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其中“文化自信”列于首位。语文教师要充分使用好语文教材这一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渗透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用好教材,夯实传统文化之基”“创设情境,体验传统文化之美”“实践问道,寻根传统文化之源”“亲近阅读,挖掘传统文化之魂”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使其树立文化自信,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可见语文课程除了呈现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其思想价值,还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笔者采用教育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创造、发展并延续下来的语言习惯、文化传承、思维观念和情感认同,蕴含着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思想品德和价值导向,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它濡养了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包含了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教育日益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实现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而将“文化自信”列于首要位置,并明确其概念内涵为“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这就要求一线教师通过小学语文教材的传承,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尊。
小学阶段是思想价值、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极具可塑性,如何用好教材,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身心,培养其文化自信,其方法得当与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本文旨在探讨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如何利用统编教材这一载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有效渗透。
理解教材,夯实传统文化之基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的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作为国家意志、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统编语文教材基于落实新课标精神,增加了许多文质兼美、思想内容深刻的经典文章,其内容涉及政治、社会、自然、科学、人文等多方面。在内容上体现了民族自信与制度自信;插图设计具有鲜明的“中国味道”、浓郁的“传统气息”;在教学安排上回归传统,将中国文化摆在第一位。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利用好教材这一特点,精读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将文化自信渗透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
(一)深挖文本,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旧生机勃勃、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语文课本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是学生认识世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母本,它包罗万象:汉字,如“国”“家”“天”等,就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描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成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记录者和守护者;精选的古诗词在小学教材中的总篇数为114首,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暮江吟》《枫桥夜泊》《出塞》等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审美及精神追求;《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大禹治水》《牛郎织女》《西门豹治邺》等人文典故,彰显着古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梅花魂》《纪昌学射》《少年中国说》等文章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两小儿辩日》《草船借箭》《田忌赛马》等故事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赵州桥》《伯牙鼓琴》则彰显了传统艺术创造之美;《汉字真有趣》《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的毁灭》等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
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深挖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输送文化自信的基因。
(二)联系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民族历史的延续,更是对前人智慧和经验的传承,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并传承发扬。
统编教材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胜枚举,比如《乞巧》《清明》《寒食》等诗歌、《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有些习俗甚至沿用至今。
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老舍讲述了从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比如腊八节寓意着丰收和吉祥,祭灶表现的是祈求来年平安丰收,大扫除寓意着除旧迎新,贴春联和窗花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守岁则象征着辞旧迎新和家庭团圆,拜年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联结着亲情的传递,至于放鞭炮、逛庙会等都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和祝福,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这些习俗不仅表现在行为模式上,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可能有所变化,但这些习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先祖们的深厚情感始终未变。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实践活动等,深入感受家乡的民风民俗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之后进行“中国人的年”年俗分享会,分享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进而激发其对传统习俗的理解、热爱之情,并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行为上的迁移,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创设情境,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传统文化记录的是先祖久远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距离学生当下生活较远,积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这一情境的创设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内容情境化,通过学生学习、探究、感受、实践,产生文化共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加深文化认同。
下面结合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桂花雨》一文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的几个教学片段:
《桂花雨》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情感,为读者带来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文中描绘的桂花浓郁的香气和母亲摇桂花、制作桂花饼、桂花茶等生活场景仿佛扑面而来,丝丝浸入读者的心田。作者将自己对故乡深沉的眷恋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桂花不仅是作者童年美好的生活,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亲仁善邻、和谐互助的核心思想理念。
基于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笔者从关键性语言文字入手,在设计这篇课文时,通过巧妙设计“一缕桂花香,半生故乡情”的主题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闻桂花、摇桂花、赏桂花、思桂花,不仅是一次独特的课堂学习体验,也是一次深入体验传统文化之美的契机。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奠定情感基调
九月正值桂花盛开的时节,笔者所处学校周围到处能够闻到桂花香,香气四溢,教学楼氤氲在香甜的桂花之中,为学生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情境氛围。上课伊始,老师用自己采摘的几粒小小的桂花,给孩子们闻一闻,香气氤氲,美好的情感在教室里流淌。此时积极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一位六十多岁老人,在她离开故乡很多年后,仍念念不忘自己故乡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淋一场酣畅淋漓的桂花雨……”,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起来,对后面的学习满怀期待。
(二)聚焦重点,抓关键字词创设学习情境
作者曾在《桂花雨》原文中表达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自然抛出问题:“作者魂牵梦萦的是什么呢?”学生很快聚焦到了“摇花乐”,也就是课文的重点片段。
老师追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摇花乐’?”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词“缠着”。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老师接着追问:“作者会怎么‘缠着’母亲呢,你在什么时候会缠着妈妈?”
学生很快就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摇桂花”的渴望,理解到只有和母亲关系亲密,在“撒娇”时,才会“缠着”。
于是创设情境:“谁来跟老师表演一下?”
一学生上来抱住老师的身体,左右摇摆,抬头撒娇地向老师亲昵询问,老师亲切的笑脸回应,一个“缠”字的情境表演,作者对摇桂花的期盼、喜悦以及母女间融融的亲情自然流露,课堂气氛融洽。有了这样的情境铺垫,老师顺势表达:“桂花如雨,纷纷扬扬地飘落,它会洒落在孩子们的发梢眉眼间,洒落在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和蹦跳中,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摇落这场桂花雨吧!”此时借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桂花雨如梦如幻飘落的视频,老师配乐范读文字,学生仿佛被桂花的香气包围,被融融的亲情包裹,被快乐包裹,生动而真切地体验到了摇落一树“桂花雨”带来的快乐体验,其中所蕴含的亲情、友善在这一场“桂花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抓住“留白”,情境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好
在前文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想象:桂花摇落以后,母亲会怎么处理呢?
学生:“母亲会做各种桂花食品,还会给亲朋邻里送一些桂花。”
老师再次抓住课文留白,进行情境点拨:“想象一下,母亲会送给谁?怎么送呢?”
在老师的情境创设下,学生结合前文大胆想象给亲朋邻里送桂花、送桂花做的食品时的美好情景……一树桂花雨,由物及情,以境促情,引导学生抓住核心字眼,在不断生成性的学习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自然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藉的亲情、友爱、互助、和谐等传统美德,自然领悟了“月是故乡明”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懂得了“一缕桂花香,半生故乡情”是刻在中华民族心中的情感,从而也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可谓一举多得!
实践问道,寻根传统文化之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文化的精髓印在书本上,也镌刻在我们生活里、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研学活动,对于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大有裨益。
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传统文化”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在选文上,围绕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二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分别从传统节日、传统发明创造、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品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传统文化知识。基于学习内容,可以设计“我家的宝贝”大单元任务情境,这里的“家”可以理解成我们的家庭,家乡,还可以理解为国家。“宝贝”意指优秀传统文化,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充满趣味性,又体现“文化自信”。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学实践活动,从课本中的“宝贝”到寻找身边的“宝贝”,追根溯源,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一)组织“寻宝”研学活动
学生通过学文,了解了课本中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之后组织研学实践。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建小组,走进博物馆、研学基地、民俗馆等,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研、体验,写出自己了解到的“宝贝”的主要特点及价值。
(二)“宝贝”分享与展示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介绍“宝贝”,从多个角度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经过研学实践后,学生对“宝贝”的概念愈加明晰,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最后开展“我家的‘宝贝’”推介会,进行分享展示,就会将课本所学变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知识的迁移。
(三)回归文本,落实文化自信
重温“寻宝之旅”,观看纪录片《国宝回家》,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产生进一步去保护传统文化的愿望。整个单元学习活动,就是在研学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并在追根溯源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其背后源远流长的历史,给学生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感受文化传承的意义。
类似研学实践活动还可以是“探访民俗文化”“汉字里的故事”等,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实践探究,还可以开展基于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如走进“碑林博物馆”“秦砖汉瓦博物馆”等,以体现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阅读,挖掘传统文化之魂
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除在老师引导下形式多样的课内阅读实践外,统编教材中的书籍推荐、随文阅读材料也是重要的挖掘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有效路径。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专门关于读书的内容“快乐读书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旨在配合语文学习的同步拓展阅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精选了童谣、童话、儿童故事、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古典名著等多种体现传统文化的阅读材料,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阅读材料,更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借助教材,亲近阅读,亲近经典的传统文化读本,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更加广阔深入的阅读视野,是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低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童谣与儿歌、儿童故事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作品节奏明快,语言简练,富有童趣,易于诵读和记忆,充满了中国特色的语言魅力。
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则以童话和寓言、神话故事为主。这些作品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通过奇幻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向孩子们传递了正义、善良和勇敢的价值观念。
高年级的“快乐读书吧”则引入了更多的民间文学作品、古典文学名著等。如《中国民间故事》《西游记》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读本,蕴含丰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对孩子们的思想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除“快乐读书吧”指定和推荐书目以外,教师还可以在随文学习中给学生推荐经典文学作品:学习经典诗歌如《山居秋暝》,可以给学生推荐诗人王维的系列作品;学习《精卫填海》,引导学生了解《山海经》;学习《两茎灯草》,给学生推荐《儒林外史》;在五年级下学期,结合课文《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的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共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篇章……
在读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互动,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与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对话,领略古人的智慧和艺术审美,从而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结 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找到了与祖先共同的血脉和情感纽带。在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中,在学生精神土壤上厚植传统文化基因,才能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筑牢文化自信之魂,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使用好语文教材这一载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滋养学生心灵,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其文化自信,为推动教育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林会琪:《小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喀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2]滕衍平:《“快乐读书吧”: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载《语文教学通讯》,2019(27):16-19页。
[3]邱金凤:《把握单元编排意图为整本书阅读助力——以统编教材栏目“快乐读书吧”为例》,载《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2):88-90页。
[4]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载《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4-9+17页。
[5]王婷婷、宋春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研究——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载《语文建设》,2023(22):82页。
[6]林国芳:《在情境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以六年级课文为例》,载《新教师》,2023(11):41-42页。
作者简介
吴桂梅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