想编织一个小花篮,有的小朋友想编织好看的蝴蝶。

(二)体验编织

编织活动需要双手的协调运作,需要大胆地设计和实践。但是由于幼儿没有编织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展开编织活动第一次的编织我们使用了纸条,在白纸上剪出一个图案,让小朋友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学习“一上一下”的编织,第一个纸条“一上一下”,第二个纸条“一下一上”,依此顺序进行编织。

安安一边耐心编织,一边还在念叨着:“上下,上下……”

轩轩有一些心不在焉,我就在他旁边坐下,摸摸他的笑脸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这个篮子中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洞洞啊?”我就告诉他:“在编织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去调整每个纸条的距离,下一根纸条要紧贴着前一根。”轩轩立刻动手去调整自己的小篮子。

彤彤在一旁,整个小脸都涨红了,感觉很伤心,我立刻过去安慰她并询问原因,原来彤彤刚刚都快将小篮子编好了,结果纸条从缝隙里都掉了出来,她只好又重新开始。我和她一起寻找原因,才发现彤彤的所有纸条都是“一上一下”地进行了编织,所以所有的纸条就很松,轻轻一动就全部掉了,找到原因后,我指导她怎样将纸条编紧一些,很快她的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小朋友们最后编织了正方形、爱心等形状的小篮子。

四、打造空间 体验编织乐趣

孩子们在编织区快乐地游戏着,他们的编织技能越来越厉害了。瞧,他们编织了“树叶”“小鱼”“蝴蝶”“手链” 积累了前期经验后,孩子们对编织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各种各样的编织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编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树叶(顺序缠绕)

我用纸板刻出了树叶形状,小朋友们用毛线一点一点地缠绕,有的小朋友缠线的时候一直将线往上缠,没有按照顺序来,所以在幼儿操作时,需要教师巡回的指导,并告诉他们要按顺序缠绕的原因。

(二)鱼

在反复编织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手指在穿、绕、拆、拉、编等,各种精细动作中不断变化着,小手越来越灵活。

(三)蝴蝶

用两根雪糕棒交叉粘在一起,在其中一根的雪糕棒上打个结,从交叉处的最里面开始进行缠绕。

(四)手链

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个小朋友负责将两根绳子拉紧,另一个小朋友在一条绳子上搭另一条绳子,并从中间的洞里将绳子拉出来,往上系紧。编织手链看似困难,实则很容易,对孩子稍加引导,他们立刻就学会了。在进行熟练之后,他们便学习自己编手链。

五、课程反思

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编织的各种规律和特点,从平面编织到立体编织,不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编织,在不断尝试编织的过程中掌握编织的各种编织方法。也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不断挑战形式多样的编织,并尝试设计编织,能够根据设计图进行编织创造。

编织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幼儿通过编织亲身操作,从模仿学习到创造性编织,幼儿的艺术审美情趣和能力也不断地提升。

幼儿编织活动也是一项精细的手工劳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个性、习惯等还能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养成,同时也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性、手腕灵活性及专注力与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