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是享誉盛名的英国国民作家,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产出一大批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其本人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现代人的生活困境。他尤其关注儿童群体,受其自身的童年经历影响,儿童创伤与成长是他作品中反复探讨的主题之一。《水泥花园》采用儿童视角,讲述了双亲去世后无人看管下四个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本文对小说中儿童视角下的具体文本表现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儿童视角叙述策略带来的艺术效果,进而理解麦克尤恩对于儿童成长、性别意识、现代性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水泥花园》;伊恩·麦克尤恩;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5-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5.005
英国小说自18世纪开始兴起,由于其拥有极强的故事趣味性,集教化与娱乐为一身,逐渐取代诗歌成为文学领域最为主流的存在。在20世纪以前,不管是作家还是评论家,关于小说创造总是更加关注小说内容的主题思想与道德教化,对于其创作手法并不十分重视。后来,先锋作家福楼拜与亨利·詹姆斯首先将视线转向小说技巧,尤其是对于“人物有限视角”或“限知视角”(point of view)概念的提出,从此使得叙事角度成了小说创作不可忽视的一点[1]。而“视角”或“叙述视角”,也成了文学研究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进入20世纪,有关视角的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叙事学家热奈特在其1972年出版的《叙述话语》是为其中扛鼎之作。热奈特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经典的三大类聚焦模式:“零聚焦”,也就是小说之初最为常用的全知视角;“外聚焦”,叙述者就像摄像机一样记录人物的言行,视野有局限;以及“内聚焦”,其特点为叙述者仅叙述某个人物所知道的情况,一般叙述者就是故事人物本身,表现为第一人称叙事,而儿童叙事就是典型的内聚焦[1]。
《水泥花园》采用了第一任人称叙事,麦克尤恩将故事的叙述者安排为14岁的男孩杰克,讲述四个儿童在父母双亡后独自成长的故事。作者采用儿童视角叙事策略能够引领读者深入孩童的内心世界,引发共情,让读者与书中人物一起经历成长的阵痛。本文试图对作家本人童年经历与创作关系、文本中儿童视角的具体体现进行分析,来探讨麦克尤恩是如何通过儿童视角叙事策略的选择,来实现对儿童成长、性别意识、现代性等问题的关注。
一、作家个人经历与儿童视角选择
麦克尤恩年少成名,余华极为赞赏其简洁冷峻的叙述方式,曾评价说麦克尤恩的作品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麦克尤恩的语言中总是带着旁观者的冷静与疏离,细腻的文字如同刀锋般直指向人性深处,而这种创作才能是与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的。
1948年,麦克尤恩出生于格兰奥尔德肖特,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所以他早期常常跟着父母亲辗转多地求学。而对于麦克尤恩来说,自己的父母关系并不和睦,父亲常常酗酒,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母亲在家中总是焦虑不安,是个“伟大的担忧家”。这种家庭的不和睦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家”总是充斥着紧张不安的气息,故事里的父母角色常常带有他自己童年记忆里父母的影子。麦克尤恩曾经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一个年方二十一岁的作家很容易会受制于有用经验的缺乏。童年和青春期却是我尽在把握的。”[2]这种童年创伤于作者而言变成了写作时丰富的灵感来源,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回溯童年世界。
在《水泥花园》中,主人公杰克身上无疑融入了作家自身的童年经历和性格特质。例如家庭位置的选择,小说中的一家六口如同住在城市的孤岛之中,周围都是倒塌的预制房屋废墟。父母没有来往的兄弟姐妹,家中还有不成文的“谁都不把朋友带回家”的规矩。父亲有过从军的经历,对于任何事物都追求“规则”,所以父亲花园里种植的花是种起来看着最整洁的郁金香,呵斥孩子们要守规矩按着路线在花园里行走。在父亲犯心脏病后,他决心用水泥铺满花园里的草地,并且“打算建一道高墙把自己的世界保护起来”[3]。麦克尤恩曾评价说自己父母毕生“自我放逐”于海外,他们既不喜欢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但又不愿意回国,就像无根的飘蓬一样辗转于一个又一个驻扎海外的海军基地。这种家如浮萍、岛屿般的孤寂感在他的作品中被显露出来。此外,总是无言的母亲,也在小说中出场。杰克眼中的母亲“是个不太言语的主儿”,安静又疲惫地面对家里的争吵。父亲突发心脏病死后,孩子们私下地讨论父母之间也许相互憎恨,“父亲死后正好称了母亲的意”[3]。这种孩子对于父母的复杂情感,通过儿童叙述策略真实地展现出来。也正是因为作品承载了作者本人的回忆和思想,《水泥花园》才能够使得读者感觉到惊骇故事情节背后的儿童世界的真实情感,惊悚中夹杂着温情,懵懂中蕴含着清醒,尽显成长的本色。
二、文本中“无知”的儿童叙述者
吴晓东指出,儿童视角是“小说用孩子的视角或语气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事语调、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均受作者所选择的儿童叙事角度的影响”[4]。国外学者布鲁格曼认为,小说叙述者为青少年或儿童时,叙述常常会因为其年岁不足而具有不可靠性,并且表现出判断力不足。[5]因此,当儿童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故事本身受到儿童身份的影响,而儿童面对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物常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对于世界的规则以及事物的意义还一知半解。小说《水泥花园》中就展示出“无知”的儿童形象。
首先是小说文本中儿童对于死亡的“无知”。死亡这个话题在世俗话语里是沉痛的代名词,杰克却对父亲的死亡似乎并不在意。杰克提及父亲死亡这件“小事儿”,不过只是“想说说我跟老姐老妹是怎么弄到这么一大水泥的”[3]。在儿童认知中,“死亡”这个能指与其所指概念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联系,因此文本中呈现出儿童对于父母死亡事件的无知、甚至是冷漠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杰克在叙述母亲的死亡时,最先回忆的是五年前一次父母出门参加葬礼后自己与姐妹弟弟的狂欢经历。对于母亲的死亡,杰克的内心剖白是“在我最强烈的几种情感之下隐藏着一冒种险和自由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自己都几乎不敢承认”[3]。在不得不处理母亲床上的尸体时,因为盖着的床单不够长,盖住脸就露出了脚,盖在脚上母亲的脸又露了出来,杰克和姐妹们都“不可抑制地大笑起来”。儿童的天真和父母双亲死亡的残忍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情节更加令人叹息和同情。为了让母亲的死不被发现,孩子们决定用水泥将母亲的尸体用水泥封印在地窖里,母亲的肉身被保留了下来,就好像她始终没有真正死去。
《水泥花园》中儿童的另一表现是对于性认识的无知。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朱莉、苏和杰克关起房门来玩独属于他们的扮演游戏,杰克和朱莉扮演科学家对外星样本苏赤裸的身体进行检查,被父母忽略的儿童在性冲动的支配下初探欲望,犯下乱伦的行径。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种被称作“力比多”的性冲动对于儿童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小说的叙述者杰克正好处于十四五岁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阶段,身体性征开始发育,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于身体新变化认知不足。而20世纪英国对于性教育还残留着维多利亚时期保守态度,在麦克尤恩的《切瑟尔海滩上》就有对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性讳莫如深表现的描述,称之为“一个根本不可能对性事困扰说长道短的年代”,性教育的缺失现象对于成年夫妻之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几个未成年儿童了。[6]母亲发现了杰克沉迷于手淫,但她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直面孩子的青春期困惑,劝诫的言语也是含糊不清。在母亲也离开后,这个家里更是完全没有了成年人的引导,无依无靠的孩子们被迫成长,朱莉和杰克俨然取代自己父母家长的角色,最终以游戏般的态度实现了身体上的结合。不管是朱莉和杰克的乱伦,还是朱莉将六岁的汤姆当作奶娃娃,哄他入睡,其实都是儿童对于成年人世界的模仿。在心理学上,儿童模仿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基础,他们在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进行学习,从而适应社会环境。最小的孩子汤姆,在被欺凌后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个女孩,认为如果自己是个女孩就不会受到欺负了,任由两个姐姐打扮成小女孩的模样。在这里,麦克尤恩探索了儿童的性别认知问题,暗示了在孩子性别意识初露和身体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家长作为成年人发挥引导和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三、文本中儿童-成人的双声复调
“复调”是俄国著名学者巴赫金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众多独立而互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纷呈,由各种具有充分价值的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7]。儿童视角小说并不等同于儿童文学,《水泥花园》以其哥特式的情景描写和情节设置,实际面向的是成年读者。对于儿童视角小说,王宜青指出,“成人与儿童两重世界的明暗交织、双重话语的显微错杂、过去与现在的时间往复,这使它呈现出复调的诗学意味。”[8]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写作形式,归根到底是要为传达内容而服务,因此,在《水泥花园》中,儿童叙述者的内心独白往往暗含了作家本人的叙述声音。而儿童也可以被看作是巴赫金的“骗子、小丑和傻瓜”为代表的边缘群体的一员,天然表现为无知状态并且具有呈现“陌生化效果”的独特价值,由此,麦克尤恩最大化地实现对儿童观照下的成人世界的批判,展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水泥花园》中,麦克尤恩有意通过杰克的视角观察现代城市建设与社会环境,具体通过地理景观描写结合心理描写来呈现。著名文学地理学家迈克·克朗曾指出:“地理景观被看作是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而社会就是构建在这个价值观念之上的。从这个意义说,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释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9]从杰克的眼睛看到的是一荒芜的城市地理景观,水泥这一意象充斥着文本和小说人物的各个角落,既是穿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也是家庭关系冷漠以及现代人精神荒原的象征。在倒塌的预制房废墟中,杰克幻想着房子原有的空间布局,他的心理叙述暗含着作者本人对于人-自然-社会空间三者关系的思考,“大部分住人的房子里都填满了不易挪动的用具,它们各就各位,每样用具都告诉你该怎么做——这儿是吃饭的,这儿是睡觉的,这儿是你坐着的地方。可在这个烧毁了的地方一点秩序都没有,一切都不见了。”“那些睡那个床垫的人,我想,当然真的相信他们是在‘卧室’里。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卧室永远就是卧室。”[3]沈杰培指出“儿童的地位是边缘的,儿童的眼光是‘去蔽’的,较少受人类‘文明’或世俗积习的浸染,以儿童的视界去透视世界,人类的生存世相将会脱离‘习惯性桎梏’下的理解方式,呈现出别样的意义。”[10]房子的空间布局与物体的用途早已成为人们平常生活习以为常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儿童视角观照现实生活,不难顿悟所有的一切规则、秩序都是人类后天建构的,一切能指与所指也是人类语言发明后的产物。水泥与突破水泥生长的野草实际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空间争夺战,“水泥长方形屋子”与固定的家具样式代表了工业化和商品化时代下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杰克的叙述声音里暗含麦克尤恩本人对于现代都市僵化的人际关系、生态问题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是小说人物杰克反叛精神的表现,为杰克与朱莉的乱伦行为埋下伏笔。
此外,麦克尤恩在《水泥花园》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机制进行了诘问。文本中的藏尸行为动机归结于儿童对于所处社会福利机制的反抗,三个大孩子决议通过掩盖母亲的死亡事实来达到家不被拆散的目的,母亲死后,杰克反对将她的死讯告诉外界,“要是我们告诉了别人,他们就会闯进来把我们带到个孤儿院之类的地方照看起来。他们可能还会给汤姆另找人家收养。”“这个家就全空了,别人就会破门而入,就什么都剩不下了。”[3]文中隐晦的“他们”实际指向英国的社会福利机构,作为未成年,杰克并不明确这些外在的社会力量对于自身命运的影响,但是隐含作者的叙述声音通过母亲的话语直接指向现实社会福利机构的资本主义实质,既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的维稳手段,保证既得利益者的统治地位而对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管理。母亲的担忧与四个儿童对外部世界产生联系的抗拒隐含了麦克尤恩对于现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体制的担忧,为满足程序正义而进行的领养工作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而儿童自身的需求。可以说,“虽然麦克尤恩把叙事空间限定在一所与世隔绝的房子里,但他的批判性视野投向了20世纪的英国社会结构”[11]。
四、结语
“视角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同时它也是读者进入这个语言叙事世界,打开读者心灵窗扉的钥匙。”[12]结合自身丰富的童年体验,采用儿童视角叙述策略,麦克尤恩成功对儿童视角下的成人世界进行观照,呼吁现代人对儿童成长、性别意识、现代性等问题进行反思。成就“恐怖伊恩”不仅仅是其哥特式的故事情节,更是源于他对于创作手法的精妙把控和对边缘群体以及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 《巴黎评论》编辑部.巴黎评论[M].仲忠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3]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4]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01).
[5]Brugman,Alyssa.Qualities of Friendship:Unreliable Narration in Young Adult Fiction[D].University of Canberra. 2014.
[6]伊恩·麦克尤恩.在切瑟尔海滩上[M].黄昱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7]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8]王宜青.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及心理文化内涵[J].浙江师大学报,2000,(04).
[9]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沈杰培.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J].当代作家评论,2009,(04).
[11]张琳.以刀锋刺入青春期少年的春梦——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现实批判性[J].南腔北调,2023,(08).
[1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金云芳,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