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图像学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2024-09-23 00:00:00张丽娥张素苓
新西部 2024年8期

文学图像学探讨文本与图像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文学研究范畴的一种拓展与深化,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文学与图像互释互鉴、文学图像实践教学活动等具体改革措施,是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艺术创作视野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这种改革探索对于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审美性、应用性与服务性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创新型艺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具有包孕人文内涵,传承民族文化的特征,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并要求“各有关高校要认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1]然而时至今日,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形势严峻,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特殊性,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形式,使学生不仅在文学知识上有所收获,还可以在艺术修养以及创新思维上得到提升,因而面向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面临更大的挑战。

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专业学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观念,导致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疏离

艺术专业学生形象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较强,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技巧。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语言知识的积累,文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无法满足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对文学知识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如何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充分发挥服务艺术专业学习的特殊需求,使之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够充分

艺术专业学生更倾向于直观、感性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过程。由于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所限,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够充分。这导致学生与大学语文学习之间总有一种距离感,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过程也流于“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这制约了大学语文课程发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激发学生艺术创意思维的作用。

(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不足

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实践。相较而言,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侧重语言文学知识的规范性评价,主要依赖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能够直接了解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足之处是忽视了艺术生的个性特征与专业优势,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艺术表现欲。此外,大学语文课程对教学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教师难以根据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改进,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审美性、应用性和服务性的特征,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维度展开,积极探索人文素养熏陶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融合方式。这是提升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学图像理论视域下艺术专业大学

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从理论探索到课堂实践、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与近年来兴起的文学图像学理论相结合而进行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学图像学作为综合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新学问,其破除学科壁垒,将文学与图像有效融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传统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不再仅仅关注语言以及因语言而生成的文学诸问题,而是关注语言、语象与图像的结合部或交叉部,探讨它们的交往与互动。”[2]在文学与图像同属艺术学的范畴下,这种研究方法视为文学作品与图像艺术为互文关系,认为二者皆具表情达意的重要功能,这为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文学图像理论指导下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文学-图像-鉴赏-艺术再创作”作为主要思路方法。在立足文学与图像的互动关系基础上,重点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以及教学考核的交叉创新,在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和图像进行互释互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基于文学鉴赏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灵感,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具体而言:

(一)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打造文学与图化艺术融通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艺术入手,打造文图化的教学内容,选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篇目,形成既彰显文学之美,又具图像艺术之韵的典型教学案例,使学生在品味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文学与图像之间互释互鉴的魅力。

例如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嫦娥奔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叙事线条和主题思想之外,在教学内容中穿插汉画像石嫦娥形象、唐宋铜镜嫦娥奔月、明清国画嫦娥肖像等与《嫦娥奔月》神话相关的图像作品,从图像艺术视角使学生感受不同历史时期嫦娥奔月主题的艺术表现载体与历史文化内涵的变迁。这种充满“艺术感”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从文学角度解读《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背后所蕴藉的古人对于生命、爱情以及宇宙的无尽思考,更能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艺术视角,审视文学描述与图像艺术呈现之间的互动与表达,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图像艺术的多维度欣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图像作为印证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资料,还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氛围等的视觉具象化形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丰富。所谓“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3]通过图像即可直观领略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健全人格精神,熏陶人文精神的目标。

(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采用文图互释互鉴式教学方法

在把握艺术专业学生倾向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体验来吸收和理解知识,注重实践性学习这一特征的前提下,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分析、比较分析、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图像的声光形色效果,将图像作为“表征世界的符号”以一种“‘陷入’的方式使对象(欣赏者)如在目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在场效果。”[4]使学生沉浸于课堂学习中,能够以经典文学作品的美学精神内涵为核心,使用艺术专业话语进行个性化图像分析阐释。

例如,在明吴承恩《西游记》教学中,除了介绍历史及文学作品中的取经故事外,在解读核心角色孙悟空形象时,可以从国潮动漫影视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出发,鼓励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以艺术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搜集整理与孙悟空相关的国潮动漫图像资料,关注其面部特征、服装配饰以及色彩搭配等造型风格的变化,通过对比孙悟空形象在文学与图像表达体系中表现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感知文学作品中孙悟空形象所包含的勇敢、智慧和正义等文化内涵,进而审视图像艺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和美学意涵。

这种融合学生艺术专业特征的教学方法,将文学与图像在课堂中巧妙贯通,有助于学生在文学图像互释互鉴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对话,观念与趣味的共鸣,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和课堂的主导者,在文学与图像艺术的互动解读中提升审美鉴赏力,形成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性思维。

(三)打造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学习,为过程性考核提供评价依据

在文学品读、图像阐释和艺术再创作三个维度进行实践性学习考核评价,引导学生在课程考核环节通过绘画、雕塑、手工艺、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图像艺术的欣赏转化为审美创造力和艺术思维表达,为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尤其是从文学作品到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听说读写技能相关的各种智力因素”内容之外,以“学生主体的心理建构活动”为要点,“重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悉心体验和揣摩,在感悟和品味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和情感。”[5]形成了以专业技能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象图像作品的创造性成果。

例如在中国古代诗词实践学习部分,鼓励学生通过笔触和色彩展现诗词的意境之远;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材质诠释诗词的情感之美;更可以运用新媒体创作出更为鲜活有趣的视觉图像作品。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文学、图像与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逐渐领会文学与艺术的相通之处,进而将文字与图像、内容与形式、情感与表达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对其未来的创作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当然,以文学图像理论为引领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还需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以及学生访谈等手段,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课程评估反馈机制,从而对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际成效进行持续跟踪与评估,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文学与图像互照下艺术专业大学

语文教学改革的特色

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图像阅读与艺术创作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基石,更是开启艺术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大学语文课程则如同一座桥梁,巧妙地将文学与图像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紧密相连。这种融合让文学与图像在课程中交织碰撞,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经典、锻炼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图像体悟文学的意境,通过文学创作属于自己的图像作品。针对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图互释互鉴式教学改革,是一次具有鲜明特色的尝试。

(一)立足服务艺术专业学习,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新思路

在服务艺术专业学习的核心理念下,注重将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丰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资源。在聚焦文学作品的文字表达与文学图像的视觉表达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领略语言的魅力、文学的力量,直观地感受图像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为文学加持雅意,为艺术浇注精神,丰富了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

(二)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空间与教学手段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借助‘可悦’的图像符号可以赢得更加有效的传播”[4]基于图像资源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强调文学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在突破单一的文学解读方式基础上,注重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元素,引导学生关注图像作品中的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从而反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入沉浸式体验法、图像分析法、比较讨论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了更为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课程考核评价重实践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艺术特色鲜明

图像作为文学-鉴赏、文学-艺术再创作的中间步骤,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学与鉴赏之间的桥梁,更是文学与艺术再创作之间的纽带,将审美表达、阅读欣赏、艺术再创作等实践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进而形成功能互补、艺术特色鲜明的教学格局。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发挥学生擅长运用艺术手段去表达和创造美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视角,引导学生在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艺术再创作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结 语

文学图像化教学改革实践在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是一次兼具深度与复杂性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打造文图化的教学内容、借助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文学经典与图像艺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交流融合,这为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核与独特的艺术审美视角。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6]这里“美和道德上的善”指的便是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欣赏美好的事物,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文学与艺术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交融,便促进了大学语文学习与艺术专业学习的互补提升,为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审美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703/t20070312_124611.html,2007-03-12。

[2]赵勇:《十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我看〈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载《中国图书评论》,2021(08):50页。

[3](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08页。

[4]赵宪章:《文学图像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144、111页。

[5]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页。

[6][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43页。

作者简介

张丽娥 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与古代文学教育研究

张素苓 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