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印谱》的空前绝后

2024-09-21 00:00林夏
寻根 2024年4期

《养猪印谱》是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合作的又一部印谱。印谱的编者魏绍昌在书的《编后记》中说:

196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和三位篆刻家聚在一起,看到报上一则新华社北京电讯,报道“全国有两千万头母猪怀孕待产”,我们四人深深地为这件喜事激动了,大家高兴极了,想到应该为这两千万头母猪送一份贺礼去。送什么礼好呢?商量的结果,决定为猪刻一部印谱送去,猪对人民的贡献这么大,完全有权利接受我们这样一份“雅礼”。接着就由我搜集资料编写,他们三人分头篆刻起来,花了半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养猪印谱》。

印谱在内容上分四个部分。第一,社论篇。选刻了报纸上三十一篇社论的题目。这些题目,恰好概括地阐述了养猪的政策方针,并且对于种苗、猪圈、饲料、喂养、防疫、管理等养猪各方面的重要问题都作了宝贵的指示。第二,语录篇。以“厚今薄古”的原则,选择养猪的谚语,学科学,闹技术革命,从养猪工作正面和反面的经验中精心探索并掌握客观规律。第三,良种篇。中国是养猪最早最多的国家,猪种之多,也是世界第一。全国各地的猪种已有一百零九种,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良种,选刻了十五种良种的名称作代表。第四,宝藏篇。据初步统计,猪的全身绝大部分可供食用之外,还可以制成三百多种产品。印谱从猪头到猪尾巴列举了三十多处猪身上的名称,作为印文,每方边款上刻明用途。

《养猪印谱》前有郭沫若的序诗,诗中写道:“猪为六畜之首,十二辰应该倒个头。猪是多产作家,试问何处不如马羊牛?哪项不及鸡与狗?专工虽小劣,博涉实为优。猪之为用大矣哉,浑身都是宝,浑身都是肉。不问鬃毛膏血,不问肺腑皮油。不问脑舌肠胃,不问胎盘眼球。杂草为粮产奇珍,粪溺使五谷丰收。”诗人称赞《养猪印谱》:“此乃养猪经,非是区区一印谱。”

魏绍昌对三位朋友篆刻的评价是:“去疾的奔放,朴堂的精严,晓天的雄浑,各有师承,而又各具风格。”

一般认为毫无关联的粗俗的养猪与高雅的篆刻,竟在特殊的年代里组成了一部前无古人、至今也无来者的《养猪印谱》,结下了一颗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奇果。

《养猪印谱》当初完成后曾在上海博物馆展览,轰动一时。简体字入印,也是“新创”。但是,此后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都有所变化,印谱中的某些说法又与新的政策不尽相合,因之迟迟不能出版。五十多年后,2014年11月才在著名篆刻家刘一闻的鼎力支持下得以面世。刘先生有万字长文《〈养猪印谱〉记忆》,记录了出版的苦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