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教学工作系统、学生工作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家庭督导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在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来自教师教育方法滞后、学生个性多元、家庭功利氛围影响及社会不良思潮冲击等多个维度的严峻挑战。高校要进一步整合学风建设的四个子系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学生家长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学风建设的整体谋划、协同合作,构建多方协同共建的学风建设新格局。
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高校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强调高校要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些为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当前,高校要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直面学风建设中的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主体性重构,创新学风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输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业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转变,大学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国际形势波云诡异,我国周边环境复杂敏感,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持续增加,这些或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高校学风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学风建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一)专业教师教学主体功能弱化
长期以来,高校广大专业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于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仍有部分专业教师存在育人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落伍等问题,例如:部分教师重视理论研究、轻视课程教学,上课之外就忙于学术研究,不与学生深入交流课业知识;部分教师育人责任感不强,忽视课堂出勤管理、忽视课堂纪律管理,任凭学生无故缺勤、放任学生上课玩手机;部分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尽职不作为,未能及时提醒、制止学生违纪倾向;部分教师违规收取礼物礼金为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专业教师在学风建设中主体功能的缺失,即忽略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未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带着“爱”和“感情”开展教学工作。
(二)辅导员导学主体作用缺失
当前,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着思想理论教育、学业辅导、日常事务管理等大量工作,虽然各高校已经将学风建设作为辅导员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但部分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理念上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例如:有的辅导员片面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主要与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相关,辅导员作用不大;有的辅导员自身能力不够、精力不足,学业辅导工作流于形式;有的辅导员学业辅导方法落后,对学生更多采取的是说教方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朋辈引领作用,未能与专业教师有效沟通、密切配合,学业辅导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三)学生乐学主体意识淡化
当代“00后”大学生,生长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家长对他们学习的投入度较之前是大大增加,他们也习惯了在家长的“安排”下学习,没有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真正理解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只是服从式、机械式地学习;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沉溺于刷网络短视频、玩网络游戏,学习时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即不主动思考,也不主动寻找老师、同学的帮助,而是利用搜题软件查找正确答案,甚至有的学生在逃课时利用网络找人“替点名”,考试时利用“助攻群”,寻找答案、寻找“抢手”;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平时不自习,考试前也不“突击”复习,而是准备利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实施作弊。
(四)家长督学主体意识消解
当前,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学习重视程度较之基础教育阶段有所减弱,监督指导学生学习力度不够。究其原因,有的家长是因为对学生专业课程知识完全不了解,不会不敢进行指导;有的家长则认为“学校距离家太远了,管也管不过来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不用再像中小学那样督促学习了”;有的家长对学生盲目“信任”,几乎不主动跟学校辅导员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不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而忽略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在学生学习心理发生波动时,无法引导帮助学生。家长督导学习主体作用的弥散,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知道学习为何?如何学习?这就导致考试不及格、考试违纪作弊等学习问题的产生。
高校优良学风的系统性、主体性重构
直面当前学风建设中的新挑战,高校要对学风建设进行系统性、主体性重构,从源头上准确理解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学风建设,归根到底是教与学的关系,是高校如何教好与学生如何学好的关系。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工作系统、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系统、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系统、家长为主体的家庭督导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这四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变化发展。
(一)教学工作系统的教学主体性
在学校第一课堂中,专业教师承担着课程讲授、实验实训等基础性教学工作,是学风建设中“教学”主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专业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己的教学和辅导,引导学生不断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实践。
(二)学生工作系统的导学主体性
学业指导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系统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作为学风建设“导学”主体,既是职责所在,也具备天然的优势。辅导员接触学生时间最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特点更加了解,辅导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广大学生明确努力学习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辅导员要多举措、多渠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学业帮扶活动,也要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创造更多提升自我的有利条件,激励学生勇攀高峰,为国家自主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三)自主学习系统的乐学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是学风建设“乐学”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大学生要珍惜青春大好时光,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家庭督导系统的督学主体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能力养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在学校集中住宿,但家长作为“督学”主体,在学风建设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家长要加强与学生的亲子互动,多尊重学生、多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家长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成绩,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密切配合学校开展督学工作,促使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认真努力学习。
主体性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教书育人,构建教师教学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高校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教书”与“育人”并行并重,大力推动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考前辅导、考试监考等学风建设主要场域发挥主体性作用。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创新点名形式,以“反向点名”“趣味点名”等形式,严抓上课出勤率;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积极与学生互动,积极采取“沉浸式”“体验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上课“前排率”“抬头率”;要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不能下课一走了之,要主动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考前开展专项辅导等,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要严格履行监考职责,考试开始前申明考场规则,考试过程中加强巡视,使学生不敢抄袭,不能抄袭,营造诚信考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引导服务,推进辅导员导学培养机制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学风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发挥主体作用,高校要建立健全贯通学制期的导学培养机制,畅通“入学-在校-毕业”的全程学业辅导,实施“一生一策”,即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等形式,逐个摸清每名学生的学习心态及学习习惯,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学业辅导方案,充分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要学好”的科学转变;辅导员要有协同育人的意识,建立与专业教师、学生家长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定期深入课堂与任课教师交流学生上课学习状态。辅导员要主动邀请专业教师为学生做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考研专项辅导。辅导员要在考试前送考、跟考,督导学生认真遵守考场纪律;要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时间,建立家长联系册,组建家长微信群,定期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并以一对一的形式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共商提高成绩的措施;对于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家访,深入学生家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成长过程、家教影响等,与家长面对面地协商学生学习情况;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引领作用,开展“一帮一”朋辈帮扶活动等,助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三)强化自主自律,创造学生乐学激励机制
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lxMyfPQJ+IJqs9RHvuTM0pX4s4pRvb2cixxRWMZ7KaY=与青年学生座谈,多次给大学生回信,希望大学生“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认识到努力学习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对于社会发展、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宏大志愿;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养成,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握时间管理技巧;要持续培养自律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心理上克服懒惰、拖沓及注意力不集中;要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认识到经过自己持久努力得来的成绩是最真实、最宝贵的成绩,要激励自己不断突破自身素质能力的天花板,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有成就感的事、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事。
(四)强化交流互动,夯实家长督学基础机制
当代大学生的家长普遍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职业选择,这是家长参与学风建设,做好督导工作的基础。学校要建立家庭联系册,通过家长微信群、电话沟通等载体,保持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及日常行为表现,引导家长经常督促学生专心学习,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高校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入户家访工作。要以家长见面会、网络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关于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号召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风建设工作;高校每年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与学生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高校可以设立家长接待日,开设“校园导游”,引领家长参观校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教学资源等,激发学生家长参与学风建设的热情。
高校学风建设关乎学生个人发展,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及学生家长要明确各自的主体地位、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形成密切配合、协同育人的学风建设新格局,共同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王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76-78页。
作者简介
王 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