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是新四军第五师诞生地,也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是随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华中农业大学,以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湖北莹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聘请8位知名专家教授、5位研究生兴办科技小院,构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华中农业大学+学会+科技小院+公司”五位一体运行格局,推动珍稀食用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绿色化发展,建成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出口创汇基地。
专家教授团队入驻老区食用菌生产一线,就地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实用的种菇技术,科技直接服务种植食用菌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22年10月,随县安居镇大章湾村,200亩林下河滩地,科技小院的专家、襄阳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国内著名的食用菌专家余华强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指导种植羊肚菌示范园,2023年3月迎来采摘期,吸引了三乡五里的村民前来看稀奇。人们看到昔日荒沙地,如今长出了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的食药两用羊肚菌。一时间,商贾云集,附近村民纷纷要求加盟羊肚菌种植。羊肚菌每斤卖到50多元,亩产可收入1万多元。
随县环潭镇汤畈村和硕合作社总经理李伟,租赁了1000亩农田搞开发,其中有100亩冬闲田,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种植羊肚菌,亩产收入8000多元。羊肚菌的下脚料是水稻的上好有机肥,可减少化肥投入60%,而且抗倒伏、抗病虫害,减少农药喷雾费55%,提高千粒重,增产13%,生产的稻谷绿色环保,价格高,不愁销,让他大赚了一把。
曾都区府河镇五四咀村菇农杜有勇种的大球盖菇出菇缓慢,他焦急万分,一通电话打给科技小院负责人,华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银丙求助。边教授立即赶到大棚拨开稻草看菇苗,拔出菇蔸瞧长势,双手入土探地温,确认是土层覆盖过厚、土壤干燥、供氧不足造成的,开出盖好大棚控温、适度喷水保湿、掀开棚帘增氧的“药方”。这一招还真灵验,当年喜获大丰收,引来许多村民前来观摩学技术。2004年,有7户农民也跟着种上了大球盖菇。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在线专家、科技小院专家刘德育,接到湖北宝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菌种生产缓慢的求助电话,他赶到现场后,顾不上千里舟车奔波劳顿,拒绝落座休息,立即深入菌种配料场,从配料的比例、消毒杀菌、发酵情况,眼看分析、手摸体验、鼻闻气味,再到菌种研发室、制种室、养菌室,逐一进行研判,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出改进办法,开出制种秘方,传授核心技术,为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菌种提供科技支撑。
为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小院专家注册成为“中国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市珍稀食用菌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39名,挂牌为基层服务。
(责任编辑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