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体系研究

2024-09-23 00:00:00白仕珑
新西部 2024年8期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促进高校整体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融入到高校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中,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生新变化,面临新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网络媒体技术环境以及师生群体思想意识受到的冲击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价值,应综合考虑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优化党建工作体系,以发挥党建工作的教育作用,提升高校全体师生思想意识与道德水平,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增添高质量的人才动力。

新时期重视培养高质量人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期应以培养高质量新青年为基准,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新一代青年,才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尤其是在新时期网络技术环境构筑了全新的新媒体时代之下,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新局面下,高校应当妥善应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开展全新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而对高校内的全体师生起到良好的意识形态教育作用,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生的变化

(一)党建公开透明性提高

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逐渐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而言,也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实现了对工作模式的创新建设。[1]互联网数字化逐渐成为了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式,促使基层党建工作也在更加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呈现出公开、透明的特征。对于以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而言,包括显性与隐性功能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显性功能则是通过基层党建的宣传、讲座活动等,借助于各种实体形式存在的文化载体发挥教育引导功能。而隐性功能则是指建立在显性功能的活动上,展现党建工作的教化、整合与导向价值。在新媒体下,高校可通过更加多样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完善党建工作,扩充党员发展公式,开展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多种活动,促使高校基层党建更加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师生监督。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一经上传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传播效果。

(二)党建工作进度加快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于更加便捷的网络优势,突破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原有模式,有助于加快党建工作进度。如以往需要向学生传达党政文件等,需要经过校领导、院系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层层下发,党建工作速率较慢,不能够及时向学生传达党政要闻。而通过新媒体下的网络工作途径,不仅能够涵盖线下教育方式,同时在人手一台手机的时代下,通过网络快速向学生传递信息,实现实时传播、灵活互动。利用新媒体终端,以学生更感兴趣的网络方式创建党建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满足新时期下基层党建理论教育的要求,促使党建工作速率显著提升。[2]

(三)党建工作内容更加丰富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介丰富多样,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获得更加丰富的载体,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党课、笔记等形式,可通过短视频平台、校园网站等众多不同方式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党建工作活动。同时,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可第一时间获取有关党中央会议文件等内容,消除信息延时性,从而及时将最新党政文件内容等准确传达给高校大学生。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党建管理人员也可以收集网络中的趣味视频转发到校园网中,丰富党建内容,营造更加适宜大学生的网络党建环境。

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局

(一)党建工作路径较为单一

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综合部分高校当前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缺乏对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清晰认知,在工作路径上仍旧处于较为单一传统的方式。[3]传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是通过会议讲座、党课学习等线下活动,召集全体师生学习党政知识要点,多以理论性的内容为主。既没有意识到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路径的搭建,也没有意识到搭建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身感受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新媒体逐渐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其生活、学习与娱乐的主要途径,而高校没有充分把握网络优势,创建党建工作渠道,导致刻板枯燥的线下理论式党建工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差,同时也影响了党建工作成效。

(二)党建工作主体不够完善

新媒体时代下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以创新完善,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党建工作主体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以某高校为例,我们对其基层党建工作展开调查研究,发现该高校尽管意识到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优势,在校园内搭建了网络形式的基层党建工作平台,但是在日常中并没有对该平台加以管理。[4]当新媒体网络技术渗透到基层党建工作之后,高校在制度、人员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包括没有建设适应党建网络化的线上线下工作制度,导致党建工作失去引领。同时负责主导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员仍旧是以思政教师以及辅导员为主,高校内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等并没有参与到党建活动中。部分高校对于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够成熟,应用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时面临着重重阻碍。

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全新工作体系

(一)开创理论、实践、网络并重党建路径

高校新时期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应积极建设全新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从基础的党建工作路径着手加以实施。

1、理论路径

拥有坚实的理论路径是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所在。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高校意识到处于全新征程下,为促进高等教育扬帆起航在更加广阔的世界征途,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掌握党的理论。[5]只有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才能够更好掌握党建工作主动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应当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要求,以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内容,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教育。

充分贯彻落实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要求高校意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存在价值。基于理论路径的角度,定期组织全体师生开展规范化的会议学习,充分了解党中央下达的文件政策以及相关内容,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在高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基层党建理论环境,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广播报道的方式,将党政政策文件以及新闻时政等相应内容均融入到其中,从而在高校内打造浓厚的党建理论氛围。[6]促使当代高校全体师生能够意识到新时期中国的迅猛发展,充分了解党政要闻,提升其时代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逐步通过党建理论文化环境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养成远大抱负,完善自身,成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秀接班人。

2、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工作体系的关键。只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才能够将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贯彻落实,引导正确的意识形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全体做好党建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学生面对面开展党建工作。改变以往单一向学生灌输的方式,而是需要更加贴近生活,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状态之后,创建具有针对性的党建活动。

如以某高校为例,其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的过程中,通过随机采访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于党的发展历史了解程度,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党的发展历史了解较少,这样对于学生的党政意识以及爱国意识等均容易造成影响。[7]因此,该高校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优势,以更受学生欢迎的网络微平台方式开展了“重走长征路”以及“再现中共一大”的活动。以组织学生开展话剧表演的形式,完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牺牲奉献以及党的发展历史。通过网络平台创建了直播、回播、转发、评论、互动等众多方式,即使没有在表演现场观看话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在校园网上回溯观看。经过学生自身参与体悟、观看感受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触动学生的身心,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行合一的效果,基于实践路径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8]

3、网络路径

网络路径的建设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核心。这是由于受到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技术影响,更加广阔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师生的工作生活等带来了便利条件,增加了娱乐活动的同时,网络中鱼龙混杂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影响。而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象十分困难,高校则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双刃剑,通过创建网络工作平台的方式,一方面为基层党建工作增设全新的工作途径,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网络,更加直观快速且以学生习以为常的方式向其开展党建教育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在网络环境下收集更加丰富的党建内容向学生加以传播,起到良好的正向影响作用,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网络中错误的意识形态内容并自觉抵制不良因素影响。

如某高校在意识到传统基层党建工作活动路径的单一后,通过搭建校园网络党建工作平台的方式,在原有校园网站的基础上增设党建工作模块,借助网络新媒体的方式,以更具互动性、及时性以及移动性的扁平化活动方式开展更加自由、开放且灵活的党建活动。[9]该高校创建了以院系为单位的党建工作群以及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号,也在学生更感兴趣的各种短视频新媒体平台上创建官方账号,包括微博、抖音、快手等。以移动终端搭接微课、微视频等方式,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党建工作,形成了基于校园范围内的全空间以及全时间的覆盖式党建工作。利用网络平台,也可以更加快速地收集党政一手信息并整合道德讲堂、党政课程等相应资源,构筑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在后台记录学生学习党课的时间,结合大数据分析,了解高校学生基层党建的实际情况,确保在网络途径的辅助下促使党建理论与实践途径始终符合学生以及时代发展步伐。

(二)打造人才、制度、平台并举党建主体

1、树立党建领航人

对于当前阶段大多数的高校而言,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当中,经常性面临着工作主体不完善的问题,大多数的高校仅仅是依托思政教师或是院系辅导员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试图通过这样的主体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建设。[10]但是这样的党建主体本身能力不够完善,对于党政知识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党支部书记。若通过党支部书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对党建提供指导性建设,以更加专业的能力与视角辨析基层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价值与意义。因此,树立党建核心领航人,应当通过党支部书记这一“领头羊”,对全体党政工作者起到有效的引领带动作用。

除了创建基层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的党建工作形式,也应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组织的成员力量,做好人才主体的建设,应当通过党建工作实际成效加以反推,从而掌握党建工作理论以及实践上的不足。一方面,应当全面强化基层党支部组织全体人员党课教育的能力,定期对其开展党课培训,促使党建工作主体率先拥有良好的党政意识并不断加以强化,从而更好地深入基层对高校师生开展党课教育。另一方面,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应用网课、微视频等众多途径开展党建工作时,应当培养基层党支部成员的互联网思维,促使其熟练应用网络技能,才能够高效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全新基层党建格局。[11]只有培养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党支部班子成员,在党建工作中提供明确的指导与引领,才能够促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重新焕发活力。

2、完善党建制度

创建新媒体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全新体系,也应当意识到党建工作制度的重要意义。完善制度主体,不仅是基层党建的软实力保障,同时也是对党建工作提供指引的重要参考。只有建立在完善的党建制度下,才能够规范党建工作。尤其是在融合新媒体网络,创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工作之后,应分别从两个方面着手展开制度的优化完善。基于线下方面,在党建制度上,应当严格把关学生入党环节,开展精细化考核,创建多样化、科学化的评价方式,从而通过入党门槛的严格把关,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素质水平。在党建活动中,应创建严格的实践记录、规范守则、奖励评优等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党建活动的开展,时刻践行党组织的要求。[12]而在线上制度方面,则应当重点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制度,成立网络舆论专项监督管理小组,由党务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党员干部共同负责维护学校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环境风清气正。以动态监管手段,对各类微平台、新媒体终端等加以严格监管,全面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占领网络制高点,推进网络党建工作高效实施。

3、更新网络平台

基于上文创建全新的网络党建工作路径,为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增添了新媒体时代下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主体的优势作用,则应当对其持续优化更新,做好系统平台的维护管理,从而促使党建网络平台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13]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基于自身情况,对党建网络平台展开更加细化的分级建设,如某高校创建“校-院-支部”的三级联动网络平台,通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创建“党的二十大会议研究”系列专题报道,以微视频结合图文的综合新闻专题报道方式上传网络平台,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了高校内三千余师生的广泛热议,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二十四小时内达到了超过2000多次的转载阅读量,点击量更是超过5000余次。[14]这样的传播效果相较于线下党建报告形式呈几何倍数的提升,展现出网络新媒体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强大优势作用,其以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以及渗透力等,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当积极重视对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通过网络技术搭载新媒体的方式,创建全新的互动平台。如创建微课程党建专题品牌,开发党建工作专项软件,等等。通过随时可供互动的网络阵地,以更受欢迎、更加有效的方式,持续向使用网络的群体加以渗透,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结 语

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各大高校应当积极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充分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对基层党建工作造成的变革影响之后,也应当充分分析新媒体下基层党建所存在的困境,并以工作途径、工作主体创新建设的方式,打造全新的党建工作体系,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剑桥:《自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载《大学》,2023,(12):54-57页。

[2]杨善玲、李傲霜、王瑞:《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路径探析》,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01):130-136+144页。

[3]刘洋:《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法》,载《中国报业》,2022(24):118-119页。

[4]白竹雪、吴蔷茵:《网络新媒体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载《办公室业务》,2022(17):184-186页。

[5]付海波、李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149-152页。

[6]袁林静:《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载《党史博采(下)》,2021(12):51-53页。

[7]卜杨城:《意识形态教育视阈下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径探析——以“将支部建在新媒体账号上”为切入点》,载《财富时代》,2021(08):204-205页。

[8]徐康康、李喻、黄梓曼:《新媒体赋能对后疫情时代激发高校基层党建活力的相关研究》,载《决策探索(中)》,2021(07):49-50页。

[9]马强:《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载《求贤》,2021(06):50-51页。

[10]宫丽翀、高枫:《新媒体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融合探究》,载《办公室业务》,2021(09):11-12页。

[11]黄鑫、胡晓佳、王青:《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网络信息化建设分析》,载《品位·经典》,2021(07):88-91页。

[12]上官玉琦:《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探析》,载《办公室业务》,2021(03):30-31页。

[13]黄晓红、王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载《北京教育(高教)》,2020(12):69-71页。

[14]孟微:《融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网络信息化建设初探》,载《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11):56-57页。

作者简介

白仕珑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