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朴素之心重塑乡土回归

2024-09-23 00:00:00张晓峰
新西部 2024年8期

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生源差、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经济跟不上等问题,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管理经验,提出要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学生回归本土校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育人回归教育本质;关心每个教师的成长,让教师回归乡土热情。

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近年来社会现实的冲击下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普遍都有生源差、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经济跟不上等客观现象,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优质均衡”成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当全社会都在追逐优质教育,当家长们都想尽办法让子女“挤”进名校,处在乡村教育最底端、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学校毫无竞争能力。

在乡村待了二十多年,从班主任到教育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乡村教育的苦与乐都感同身受。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我们要办怎样的教育?我们乡村学校可不可以不参加所谓优质的“竞争”?我们往往简单地用城镇学校的标准去衡量乡村学校的发展,将大规模学校的经验推广到乡村学校,以为城市本位的教育资源建设能给乡村学生建构与城市学生同样的“课堂”,以追求所谓的均衡。这种对乡村学校建设及长期以来存在的城市化倾向课程的统一标准化,看似平等,实则是不公平的。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学生分数的提高。乡村学校教育的存在,也不仅仅是做好基础教育的“兜底”工作,不是去筛选“读书的料”,而是从有质量的教育出发,从关注每个人的成长及未来出发,看学生是否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是否能回归教育的本质。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学生回归本土校园

马家庄社区常住人口2万人,土地面积61.99平方公里,在合阳乡镇中还算比较大,学生数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部分家长去城里务工,为了照顾孩子方便,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个别家长为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将孩子送至民办学校;有些家长存在盲目攀比心理,别人的在城里上学,自己也随“波”逐流;城市化是任何校长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学校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放心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1、打造“小而美”校园环境

结合优质均衡创建要求,在县局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渠道筹措资金,去年共投资100余万元,对辖区三所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更换了学校所有部室的门窗、修整了本部信息楼广场残缺的花砖、改善了本部学校门口的环境、更换了南洼小学的电动门、重新购置了太阳能路灯、对本部及南洼小学的老旧线路进行了重新布置、修缮本部原来老旧的宿舍、重新规划布置了餐厅、改造学生原来破旧的教室,打造文科、理科两个办公室,打造诗经文化宣传版面、为三所学校建立垃圾分类、为辖区两所幼儿园重新购置新的玩具及教学辅助用品,铺设草坪,充实了三所学校的多个部室,制作教师门牌、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等,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投资近10万元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

2、营造“小而优”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的素养贵在文化引领,学校门口的防撞墩由新分美术教师以“仁义礼智信廉孝忠信”为主题进行绘画,打造“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好“立德树人五育融合”,争取让每个孩子能在“美好教育”中“诗意成长”;本部每周二、周四下午活动课由语文教师定内容,所有教师和学生参加的集体朗读诗经活动;南洼小学每周的“百人读唐诗”“写好中国字”活动,各学校的“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各班的班级文化、教室的“墙体”文化、读书角、读书柜、宣传专栏和教室黑板报文化集中宣传诗经文化,校园书声琅琅,乡村生机勃勃。

3、狠抓“小而实”常规管理

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结合学校特点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考核细则,努力打造“真抓实干严抓细管”的管理特色。每周一次作业备课检查,所有领导进行检查,详细记录,形成问题台账,汇总成册,每周五前各年级评出最优备课及最差备课,每周五行政会进行反馈,周日全干会进行通报。周日所有领导及教师下午4点半到校,在学校门口由所有代课教师对学生周末各科作业进行仔细检查,现场与家长进行沟通,找出问题,对症下药,真正把家校合作做实做细,检查完后统一上交班主任处进行汇总。

4、狠抓“小而精”高效课堂

学校根据“五步三查”教学理念,研究出符合学校实际的“2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定“先学后教,以学定改,学、做、教互动”为课堂教学原则,把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提出“低起点、小步子”教学原则,做好知识衔接自然、平稳过渡、研究学情,调整教法,使教学适应新生、重基础、降难度,提高学生求知信心。

5、抓好“幼和小”稳定生源

从幼儿园抓起,稳定生源。学校通过全干会动员,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假期进村入户,每个领导负责三个村,逐生入户,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并形成问题汇总,通过行政会分析问题根源,找出解决方法,进行第二次家访,并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以承诺书的形式发放至所有家长手中。2023年9月,学校幼儿园人数由以前的46名上升到现在的93名,南洼小学由原来160名学生增加至现在的179名,中学部由原来的81名学生增加到现在的103名学生。

6、扎根“乡土味”开放教学

乡村学校必须回归生活、回归乡土,去找寻唾手可得的资源,将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大自然中的天地万物为教材,让学习走出“课堂只在教室发生”的传统设定,使学习空间从校内走向校外,将广阔的天地变成课堂。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土课程,设计并完成本校特色的劳动课程编写及劳动课程安排,制定劳动学期计划,结合学生平时在田园里种植、施肥、管理等亲身经历,开展数学等教学活动。将阅读与写作、美术与绘画欣赏、科学、音乐、品德等学科与种植实践课进行嵌入式融合——种植课有“猜想系列”作文、“小苗成长记”观察日记系列、“田园风光写生”“丈量我们的种植地”等,“田园艺术节”上各班创作的田园歌曲和诗篇、“丰收节”也是学科大融合。知识在田园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走出学校来理解真实的世界。这些与真实生活、大自然相结合的课程,培养了学生发展自我、提升素养与能力、与他人协作、爱乡爱土的感情,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育人回归教育本质

农村的整个教育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要差,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整体不高,生源整体较差。学校中小学共有324名学生,经调查单亲家庭学生76人,孤儿3名,留守儿童102名,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劲头不足、见识少、不够自信、缺乏长远的目标。“小而弱”的乡村学校,仅用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会使学生和学校陷入垫底及追赶的困境和压力之中。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学校让教师按照教育的规律,认真发现与思考学生的特点,回归教育的本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把重点放在开展差异性教学、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关注学困生和特殊儿童等方面。

1、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

乡村学校学生少,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个性、特点都非常熟悉,因此有条件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差异性教学。学校立足生源实际,坚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提出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最薄弱的学科抓起,不放弃一名学生,争取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所提高”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把后进生当作资源去开发”,从树立信心着眼,从课堂教学着手,从分层施教着力,狠抓薄弱学科,保证课堂人人“吃得下”“吃得饱”“能消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以考代练、分层辅导等形式,确保全体学生都有进步。

2、让每个学生快乐自信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成立了篮球、跳绳、电子琴、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生社团,聘请其他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时指导各社团活动,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大思政课”活动,科技引领,研学旅行等,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身心得到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与人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意识。

3、关注学困生和特殊儿童

乡村留下来的学生通常是“走不了”的学生,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学习成绩也比较差。面对这些学生,学校采取“一生一策”的管理模式,每个教师帮扶三到四名学生,从生活到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方案,做好陪着“蜗牛”去散步的准备,绞尽脑汁地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对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逐渐摸索出激励他们进步的有效策略。每周通过班会进行碰头,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去年一年学校除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外,还通过减免伙食费、联系新华书店减免课辅资料费、校内资助等多种形式,共资助15名学生,使学生真正能静心学习、快乐生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心每个教师的成长,让教师回归乡土热情

长期以来,乡村学校教师年龄一直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老教师不会上网、不会熟练使用电脑,无法承担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任务,被认为跟不上时代,因此往往被差遣负责食堂及后勤工作,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完全被否定。农村学校刚培养出来能担当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大部分已经调入城区学校,学校的主力都是近两三年才分配的新教师,管理和教育教学能力明显不足,很多年轻教师不会教、不愿意教。如何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1、立足学校实际,改变管理模式

制定合理的奖励评价机制,让教师能劳有所得,劳有所获,感觉到公平公正。设立了教师“护学岗”,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强化教师工作作风建设,把服务教育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重视老教师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实力,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升,使老教师也能发光发热。这让年轻教师从心里敬重老教师,从而使得教师团队合作更紧密。

2、扎实开展校本培培训

合阳县马家庄九年制学校加大对教师学习力度的培训,培训形式多样:每周二由各领导对所有年轻教师进行校内专题培训,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县上各种培训,学校利用教师说课演讲赛、粉笔字大赛、教师听评课活动等,助推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制定年轻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青年教师两年评县级教学新秀,五年内评县级教学能手。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给年轻教师在兄弟学校找“师傅”,形成结对,明确任务,每周要求所有年轻教师必须走出去听一节课,在校内讲一节课,并形成材料,进行体会分享,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多种培训和活动,青年教师进步很大,魏思霖、景心茹、李阳怡、马晓伟等老师个人所代年级科目成绩均获全县前列。

3、培养青年教师的“教育家精神”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正己。一名教师,只有自己心怀教育,才会有教书的热情,才会有育人的精神。唤起每一位教师的“教书热情”和“育人精神”的意识是学校管理层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利用寒暑假和教师培训,开展了“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读书分享学习活动,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分享,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状态大有好转。

乡村偏远,但乡村的人心近。乡村班额小、师资少,但教育的热情高。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彼此团结、友爱、互助,动员家长、村民,并源源不断地汲取乡土历史文化等地方资源,化被动为主动,朝着有乡土特色的乡村小校方向发展,定能让一方热土有文化的高地,真正实现“乡村教育,让乡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参考文献

[1]王武、赵文乔、李尽晖:《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命教育困境与突破路径》,载《教育参考》,2024(01):36-42页。

[2]谢国财、罗仔秀:《福建建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转型之路》,载《人民教育》,2024(11):35-36页。

[3]陈堃、徐蕾:《让乡村学生从“有学上”变“上好学”——南昌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扩优提质》,载《南昌日报》,2024-03-26(002)。

[4]杨文斌:《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外阅读的实践方法》,载《甘肃教育》,2024(09):119-122页。

作者简介

张晓峰 陕西省合阳县马家庄九年制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