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2024-09-23 00:00刘晔菲
成才之路 2024年25期

摘要: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持续深化,讲好“中国故事”正成为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新路径。通过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济宁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阐述“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提出“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困境,探讨“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旨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中国故事;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5-01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济宁学院校级“课程思政———《传播学概论》示范课程”、2022年济宁学院校级教改立项“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以《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研究成果

“传播学概论”是济宁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专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系统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健康、积极的传播观念和媒介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介环境下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在新媒介环境下,将“中国故事”融入到“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既是对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也是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

1.助力课程思政

“育人”先“育德”,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使命是通过实施“三全育人”理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不仅是一个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升华的过程。“中国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这些生动的故事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思辨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无比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国故事”精髓的深入挖掘,将与知识点相匹配的“中国故事”巧妙融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传播学理论知识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传播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传播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1]。

2.重构教学资源

当前,“传播学概论”课程资源主要侧重于传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解。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不仅会限制学生对于多元文化传播现象的理解,也会影响课程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因此,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构,融入更多“中国故事”,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一步。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课程内容的重构,可以将“‘中国故事’是什么”与“怎样讲述‘中国的故事’”作为“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两大核心板块。在“‘中国故事’是什么”部分,课程可以从“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等章节进行故事融合。通过将这些章节的知识点与中国古代早期的传播活动、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以及红色革命故事紧密结合,生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在“怎样讲述‘中国的故事’”部分,课程可以从“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转型与受众转型”“传播效果研究与理论”等多个章节进行故事渗透[2]。通过教学资源的重构,不仅可以使“传播学概论”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媒介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困境

1.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复杂、知识量大的课程。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融入“中国故事”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传播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在涵盖“中国故事”的广度上存在不足。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中国故事”的融入也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导致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首先。融入广度与课程覆盖的局限。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尽管已经尝试融入“中国故事”,但当前的融入广度仍显不足。课程的章节设计和内容安排对于“中国故事”的覆盖相对有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故事”在传播学中的应用。这种融入广度的局限,会限制学生对“中国故事”在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其次,融入深度欠缺。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中国故事”往往只是作为案例或补充材料出现,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导致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中国故事”时缺乏深度,难以将其与传播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学”与“做”的失衡

“中国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自信,对于培育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指引作用。然而,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融入“中国故事”的实践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学”与“做”的失衡现象尤为突出。首先,“学”与“做”相脱节。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了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但在尝试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中国社会、传播现象时,却往往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难以准确地运用相关理论去讲好“中国故事”。这种“学”与“做”的脱节现象,会影响学生对“中国故事”的深入理解和有效传播。其次,“做”的能力培养不足。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做”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尝试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时显得力不从心。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也会影响他们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

三、“中国故事”融入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

1.打造具有“中国故事”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体系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新。在打造具有“中国故事”特色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体系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新是首要任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新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为指导思想,坚守传播学学科的核心理念和主体地位,同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实践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深度融合[3]。此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新应以“中国故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将价值观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融入其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了解“中国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既符合“传播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途径。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在进行具有“中国故事”特色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是关键环节。首先,重构课程体系,突出“中国故事”核心。为了将“中国故事”有效融入“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师要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整合。教师可以拉斯韦尔“5W”所确定的研究范围作为教学框架,全面涵盖传播者、受众、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核心知识章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紧凑、有序,也能突出“中国故事”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4]。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了便于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可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包括翻转课堂、在线协作学习、对分课堂和项目式学习等,灵活组合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传播学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能为学生学习“传播学概论”课程开辟新的路径。

(3)课程内容融入方式的创新。在打造具有“中国故事”特色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体系过程中,课程内容融入方式的创新是重要步骤。这一创新,旨在将“中国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文化作品有机融入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框架、实践内容、教学时间和地点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转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摒弃以往将思政元素强行注入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一种共享的、合作的教与学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知识的吸收、讨论和研究过程,将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和同伴学习的有机结合[5]。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查阅资料、实地调研、课件制作、短视频创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入探索“中国故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传播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传播技能和创新能力。

2.拓展“中国故事”知行载体

(1)教学载体。教学载体是“中国故事”融入“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的不同特征,将“中国故事”融入其中,使其成为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例如,在教学人际传播的“镜中我”理论和“人际需求”理论时,教师可以将其中蕴含的协作、团结、尊重、和气、宽厚等中华传统美德,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传播学原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本载体。文本载体是“中国故事”融入“传播学概论”课程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可以将“中国故事”中的热爱祖国、对党忠诚、新闻理想、职业情怀等元素融入其中,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这样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初期就接触到“中国故事”,为后续的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教师应注重将“中国故事”所蕴含的勇于担当、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等价值观融入其中,使之成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自编教材等教学活动,将“中国故事”系统化地植入到教材中,以此推动“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3)活动载体。活动载体的形式多样,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实践活动以及网络教育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中国故事”融入“热爱祖国”“为民发声”“新闻素养”“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等思政元素,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显著提高活动效果。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媒体人[6]。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主题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以中国特色的新闻实践和传播作品为范例进行创作和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形成不怕困难、深入基层、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7]。这样,既能体现新媒体专业特点,又能打破学习空间、拓展教学维度,还能结合地域文化、学校特征等要素,对“传播学概论”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集合力量发挥“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调动院内教研力量,“横纵”联动,取得课程思政复合型效果。为了提升“中国故事”在课程思政中的融入效果,学院可以积极调动内部教研力量,形成“横纵”联动的机制。首先,在横向联动方面,学院要注重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针对不同专业如秘书学专业、现代文秘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的特点和需求,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共同探讨“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思政融入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通过跨专业的合作,学院教师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其次,在纵向联动方面,学院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连贯。从大一的“传播学概论”课程开始,学院就要注重将“中国故事”融入其中,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院可以逐步增加与“中国故事”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故事”。这种“横纵”联动的机制使得“中国故事”能够持续、常态化地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达到复合型的课程思政效果。

(2)与学工部门、实践基地等紧密配合,在成果导向上同频共振。除了调动院内教研力量外,学院还应与学工部门、实践基地等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中国故事”在课程思政中的融入。首先,强化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学院要与学工部门、实践基地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奠定“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思政成果导向同频共振的基础。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工作动态和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例如,学工部门可以提供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和资源支持,实践基地则可以提供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共同为“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协同设计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实效。为了将“中国故事”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学院可以与学工部门、实践基地协同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故事”的魅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实际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传播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复杂且任务重的理论课程,如何更有效地融入“中国故事”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才能最终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体系。为了促进“中国故事”与“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高校要打造具有“中国故事”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体系,拓展“中国故事”知行载体,集合力量发挥“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以此为“传播学概论”课程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朝清.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逻辑[J].新闻战线,2020(02):67-69.

[2]姚冬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05):56-59.

[3]曾艳艳.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涵养未来新媒体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业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新闻传播,2021(08):112-114.

[4]黄聪慧.“范长江红色基因”融入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J].声屏世界,2023(09):83-85.

[5]但午剑,王诗秒.混合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概论》中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08):100-102.

[6]李喆.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J].山东教育,2019(04):23.

[7]邱沛篁.“新闻巨子”范长江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范长江研究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1):158-162.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tories" in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ath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Network and New Media major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at Jin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Yefei

(Jining University, Qufu 27315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in curriculum, telling the "Chinese story" well is becoming a new path for expl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s in curriculum. By integrating "Chinese Stories" into th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made concrete and vivid, enabling students to receive prof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le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article takes students majoring in Network and New Media from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at Jining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f integrating "Chinese stori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integrating"Chinese stori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Chinese stori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he aim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worldviews, outlooks on life, and valu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Chinese Stories;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oster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teaching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