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幸福去家访

2024-09-22 00:00:00方清
新班主任 2024年9期

接手这个班后,我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小奇,因为他从来不主动和别人交流,布置的作业要么拖欠,要么干脆不做,而且喜欢独处,脾气也很暴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奇5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他和爸爸一起生活。爸爸为了让他上学更方便,就在学校附近租房。但是,爸爸做的是环卫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疏于陪伴和管教他。了解到这些,我的心里有些酸楚,决定尽快去他家家访。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我提前和小奇爸爸打好招呼,默默地跟在小奇身后,一直走到他的出租房前。小奇进门前,我喊了他一声,他猛一回头,呆呆地望着我,半天才从嘴里挤出3个字“方老师”。脸上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推开房门,我百感交集:孩子生活的环境确实差。

小奇爸爸客气地请我坐下。我小心翼翼地拉着小奇的手,让他坐到我的身边。他没有拒绝,我知道他是信任我的。我抚摸着他的头,轻声说:“你为什么不爱笑呢?其实你笑起来也挺好看。”他低头不语。我又问:“你为什么不试着和班里其他孩子玩玩呢?接触多了你也会有许多朋友的。”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依然倔强地摇了摇头。我愣了一下,接着问:“你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或者同学帮助吗?”他还是摇了摇头。

“假如别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会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呢?”我说。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使劲点点头。我笑了:“那好,你帮老师一个忙,可以吗?”他抬起头,直愣愣地望着我。“你帮老师去街上买一袋手工水饺回来吧!”说完,我递给他一张50元纸币。小奇爸爸马上起身,似有话说,我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孩子望了一眼爸爸,爸爸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就拿着钱出去了。

支走了孩子,我和小奇爸爸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我教给他一些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也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告诉他其实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尤其是像小奇这种离异家庭的孩子……

过了一会儿,一声“报告”,小奇回来了。我一把拉开门,笑着说:“又不是学校,喊什么报告哟!”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把他按到椅子上坐下,盯着他说:“谢谢你帮我买来饺子。现在你专心做作业,我来给你下饺子。”说罢,我挽起衣袖,不由分说地忙碌起来,他也乖巧地写起了作业。有些不知所措的小奇爸爸拿着毛巾把桌椅擦了一遍又一遍。望着滚烫的开水,我的心情是愉悦的。

“吃饺子了!”我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小奇面前,他拿起筷子狼吞虎咽。不知道是烫着了还是雾气,我隐隐看到他的眼角有晶莹的水。临别时,我推开门,月光已经洒到了院子里。“方老师,谢谢你!”突然,小奇主动说话了。我一把将他搂入怀中,他哭了。

后来,听小奇爸爸讲,那一天,孩子说感觉到了妈妈的味道。

每次家访,我都希望带给学生幸福感,同时我的心中也会升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话语间情感的流露,交谈中思绪的碰撞,都给家长、孩子、教师真实的触动。用心家访,让我的教师生涯不再有缺憾。(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金子坝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