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

2024-09-23 00:00唐玉红
成才之路 2024年25期

摘要:新课标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要求教师探索大单元教学,从整体视角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应遵循整体性、主体性、本真性、层次性、弹性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大单元教学逻辑框架,立足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分层实施教学以激发学生潜能,完善教学评价来助推核心素养培育,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信息技术知识系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5-0065-04

我国于2022年颁布了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角度的统筹规划,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同时,2022年版课程标准还对教师提出了“探索大单元教学”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力度,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特征,理论知识和实践都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教师将若干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关联,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的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信息技术知识系统,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握“大方向”,以“高站位”“大视角”合理安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流程,解决教学分散化、碎片化问题,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进行探析,以期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提供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1.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概念

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从整体视角出发,关注学科知识的大概念,设计大项目和大任务,并参考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习能力、身心特征等因素,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建构,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的教学单元[2]。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是将知识内容作为划分单元的逻辑主线。大单元教学可以打破单元划分的束缚,按照某一主题将教材中的知识顺序打破,将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实施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二字,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必须具备整体视角。在大单元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流程,包括情境创设、任务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都必须与单元主题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大单元教学中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第一,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大单元教学以课程内容为主要线索,体现出其明晰的知识组织脉络,为学生构建一个结构化的知识系统。第二,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现实学习和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情感与已有认知,使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学习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a553a9ef2083a9f4f6e69b86db0e074a核心素养与能力[3]。第三,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由于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实质上就是要克服课程间的分割,注重各个课时内容的整合,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遵守整体性原则,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推动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在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强化各部分的知识之间的衔接,让大单元教学内容能够紧密地围绕一条清晰的主线展开,确保各节课的连贯性。其次,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估以教学目标为导向[4]。与此同时,在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把信息技术理念、思维、探究能力、学习态度这四个方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大单元教学目标既完整又统一,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深层涵义,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科学的思考方式,促进他们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课堂学习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也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

3.本真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中构建的情境应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的,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但与众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有关联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和技能都是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要通过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并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索、尝试而成功解决的问题,培养其知识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的信息技术问题进行拆分,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特定的小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4.层次性原则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要考虑到每一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并对其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评判,并以此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剖析,做到由浅入深,同时对每一层的间隔进行适当的调节。太小的间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太大的跨度又会使他们丧失信息技术学习信心。因此,每一阶段的间隔都要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潜力得到开发,让他们顺利进行下一层次的学习。与此同时,因为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把学生的能力和需要都考虑进去,让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时,既要兼顾到教学内容的分层,又要对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的层次加以综合考虑。

5.弹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时间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设计要长得多,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对教师、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不可控因素。例如,学生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无法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现实问题顺利分解。而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运用个人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不要只是照着教学计划去做。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弹性原则。

三、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大单元教学逻辑框架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5]。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应该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将单元教学与其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单元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要以学科本质的需求和逻辑为基础,来建立大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将其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融合,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大”这一概念,而要把握好“大”的实质,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逻辑。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均与Photoshop这一图像处理软件有关,教师可以以此为大单元教学的逻辑主线,并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认识、应用Photoshop以及运用Photoshop进行一些简单的图片编辑、加工、处理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构建单元教学逻辑框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设计“利用Photoshop制作本地民俗文化相册”的任务,将其作为贯穿整个Photoshop学习过程的主线任务,并且明确设置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1)了解Photoshop,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工具。(2)能够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文字添加、克隆、填色等处理。(3)掌握Photoshop平面设计素材的特效应用方法。(4)运用Photoshop完成本地民俗文化相册的设计。

2.立足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在大单元教学的执行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大单元的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和服务作用,同时要按照单元教学的逻辑架构,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剖析,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从而顺利实施大单元教学[6]。在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要树立“左右互补、横向拓展”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课程内容,提前到网络上收集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进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Photoshop的大单元教学中,围绕“利用Photoshop制作本地民俗文化相册”这一任务,教师可以提前到网络上搜索本地的民俗文化照片,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中,作为素材提供给学生。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这一大项目、大任务,自己搜集资源,以丰富自己的相册内容,从而运用Photoshop做出精美的设计。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填写一些大概念作为二级标题,让学生将三级、四级标题填写完整,帮助学生梳理Photoshop的技巧要点,进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3.分层实施教学,激发学生潜能

虽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大概念、大项目和大任务统领教学,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体现得更加明显[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差,基本操作十分薄弱,在Photoshop等难度较大的软件使用学习中更加感到吃力。所以,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对教学流程进行细化,在保证大单元主线的同时,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学习能力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在“制作一个告示牌”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运用Photoshop中的油漆桶、喷枪和矩形选框工具完成告示牌的制作。一些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不能熟练找到油漆桶、喷枪和矩形选框工具。此时,教师应当在教室中巡视,在学生的身后观看他们的操作,及时进行指导,并提示学生熟记这些工具的具体位置,以便下次使用时能够快速找到。还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制作告示牌,没有思路。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告示牌,如公园中的“爱护花草”告示牌、斑马线旁的“遵守交通规则”告示牌等,让学生掌握告示牌的特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进而进行自主探索。

4.完善教学评价,助推核心素养培育

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利用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性,学生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促进自身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8]。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构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应当做到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其他教师。应通过教师评价、自评、互评和听评课等方式,对大单元教学进行精准评价。评价内容应当包括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例如,在Photoshop的大单元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中设置多个评价节点,在每个节点进行一次评价,如图层、滤镜、通道和路径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评价节点。教师在每个节点教学完成后,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还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倡导学生互评,邀请其他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然后根据节点评价对下一个节点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并给学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例如,在图层这个教学节点,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图层的理解。一些学生可能无法将图层理解为一张张透明的纸,这就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的操作。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中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让学生后续能够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大单元教学已逐渐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学中贯彻与落实新课标要求,构建大单元教学逻辑框架,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分层实施教学、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乃梅.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3(29):120-122.

[2]陆英.信息化条件下学区教师大单元教学能力提升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4(10):89-91.

[3]林祥决.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 2024(10):3.

[4]何丽芬.高中化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J].名师在线, 2024(06):47-49.

[5]陈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4(15):137-140.

[6]谢晓.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索———以“相似三角形”单元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7):122-124.

[7]林鑫,黄佛君.大单元视角下“城镇化”的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23(01):56-59.

[8]杨淑霞.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4(14):125-128.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t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ies

Tang Yuhong

(Minqin County No.5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larifies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and requires teachers to explore large unit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 and processes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When teachers carry out large unit teach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subjectivity, authenticity, hierarchy, and flexibility, construct a logical framework for large unit teaching based on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subject core competencies, integrate unit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big concepts, big projects, and big tasks, implement teaching in layers to stimulate students’ potential, improve teaching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fully play the role of large unit teaching, help students better bui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system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e competencies.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ies;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rge unit teaching; design principles; practical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