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丧文化”现象逐渐凸显,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及社会心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通过反叛、自嘲和逃避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抵抗。网络“丧文化”解构了主流价值观中追求上进的元素,形成“积极向丧”的群体价值认同,以群体“丧”心态表达内心感受和群体情绪。通过深入剖析网络“丧文化”的表征与特点、成因和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被称为网络“丧”的社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崛起。“丧文化”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传播,表现为一种消极、颓废、绝望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这种文化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大学生的多重压力、心理需求以及网络环境的特性紧密相关。“丧文化”由最初引起青年大学生内心共鸣和自嘲开脱的一种网络亚文化形态,发展到网络媒体的刻意迎合和积极营销,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1]如果长期沉浸在“丧文化”的氛围下,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必然会受到影响。[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3]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丧文化”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助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网络“丧文化”的表征与特点
(一)反叛、自嘲与逃避
网络“丧文化”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剧场中以一种批判的方式进行话语建构,是温和的抵抗,[4]通常以反叛的姿态出现,通过自嘲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持有怀疑、逃避甚至抵触的态度,并进行自我消解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网络“丧文化”的反叛特征表现在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抗。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积极乐观、追求上进的价值观被视为束缚,而颓废、消极、不在乎的态度则被看作自由和个性的象征。网络“丧文化”中充斥着自嘲和黑色幽默的元素,通过自我调侃和反讽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5]“万事开头难,中间难,最后更难。”“谁说我不会乐器?我退堂鼓打得可好了。”这种自嘲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贬低,而是压力的宣泄,想要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应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网络“丧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体现了对现实的不认同和疏离情绪,人们想要逃避现实世界,并沉浸在个人世界中,通过网上冲浪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不过,在网络中“丧”中带乐的自嘲与逃避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依然继续奋斗。网络“丧文化”的反叛、自嘲与逃避特征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同时也成为他们宣泄情感和寻找认同的一种方式。
(二)符号化表达
符号具有识别度高、传播迅速的特点,能够反映某种文化的核心特征。网络“丧文化”借助特定的文字、图像、视频、音乐等形式来进行传播,传达消极、颓废等负面情绪,成为当代年轻人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拼贴式”表情包:比如“悲伤蛙”“葛优躺”“懒蛋蛋”等,这些表情包以消极、颓废、麻木等情绪为基调,成为网络“丧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丧”文字:比如“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间不值得”“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等网络流行语,这些文字表达了消极、厌世、颓废等情绪;“丧”图片: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片,如黑色背景、暗色调、阴暗面孔等,也成为网络“丧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丧”音乐:一些具有颓废、悲伤等情绪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作品,甚至某些音乐平台成了释放丧气的聚集地。前几年流行的网易云音乐之所以被网友调侃为“网抑云”,因为评论区充斥着大量抑郁情绪和伤感语录,显得丧气十足。
(三)群体认同感
“丧文化”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可以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群体认同感。通过“丧文化”的表达,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和情感共鸣,进而强化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就使得“丧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宣泄情感和寻找认同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热爱自由和追求个性,认为消极、颓废、不在乎也可以是一种自由和个性的象征,反对一味追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网络“丧文化”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是许多年轻人同样面临的境况,如对生活的焦虑、对现实的迷惘、对未来的担忧等,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独的,从而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而通过社交媒体的持续传播,人们很容易找到和自己有相同情感体验的人,以此产生共鸣,从而建立起联系和互动,这种互动和传播更进一步强化了群体认同感。
网络“丧文化”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丧文化”孵化的温床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都能感受到社会阶层固化、上升通道变窄、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与无助,从而产生悲观的心态和消极的情绪。与之相随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狼多肉少”的现状给大学生带来了可预见的巨大压力,他们面临了就业难、房价高、工资低等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境况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丧文化”得以迅速兴起,而“卷不动,躺不平”的现实境况更是助长了“丧文化”的野蛮生长。比如,2013年爆火的“孔乙己文学”既是“失意书生”们的群体困顿,又是对“丧”文化、拼贴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的别样演绎,是青年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社会思潮的隐性浸染、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综合作用的产物。[6]
此外,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也为“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让更多大学生开始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
(二)个体心理压力的释放需求:“丧文化”滋生的源头
现实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感等使得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大学时期各种压力让大学生应接不暇,压力可能来自于人际关系、学业、就业、家庭等方方面面,这些压力在无形中推动了“丧文化”的出现和蔓延。当大学生感到难以应对压力时,就容易产生失落、沮丧和无助的情绪,进而很容易选择逃避现实。为了释放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和压力,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丧”的表达来满足自我减负和情感沟通的需求,他们会认为得到暂时的解脱和释放,从而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往往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进而产生从众心理,当新颖、形象的网络符号与贴合大学生情绪释放的“丧文化”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时,个体可能会为了融入网络群体而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形成一种群体归属感。
(三)网络媒体的推动作用:“丧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近年来,网络亚文化迅速崛起,通过网络的传播,已迭代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传递速度飞快且范围广泛,网络平台为“丧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方便便捷的渠道,使得丧文化能够迅速扩散并获得大量关注。
此外,虚拟网络的匿名属性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表达情感提供了掩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现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在短视频、社交软件等渠道上,大学生通过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丧文化”的内容,并不断地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使得“丧文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网络“丧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价值观扭曲,产生价值虚无主义倾向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丧文化”传达出的消极价值观可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网络“丧文化”中的自我否定思想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知,使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种扭曲的自我认知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发展效能感缺失。网络“丧文化”中的消极情绪和颓废思想可能会使他们过于关注个人感受和眼前的享乐,而忽视社会责任和长远的发展,这种价值取向的偏离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行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受网络“丧文化”影响的大学生存在着对主流价值观的忽视和否定,他们追求个性自由和反主流文化,而忽视主流价值观念中的积极元素,这种忽视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变得片面和偏激。网络“丧文化”中的扭曲价值观,它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缺乏生命价值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前路迷惘,影响学业和职业发展
网络“丧文化”会对大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受“丧”氛围的影响,可能会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动力,导致学业成绩下滑或职业发展受阻。同时,这种文化也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使他们难以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首先,网络“丧文化”导致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缺乏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对未来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无法积极面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挑战,这种心态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还可能导致他们在职业道路上踌躇迷茫,错失就业良机。
其次,网络“丧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产生影响。丧文化往往伴随着消极、悲观的心态,使大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他们可能变得散漫和拖延,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必然会导致学业成绩的下滑,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毕业和就业。
最后,网络“丧文化”还可能阻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在网络“丧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临近毕业时,他们对就业市场感到恐惧和不安。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求职规划也会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理想的岗位。
(三)氛围染疾,侵蚀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网络“丧文化”往往充斥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如沮丧、失落、无助等。大学生正处于情感波动较大的阶段,容易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动力。网络“丧文化”所倡导的颓废思想,如放弃追求、得过且过等,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接触可能会使大学生变得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对未来失去信心和期待。网络“丧文化”中可能包含一些不健康甚至违法的不良行为,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行为的诱导和影响。网络“丧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忽视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得扭曲,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和感官享受,影响心理健康。
引导大学生应对网络“丧文化”消极影响的策略
(一)加强价值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积极向上的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抵制网络“丧文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主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实践教学来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校园文艺汇演、专家讲座、校园展览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氛围。同时,可以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信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推广网络文明公约、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抵制“丧文化”等消极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最后,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关注有效需求,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不管是现阶段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还是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有压力就会产生情感需求,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增强心理素质。此外,大学生渴望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具有社交需求,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四方可以共同发力,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其一,做好生活保障。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社会各方应提供生活支持服务,如心理咨询、生活辅导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其二,加强学业指导。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
其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面临着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问题。学校可以在大一时候就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资源,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蓄力赋能。
(三)营造良好氛围,创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健康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积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抵制网络“丧文化”的消极影响。
一是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如仁、义、礼、智、信等,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是鼓励高雅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加强美育。学校可以加强高雅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建设,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同时,举办高雅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画展、戏剧演出等,提供更多接触和欣赏高雅文化的机会,引导大学生欣赏和追求积极向上的文化。
三是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引导,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监管,尤其是加强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清理消极的网络内容。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辨别能力,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和抵制消极网络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郝文斌、张鹏飞:《网络“丧文化”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样态分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20(10):106-111+118页。
[2]赵本燕:《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典型特质、生成原因与引导路径》,载《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4):33-37页。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4]李欣、彭毅:《符号化表演:网络空间丧文化的批判话语建构》,载《国际新闻界》,2020,42(12):50-67页。
[5]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载《青年探索》,2016(03):2页。
[6]毕红梅、幸晨欣:《“孔乙己文学”现象评析:文化表征、生成逻辑及引导策略》,载《思想理论教育》,2023(11):99-105页。
作者简介
王加栋 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