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阶段。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1)口头大提素质教育,实际上几乎完全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很多班主任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德育,对学生德育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
(2)德育工作停留在传统教学教学模式上——只限于讲大道理,没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没有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严重影响了德育的质量和效率。新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传统课堂,忽视了德育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不能提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融合,无法推动德育教育实现“教学合一”。
(3)忽视了家长的言传身教。当今下的学生家长已经与七八十年代的家长大相径庭。如有的教师教育学生的尺度在家长眼里被认为不当,,不理解教师的初心是好的,结果被解读为侮辱学生人格,甚至被学生家长胁迫给学生赔礼道歉。这种事件为德育教育起了负面影响。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课堂,一手抓实践。抓课堂,就是要精心设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优点在于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渗透性于一体,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着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笔者策划了许多主题班会活动。如《防校园欺凌——从小事起》,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身边不安全的因素,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一句脏话可能引起大事件;让学生懂得了化解矛盾的方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使学生懂得了保护自己的方法,第一时间先保护好自己,稳住对方;使学生明白了古书上见的道理--以和为贵。在组织“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时,笔者一方面在主题班会上以演讲、视频、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意识。抓课堂,就是要把德育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1.在教学情境中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85页例题1时,利用乘坐火车时购买儿童优惠票的相关规定,融入自觉遵守乘车公德教育,不能瞒报自己身高享受票价优惠。2.在小组合作中,渗透“团队合作”德育内容。当前,各学科教学改革方向更偏重于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形成团结协作的习惯,最终实现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所以,在每节新授课中都恰当设置小组活动,要求同学们相互合作去探究新知,或者在练习课上,如果遇到需要同学们动脑筋思考探究的拓展性习题,也会让同学们小组合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科书第55页例题二的内容需要两个同学合作操作实践,分别用相同的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铺满不同的两个长方形,一个学生摆图形,另一个学生统计铺满图形的个数,这样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团队意识。3.在解决问题中,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除法教科书第17页例题一时,根据本例题的情景图,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4.在生活化的作业中融入热爱自己的长辈的德育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2页“做一做”第2题时,通过学生圈自己父母的生日让学生记住,通过给父母过生日增进对父母的爱。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多样的活动来推进尊老爱幼教育。笔者让班级学生在家帮家长做一次家务,为父母端一杯水、捶捶背,或者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在日常点滴中表达尊老爱幼。要求班级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文字、视频等形式再现自己的活动,在生动的绘画中,在感人的画面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我还组织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背书包,系红领巾活动。
(2)德育教育,让家长接好接力棒。具体来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多样化的沟通渠道:除了线上交流,增加线下交流活动,如小型家长会或面谈,利用多种线上工具,如微信群、QQ群、邮件等,确保性息传递的多样性和便利性;2.向家长提供全面的学生信息,不仅分享学生成绩,还包括品德态度、行为表现,定期发布学生在学校的正能量照片和活动视频,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德育表现;3.强调德育发展的重要性,举办讲座,介绍德育发展对孩子未来的影响,让家长分享相关案例和研究成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4.培养家长的教育能力:向家长推荐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书籍、文章,线上课程等,同时组织家长交流分享会,让家长相互学习;5.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成立家长合作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德育的管理和决策,定期召开家校合作会议,共同探讨德育教育问题;6.关注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定期收集家长反馈,了解他们的德育关注点和需求,根据家长的反馈,调整班级德育教育策略。让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意义,以自身的教育优势助力家长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保持同向而行、合作共育,为学生的德育营造科学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引领者,班主任创新、高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学生高尚品德,推动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不能忽视,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更是迫在眉睫,毫不动摇坚持两手抓,让家长接好接力棒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