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成果,是青年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激发爱国情怀、引领时代风尚的需要,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研究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理论底蕴、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以及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三个逻辑维度出发,探索以思政课堂教学、典型榜样示范、新型数智技术和社会实践锻炼,激发大学生奋斗基因、引领大学生奋斗航向、增强大学生奋斗自觉、提升大学生奋斗本领的方法,以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在奋斗精神的激励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理论底蕴;现实意义;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5-0009-04
基金项目:2022年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高职生成长成才研究”(项目编号:SZYB 2022-02)
奋斗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之中,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青年践行生命价值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殷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这明确了青年一代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群体,强调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同时为青年更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方向遵循。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因此,高校必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奋斗精神,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在实践磨砺中努力成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本文基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理论底蕴、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以期提高育人质量,使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奋斗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要义
奋斗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探索来改造主客观世界,其本质在于实践。奋斗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要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为追寻真理而采取系列举措进行斗争,这是奋斗在实践层面的鲜明反映[2]。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我们将忠实地同我们的全世界工人同志们站在一起,为无产阶级共同的国际事业而奋斗”[3]。这对于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好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倡导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奋斗方向和奋斗价值的理解,强调个人的小我要积极融入大我的奋斗之中。这一思想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2.奋斗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便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真实体现。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奋斗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源泉。一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品格。自古以来,众多仁人志士常以“君子”作为人的奋斗品格,并对“君子”提出了若干细致要求,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二是“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周易》提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寻求“变通”的哲学取向,蕴含着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指引着中国人民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实现了多个突破。三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奋斗情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早已根植于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激励着中国人民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体现了浓厚的“忧国忧民”的奋斗情怀。
3.奋斗精神赓续了党的精神谱系
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浴血奋战、砥砺前行,以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焕发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精神伟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满怀“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拿起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满腔热血地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是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双重挑战,青年一代勇挑大梁,践行“爱国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青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敢于“改革”,自觉为党的各项事业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党的奋斗精神,将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准确定位,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奋斗”,并强调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培育。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任重道远,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奋斗精神,积极传承奋斗的优良品质。
1.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本质要求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放眼国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发生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既有合作又夹杂着矛盾冲突;回望国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尽管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而挑战即动力,敢于挑战则意味着勇于奋斗[4]。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群体。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国与世界的现实情况出发,自觉传播和传承勤劳苦干的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奋斗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奋斗意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5]。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立足青年学生个人发展实际,引导其深刻领会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能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奋斗价值,进而在实践中增强奋斗精神的思想自觉。另一方面,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完善“奋斗观”教育内容,能使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拼搏奋斗的良好习惯。
3.彰显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有利于青年大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实现人生价值。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创造物质资料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才会使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同时,人在用劳动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升华后,自然也就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劳动中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以不怕苦、不畏难的自信绽放人生的精彩。
4.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有利于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青年大学生作为活跃于时代前沿的“弄潮儿”,是助推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更是未来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能时刻鼓励大学生保持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并在整个社会掀起践行奋斗精神的热潮,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建设社会文化环境意义重大。
1.以思政课堂教学激活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基因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使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取得良好效果,就要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耕好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责任田[6]。一要丰富大学生精神培育的内容。思政课教师要从理论层面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思维活力,引导学生对“奋斗精神”内涵和本质进行深刻理解,尤其是深化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认识,进而从实践层面增强对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信心。思政课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开展“五史”教育,在课堂上结合时代环境和大学生心理特点,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此外,课堂中还可以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用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激励新时代大学生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情怀。二要改进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方法。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了解新时代下大学生需求,熟练借助大数据优势辅助学生学习,如VR虚拟仿真技术、智慧教育平台等,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点燃学生的奋斗激情。教师还要将奋斗精神贯穿到课堂实践、社会实践各个环节,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奋斗精神。
2.以典型榜样示范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航向
榜样以奋斗者的姿态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因此应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以典型榜样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航向。一要讲好先进典型与榜样人物故事。奋斗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随意幻想,它具体体现在榜样的品格和行为之中。高校可以依据大学生的价值倾向和心理偏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宣讲、观看纪录片等形式,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奋斗者进行宣传,如讲好南仁东、黄大发、张桂梅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让奋斗精神变得可视、可听、可信、可学,使大学生感受榜样身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激励大学生养成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行为习惯。二要讲好本校典型榜样人物故事。高校应从本校的校史校情出发,挖掘与本校相关的先进人物故事,包括已经毕业的和尚未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背后的学习经历和创业过程,用身边鲜活的例子让大学生感受奋斗的榜样就在身边,进而增强榜样的感染力与吸引力。高校还可以投票、推荐等方式,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校内筛选出具有锐意创新、勤奋刻苦精神的榜样人物,并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学生切身感受榜样的力量,从而激发其奋斗的内生动力。三要营造良好的榜样教育环境。在新媒体时代,“泛偶像化”的社会现象不时出现,但偶像并不等于榜样,青年大学生应正确加以区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国家也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与管理,整治网络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奋斗精神培育网络环境。
3.以新型数智技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自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高校要运用好新型数智技术,着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自觉。一要借助新型数智技术进行奋斗精神教育。在数智化背景下,高校要适应科技与教育的变革,主动拥抱数智时代。高校应拓展数字化运用平台,如利用大数据算法、AR、VR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科技,孵化一批人机互动的文化教育产品,打造趣味型、活泼型课堂,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更生动、全面、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用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践行新时代奋斗精神[7]。教师也可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奋斗精神的宣传,如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的APP宣传榜样人物的事迹,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奋斗精神。二要运用新型数智技术打造奋斗主题的文化IP。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是推动新媒体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总能创造出属于年轻人的奋斗文化。当前,文创产品成为一种消费潮流,满足了年轻人多样化的情感需求。如“正能量手办”“元气打工人”以及各种奋斗主题表情包等,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于奋斗精神的认同。此外,“文化打卡”也被年轻人带动起来,关于奋斗主题的“空间群”为青年群体汲取奋斗精神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这种年轻化、娱乐化的方式,可让奋斗精神深入人心。
4.以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奋斗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大学生进行奋斗精神培育不是主观空洞抽象的口号,而要落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锻炼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本领。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践行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才会真正提升其奋斗本领。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敢于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把社会作为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真知识,求得真学问。为此,高校要有制度、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奋斗精神培育活动。一方面,高校要深化同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构建好实践育人平台,为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增长大学生的奋斗本领创造条件。如与合作单位共建实践研学基地,利用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科技展览馆等载体,带领大学生重温革命前辈的奋斗之路,深刻理解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新时代奋斗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可开展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创新创业等活动,扩大学生实践参与面,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劳动,塑造学生苦干实干的奋斗品格。此外,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高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开发新的教育实践平台,开展集综合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一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1-23].https://www.gov. 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4]李洪华,戴树根,张紫君.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1(12):160-164.
[5]俞念胜.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21(04):102-106.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 2020(17):4-16.
[7]彭菊花,张婉琼.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重大意义与现实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1(09):37-39.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hen Jia
(Chongqing Open UniveQ3EEYBj0oY9PIQtUP6an0g==rsity, Chongqing 400052,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s an excellen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necessity for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ir personal value, inspire patriotism, and lea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t i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Starting from three logical dimension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 the new era,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practical path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is study explores methods to stimulate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genes, guide their struggle direction, enhance their struggle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their struggle abilitie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typical role models, new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practice exercises. The aim i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become idealistic, capable, and responsible individuals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Key words: new era; collegestudent;strugglespirit;theoreticalbackground;practicalsignificance;practical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