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教育强省乃至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标陕西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陕西学前教育普惠水平虽然显著提升,但仍存在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不足、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保教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应立足陕西实际,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多元主体协同,从多方面着力,推进陕西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要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进优质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环节和起始环节,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奠基期,影响儿童后期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目前,陕西学前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点,办学主体多元、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因此提高学前教育办学质量,推进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陕西建设教育强省的应有之义。
推进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
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保障学前儿童的基本权益
学前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益。科学的保育教育活动能够保护学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进而充分保障其生存权。学前教育阶段涵盖儿童许多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学前儿童良好习惯的重要养成期。优质的学前教育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保障学前儿童的发展权。在教育活动中为学前儿童自LH2p1A45pWAlbVytgx31Xuw5XXywpoftbcvvbyTUNrw=由意志的表达留足时间和空间,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其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广泛的真实生活中,获得丰富而均衡的生活体验。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是让学前儿童享有快乐童年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提高能够减轻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成本负担,满足了更多适龄幼儿家长让孩子“有园上”的教育需求,同时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会兼顾到乡村等其他学前教育发展薄弱区域,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共享,缩小学前教育发展差距,让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惠及弱势群体。此外普惠性幼儿园广泛覆盖将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办园规范化水平,以更高质量的保教为学前儿童发展保驾护航,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有利于增强教育强省建设的底气
第一,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自身有助于增强全省基础教育整体实力,此外学前教育能够为后续的教育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间接地增强全省教育竞争力。第二,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第三,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注重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学前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强全省人口素质,提升教育强省建设的可持续性,为未来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学前教育服务概况
目前,陕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在教育机会方面,陕西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9.7%,陕西超过了97%。
在教育投入方面,就陕西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学前教育教育经费相对充足,但学前幼儿享有的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总量在全国仍显不足。2022年,陕西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均排第九,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在全国排第十;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指数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在全国均排名第二。
在教育质量方面,陕西幼儿园师资力量在逐步增强,但生师比相对较高,教师无法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同时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级职称比例仍有待提高。2022年,全国幼儿园的生师比为14.82∶1,陕西为13.12∶1,在全国范围内从低到高排名第八。《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对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的要求是1∶5-1∶7,陕西幼儿园教师配备未能达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要求;2022年,全国幼儿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90.30%,陕西为93.49%,处于全国中间水平;2022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为1.30%,陕西为0.68%,位列中后。
在教育公平方面,普惠性教育资源的供给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且普惠水平在不断提高。2022年陕西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3.43%,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89.55%,且2020年至2022年陕西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在逐年提升。
陕西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学前教育愿景,[1]陕西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距离发达省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
(一)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不足
一是公办园数量不足。城市新生人口的增长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得入园的适龄儿童数量大幅增加,而公办幼儿园数量有限,造成供需矛盾。
二是民办园质量偏低。很多民办园在办园规模、办园条件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且民办园受政府资助的力度相对较小,受办园成本的影响,出现收费过高的现象。目前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也主要在园所建设和教师工资上,幼儿教师培训和设施设备则被忽视,[2]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民办幼儿园进入普惠范畴的动力。
三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幼儿园的布局未能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出现一些布局的空白点,尤其是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不足、应建未建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许多幼儿园的服务半径超出了住建部的规定(≤300米),[3]学前儿童就近入园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增加了家长接送幼儿入园的通勤距离。
(二)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
一是办学条件不均衡。乡村幼儿园相比城镇幼儿园校舍安全系数低、建筑面积有限、教育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幼儿园由中小学闲置校舍等改建而成,教育环境较差,厕所设备、室内采光、安全防护等不太理想,同时教育教学设施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玩教具、图书及户外活动器材。[4]
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高级职称占比均低于城镇幼儿园。部分村级幼儿园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未达标。幼儿教师多由小学教师兼任或者聘请有学识的妇女担任,教师队伍稳定性和专业素养与城镇幼儿园存在较大差距。且教师结构不完善,专任教师兼任保育员,保育和教育未能分离,不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充足科学的保教资源。究其原因,城镇幼儿园在待遇水平、各类教育培训、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教师发展条件上优于乡村幼儿园,对优质幼儿教师的吸引力更大。
(三)保教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科学的保教应充分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其自由活动和游戏的基础上予以合理有效的指导帮助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协同获得发展。然而受教师不当教育理念和家长教育内卷心态的影响,部分幼儿园出现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一是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幼儿园出现提前教授汉语拼音等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布置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现象。
二是采取“小学化”教育方式。教师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出现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教育教学行为。这种倾向导致幼儿健康发展权益受到损害,一方面,游戏和生活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载体,“小学化”的提前教育违背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可能超出部分幼儿的认知能力,从而降低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提前学习了小学的课程内容会使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后对相应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推进陕西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
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实现人民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美好教育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的奠基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应积极应对陕西目前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精准开方,补齐短板,把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任务不断推向前进。
(一)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
面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难以满足“上好园”的教育需求,亟需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各级政府在教育总经费支出中要向公办幼儿园倾斜,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学位,切实发挥公办园在保障学前教育需求中的兜底作用。[5]支持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厂房仓库、闲置校舍、居民小区配套用房等场所装修改建幼儿园园舍。鼓励优质公办园开展集团化办学,合理增建分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二是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采取生均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教师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分类定级、评估指导、项目申报、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动态评估普惠性民办园办学质量,适当提高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普惠性民办园的各方面补助标准,同时强化对普惠性民办园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园退出机制。
三是统筹优化幼儿园整体布局。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学前儿童分布情况等因素,以就近入园为原则,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一方面科学搭建普惠性学位供需预警机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学位动态监测,综合利用学位数、学位利用率和学位供需情况等数据搭建区域学位供需预警机制,[6]在普惠性学位紧张的位置提前规划普惠性幼儿园。另一方面根据城镇居住区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幼儿园配建项目,支持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提供更高质量普及普惠的陕西学前教育服务。
(二)不断完善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是加大乡村幼儿园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把乡村幼儿园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一方面做好增量,新建一批幼儿园。根据不同规模村落生源差异,合理布局。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偏远山区设幼教服务点”原则,进行宏观规划布局;另一方面改善存量,提高已有幼儿园办园水平。要着重提高已建幼儿园园舍建筑的安全系数,采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活动器材,改善乡村幼儿园整体办园环境。
二是实行“优质园+”办园模式。建立城市示范性幼儿园对农村园的结对帮扶机制,强化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制定专项政策对参与结对帮扶的城市示范性幼儿园和相关教职人员予以奖励,引导城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拓展,不断扩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
三是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以技术赋能整合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公办民办幼儿园的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畅通城乡学前资源共享共用,同时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社区、农村幼儿园由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推进陕西城乡学前教育服务协同发展。
(三)深化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幼儿园保教科学化水平
幼儿园一方面要构建精准化的培训机制,优化幼儿教师保教观念。线上通过幼教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课程;线下建立高校专家指导、园间参观交流、园内集体教研等多元培训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强化幼小衔接工作,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
一是增加幼儿园和小学间的对接。为大班幼儿适当增加参观小学“一日生活”的实践活动,形成对小学校园生活的具身体验,扩展深化幼儿对小学生活的认知,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是变革教育活动。适当提高大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思维逻辑训练的占比,同时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教育活动的时长,增强其注意力保持的能力。
政府在教师培训方面要优化优质培训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健全农村幼儿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线上优质资源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可及性,适当增加国培省培计划的乡村学前教师名额,帮助乡村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科学的保教观念;在监管方面要完善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治理机制。
一是建立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工作专项协调机制,集中组织幼儿园、机构、家长协同行动。
二是建立定期督导与报告制度,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频发、社会反映强烈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制,从而让陕西学前儿童享有更科学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2023-05-29。
[2]任慧娟、边霞:《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困境及政府治理对策研究——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例》,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9):20-23页。
[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公告》,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811/20181130_238590.html,2018-11-30。
[4]刘占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载《学前教育研究》,2015(12):13-21页。
[5]洪秀敏、朱文婷、张明珠:《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提质增效的挑战与变革》,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70-76页。
[6]李毅恒、杨晓萍、樊亚博:《扩优提质行动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现实遭遇与路径转向》,载《中国教育学刊》,2024(04):14-21页。
作者简介
秦雅慧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