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

2024-09-24 00:00:00陈海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28期

摘要: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古诗词赏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侧重字词句的解析,容易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的新模式应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能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实现对古诗词的全面、深入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模式

引言:古诗词赏析能够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可以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心灵深处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古诗词赏析是对诗句的解读,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锻炼。在赏析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去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在解读文本、分析问题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古诗词直观感受

多媒体技术能够集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立体生动的古诗词世界。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展示明月高悬、桂花飘香、酒杯摇曳的画面,播放悠扬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学生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苏轼一同置身于那个中秋之夜,感受他的孤独与豁达。当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屏幕上缓缓显现,伴随着深情的朗诵,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效果,展示诗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追求[1]。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在多媒体的助力下古诗词赏析不再是枯燥的字词解析,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美妙旅程,让学生在感官与心灵的双重享受中,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深入理解

学生可以围绕古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和互相启发,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诗意。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搜集李白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另一部分负责梳理诗中的意象和典故,剩下的负责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逐渐拼凑出《行路难》的完整画卷,体会到李白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希望,让学生们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珍视和欣赏古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

三、创设古诗词情境剧场提高参与度

古诗词情境剧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以《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改编成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在剧场中学生们分别扮演诗人李白和月光、床前等诗中元素,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对话再现诗人在静夜中思念故乡的情景。学生们在准备和表演过程中需要深入揣摩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和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更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古诗词情境剧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理解文化的平台,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入地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实施主题式项目学习拓展知识广度

实施主题式项目学习是拓展学生知识广度、深化古诗词理解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唐代诗歌风格探究”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主题式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围绕唐代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展开深入研究,学生们需要自主选择一位唐代诗人,如杜甫、王维、李白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读诗作,分析其诗歌风格、主题及艺术特色,要对诗人的生平事迹进行详细了解,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深入探究其诗歌创作的深层次原因[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大量的唐代诗歌作品,从而自然而然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广度,对不同诗人及其作品的比较分析,学生们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艺术价值,让学生们获得系统的古诗词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们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深刻内涵。新模式的实践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随着这些新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古诗词赏析教学将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建辉.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2):2.

[2]周小艳.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J].新一代:理论版, 2022(9):0240-0242.

[3]何建芬.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