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24-09-23 00:00林学贤
成才之路 2024年25期

摘要:思想政治课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对中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许多教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使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辅相成,让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互为补充,促进思政理论验证与职业精神培育相得益彰。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5-0041-04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1]2020年1月,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实施,其中明确提出要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2]。将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措施并未真正落实到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实践教学的一些优化思路,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途径。但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单向的灌输法教学,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也有一些教师积极进行实践教学,但由于研究不够深入,存在内容与形式相脱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等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相脱节

实践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围绕教学内容而开展,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确定实践形式或方式。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生搬硬套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效果自然不佳。

2.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为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有参观、考察、调研、研学、劳动、实验、公益服务等各种形式。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过程中,学生大多是到革命根据地、红色纪念馆参观,或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等,缺少探究式社会实践,缺少参与式深入实践。形式单一的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是不够的,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实践活动浮于表面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践行教学做合一,促进知行统一,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养料,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内化核心价值观。然而,有的实践教学在封闭的课堂中完成,或局限于学生的参观、围观和旁观中,忽视了让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动笔写作,实践中学生缺乏情感投入,实践价值大打折扣。

4.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一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衔接性,缺乏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研究、评价机制[4]。各个章节的教学提示中,几乎都设计了讨论、探究、调研、参观、案例评析、搜集资料等实践性教学任务,但是这些实践教学任务却被许多教师所忽略。而且,一些中职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和细则、标准,使得实践教学评价比较随意,没有形成体系。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材经过多次改版,融入许多生活化、实用化、趣味化的素材。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既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促进知识的内化,提升教学效果,又增强教学的开放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1.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内外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最重要阵地。过去,由于“白+黑”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要开展实践教学的确会受到很大限制;如今,多媒体辅助设备、电子白板、信息技术等已经十分普及,这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展情境再现、故事分享、角色扮演、音像展播、小组讨论、辩论等小型化的实践活动,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例如,在教学“遵循法律规范”时,教师可结合不配合安检、霸座、网络暴力、造谣传谣等错误行为,以真实事件入课,借助多媒体设备再现此类事件的视频或资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深入讨论上述各种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师可让学生找到法律依据,密切联系事件,进行深刻分析,展开激烈讨论。课堂最后,教师可进行归纳总结,纠正个别学生的误解,形成思想共识,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规范言行,成为守法、守秩序的好公民。这种课堂探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实践教学耗费时间一般比较长,如果将所有实践活动都放在课堂进行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将一些实践教学放到课外开展,如开展写政治小论文、演讲、辩论比赛、时政评论探究等实践活动,将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规定时间,提出实践要求事项,以便学生把握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确保思想政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诚信无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等为主题的演讲稿,然后利用课外时间或班会课进行班级演讲比赛。又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教师可以开展“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美丽校园,从我做起”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成就,引发学生为“美丽中国”作贡献的思考,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热情。课后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印证、检验和深化,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辅相成

为了提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要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理论,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校内实践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教师及学工部门、团委、社团等组织开展的“大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其中,心理健康教师及学工部门、团委、社团等组织的社团文艺、体育、辩论、知识竞赛、擂台赛等活动,大多是全校性的实践活动,往往有明确的实践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措施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从时间、地点、人员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努力达到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心理健康教师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对接,结合“做情绪的主人”等主题,通过心理辅导,教给学生控制情绪的方法。此外,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道德模范评选、我为乡村振兴献一策等活动,或者在微信群、博客、教师直播等网上活动中,进行解疑释惑、问题探讨、视频资料展示、模拟角色扮演等。在虚拟实践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这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更具生动性、教育性、趣味性,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是值得教师探究的实践教学措施之一。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除了校内实践外,教师要将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锻炼学生的才智,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校外实践活动可以是教师直接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与学工部门、团委、社团等单独或共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立足专业,谋划发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本校毕业生集中就业创业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欲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访本专业往届优秀校友,了解他们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或采访当地的行业专家、技能大师,了解他们如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成为“大国工匠”,启迪学生积极践行工匠精神。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旨归,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提升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担当意识。

3.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互为补充

独立探究和合作精神,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品格,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独立探究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教学分为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两种方式。个体实践是指学生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实践内容和要求,独立进行的个人实践活动。有些实践活动本身比较适合个体进行,也更能培育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治规范等教育内容,更多地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努力为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做到“知行统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如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搜索、实地采访等方式,收集当地各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撰写主题为“如何向道德模范看齐”的小论文,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活动能涵养学生职业道德,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化。

集体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全体或部分学生参与的集体性实践活动。这种集体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某部门与教师组织实施,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活动中,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例如,在教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法庭审判,了解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程序,或者让学生观看各地人大、政协会议的录像,了解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如何选举产生的,又是如何履行职责的,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公、检、法或人大、政协法治部门等单位调查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学生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增强学生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心。应该注意,集体实践活动参与面广,活动比较复杂。因此,教师要科学组织,周密安排,提前落实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单位,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纪律教育、安全事项教育等准备工作。实践进程中,教师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布置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总结之类的作业,以便考核实践活动的成效。教师也要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分析成功之处并总结其原因,指出存在不足及原因,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4.思政理论验证与职业精神培育相得益彰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与职业精神二者相互交织,存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密切关系。实践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前要明确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实践策略、措施与方法,课中要按照备课预设尽可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并且善于处理实践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努力验证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先通过理论学习,后通过个体或集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所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及其基本规范,再通过案例评析、企业考察、模范人物采访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的实践体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治素养。

职业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同时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规划生涯,放飞理想”时,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校友、技能能手、劳动模范等到校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或者开展走进劳模、大师工作室学习、采访、跟班实习等活动,让学生直面这些先进人物,了解他们如何根据个人实际确立职业理想,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启发学生提前进行生涯规划,增强实现梦想、人生出彩的信心,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渗透,能帮助学生了解所在职业的前沿和趋势,弄情学习专业的重要性及加强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职业精神。

三、结语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与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辅相成,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互为补充,思政理论验证与职业精神培育相得益彰,促进思想政治课实践化、生活化、开放化,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3-11-08].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3]杨淑芳.思政课基于新课标开展时政教育再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5):23-25.

[4]夏卿坤,刘煜,胡冠昱,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1(05):112-113.

Exploration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Lin Xuexian

(Anxi Overseas Chinese Vocational School, Anxi 362400,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reality, attach importance to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arry out education on ideological, political, moral, legal,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Many teachers have actively and beneficially explored practical teaching,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that have not truly played the role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organically combine classroom exploration with extracurricular exploration, so that on campus practice and off campus practi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dividual practice and collective practi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promote the ver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pirit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