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鑫:“邵鑫读书”创始人,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少年爱上读书,学会思考。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十月少年文学》特聘文学导师,视频号“邵鑫读书”获中宣部出版局指导评选的第七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
上次我们提到了《水浒传》书名里的门道,今天再说说人名。
在人名里设置“机关”,是很多经典小说常做的事。不必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以“甄士隐”和“贾雨村”的谐音来暗示“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也不必说鲁迅在《药》里以“华家”“夏家”隐喻“华夏”,并用“夏瑜”暗示“秋瑾”,单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都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例如《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和“任盈盈”这一对主角,名字就源自《道德经》的“大盈若冲”。此处的“冲”,意思是空、虚,刚好是“盈”(满)的反义词。
说起来,《水浒传》里也有一位以“冲”为名的,便是林冲。与之相对的名字,叫作陆谦——就是林冲的发小、后来一心要害他于死地的那位。“谦”和“冲”是同义词,也表示空、虚,古代常常把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一个词,所以一直有“谦虚”“谦冲”的说法。
类似这样的例子,《水浒传》里还有很多。譬如在经典情节“攻打曾头市”中,曾家五虎的名字分别是:曾涂、曾密、曾索、曾魁、曾升。把五个人的名连起来读,可以组成一句话——“图密索魁升”,意思是图谋当老大。这似乎暗示了曾头市之战的背后,是晁盖和宋江对梁山大哥位置的争夺,而“曾头市”的谐音正是“争头事”。
《水浒传》不但会用人名来暗示人物关系和情节,还会用一些名字遥相呼应。例如最初写洪太尉上龙虎山请张天师时,遇到一头跳涧猛虎和一条白花大蛇,而书中最早出场的“山大王”里,一个是跳涧虎陈达,一个是白花蛇杨春,和前文遥遥相应。而龙虎山道士对洪太尉说的那句“此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也正是全书宗旨——好汉们看似凶恶,却并不是为非作歹之徒。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鲁达请史进、李忠喝酒,偏偏点出是在“潘家酒楼”,鲁达在这里好心救助了金老汉的女儿,名叫翠莲。潘家酒楼的金翠莲是鲁达救助的第一个弱女子,其中暗藏“潘”“金”“莲”三个字,与武松杀死的第一个反面女性潘金莲遥遥相对。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水浒传》的阅读很像开脑洞?当然,以上这些只是书中的小机巧,并不是这本书主要的价值所在,但它却像是在反复提醒读者:用心点儿,别小瞧我哟!
事实上,用心琢磨是阅读《水浒传》这类经典作品的关键。很多人读完书只是看了个热闹,原因就在于琢磨得太少。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看到书中的每一处细节,也才能发现有意思的问题。这就像旅行,倘若一味跑景点打卡,就无法真正领略到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