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2024-09-23 00:00吴丽
成才之路 2024年25期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行,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阐述“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探讨“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数学作业;策略;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5-0101-04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是当前众多一线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教师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上采取科学措施,尤其在作业规划方面,更应深入贯彻减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预留更多自主空间。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更好地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需求,助力学生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双重提高。

一、“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凡事有章可循即为原则[1]。为确保“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设计质量,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需遵循科学原则,有序推进,以此为学生高效完成数学作业提供有力保障。

1.主体性原则

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始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这直接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2]。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作业内容和形式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通过精练、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2.层次性原则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作为独立的个体,对数学知识及数学活动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3]。鉴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层次性原则。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将作业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既能保证基础较弱的学生得到必要的巩固和提升,也能让优秀学生有机会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3.发展性原则

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学生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教师在设计作业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完成作业内容,有效避免学生以“应付”心态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巩固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能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活动中朝着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迈进,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1.切实关注学生学情,转变作业设计观念

(1)关注学生学情,精准定位作业需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之初应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学情上,这是确保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日常的课堂观察、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学习表现的定期评估等,来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基础以及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构建一个清晰且详细的学生学情图谱,为后续的作业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精准地定位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作业的设计能够紧密地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意味着数学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避免那种“一刀切”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作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有效的学习。

(2)转变作业设计观念,全面注重学生发展。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驱”[4]。转变作业设计观念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摒弃以知识为导向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数学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融入更多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或实际操作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拓展作业内容来源,增加作业趣味元素

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并完成课后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形式和内容[5]。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颖、有趣的学习内容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兴趣。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大多局限于课本知识的重复练习,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拓展作业内容来源,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相结合,成为提升作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拓展作业内容来源。教师应突破传统课本的限制,广泛地从多个渠道拓展作业内容来源。除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巩固,还可以考虑融入数学历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增加作业的文化内涵。同时,跨学科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等相结合,设计综合性的作业任务,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考能力。其次,增加作业趣味元素。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增加趣味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数学游戏等方式,使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此外,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图文结合、动手操作等创新方式,让作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设计一项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以进一步拓展作业内容来源并增加作业的趣味元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一项与“个人运动数据追踪”相关的调查活动。学生需要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跑步、骑行或游泳等,并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记录表,用于追踪自己在连续一周内每天的运动情况。在这项作业中,学生不仅要记录每次运动的时间、距离等基本信息,还要尝试利用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这一周内自己运动数据的变化趋势。为了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彩色笔或绘图软件来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在图中添加个性化的元素,如表情符号或励志语句,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完成折线统计图绘制后,学生需要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并尝试给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调查成果整理成一份报告或PPT,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技巧,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丰富作业呈现方式,综合定位作业功能

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设计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响应政策要求,教师必须革新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不仅在内容上实现多维度整合,还要在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首先,融入多样化作业形式。为了打破传统数学作业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积极融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变式型作业,通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问题设置,增加作业的灵活性和挑战性;开放型作业,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型作业,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作业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其次,综合定位作业功能。在丰富作业呈现方式的同时,教师要综合定位作业的功能。数学作业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创设具体的作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多种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设计,数学作业将不只是巩固知识的工具,而是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圆环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作业的呈现方式,并综合定位作业的功能。教师可以设计变式型作业,通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问题设置,增加作业的灵活性和挑战性。如教师可以给出不同大小的内外圆半径,让学生计算圆环的面积,或者给出圆环的面积和其中一个圆的半径,让学生求另一个圆的半径。然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型作业,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圆环形状的物体,测量其尺寸,并计算面积。或者,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的场景,如一个花园中的喷泉,让学生根据喷泉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其圆环部分的面积。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型作业,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共同测量校园内某个圆环形状物体的尺寸,如花坛、喷泉等,然后计算其面积。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6]。

4.引入分层作业理念,合理均衡作业难度

以往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压力与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既源于作业量的过多,也与作业难度设计不合理密切相关[7]。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提升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1)明确分层标准,科学划分作业层次。要实现作业的有效分层,首先需要明确分层的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习惯以及自我评估等多维度信息,综合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确保作业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有效促进其学习发展。

(2)设计差异化作业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作业内容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作业,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思维潜力。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升,设计一些相对简单且易于理解的作业。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适时调整作业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分层作业的理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并探索质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密码学中的RSA加密算法就利用了质数的特性,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他们对质数概念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对简单且易于理解的作业,如让他们识别并列举出一些常见的质数和合数,或者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加深他们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数学作业难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有效的锻炼。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5.关注作业做后批改,突出评价纠错效用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提质减负,旨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设计,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能力的双重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作业批改与评价方式往往侧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性关注和个性化指导。因此,探索和创新作业批改与评价的新模式,突出其在学生学习中的诊断和纠错效用,成为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1)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在作业批改与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基于课程教学标准和课时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以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并进行有效筛选和集中讲解,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加深理解。此外,差异化的评价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批改和评价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动态评价过程的实施。“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8]。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转变[9]。在批改和评价学生数学作业时,教师应注重发现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将视线向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转移,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情况进行系统评价,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动态评价过程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的持续学习和优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设计需着重体现内容的精练性和针对性,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学情、转变作业设计观念,拓展作业内容来源、增加作业趣味元素,丰富作业呈现方式、综合定位作业功能,引入分层作业理念、合理均衡作业难度,关注作业做后批改、突出评价纠错效用,以此科学提高学生学习力,促进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雪雨,杨英.“双减”背景下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框架构建及其运用———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7(01):113-121.

[2]张迎春.“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尝试[J].山西教育,2023(12):57-58.

[3]林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3(22):108-110.

[4]郝苓苓.“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J].天津教育,2023(21):93-95.

[5]黄学斌.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2023(21):111-113.

[6]刘东连,贲锦良.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7(04):90-94.

[7]陈巧玲,郭进喜.“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3(10):83-86.

[8]李德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凯里学院学报,2022,40(06):120-124.

[9]邹开国.“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J].山东教育,2022(35):49-50.

Exploration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Reduction"

Wu Li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ims to reduce students’ academic burden and enable them to grow in a more relax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learning and growth. It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but also enhances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aiming to reduce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while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long-term development.

Key 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mathematics homework; strategy; ability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