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4-09-20 00:00:00魏红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0期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设置的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出发,结合整本书阅读的特点,设置系列学习任务,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切实提升阅读能力。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骑鹅旅行记》为例,探索适合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

一、从单元统整角度明确阅读目标

针对整本书阅读,新课标对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梳理作品的基本内容,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

开展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师还需要根据编者安排的“快乐读书吧”所在单元进行统整,对标学生阅读起点与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单元中所学习的阅读方法、策略能够迁移运用到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骑鹅旅行记》所在单元是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关注的是作品梗概和人物与情节,编者在单元中安排学生阅读《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节选的内容,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尼尔斯)与关键情节(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所发生的系列变化),建立起外国名著阅读图式,为进行《骑鹅旅行记》整本书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骑鹅旅行记》是一部童话体小说,作者以变形、魔法、夸张等手法表现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奇幻经历,通过顽童的转变体现儿童的成长进步。尼尔斯这一顽童身份十分贴近第三学段学生的某些特点,学生很容易在尼尔斯身上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正是这种感同身受,加上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的奇幻内容,对学生产生了很强烈的吸引力,学生非常喜欢阅读《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教师可以确定《骑鹅旅行记》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一是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层面,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建构小说阅读图式;二是从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心灵影响的层面,学生能够从顽童尼尔斯的变化与成长中获得精神养分,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

二、在读前指导中激发阅读动机

整本书的阅读量比起单元文本要大很多,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读前指导中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包括阅读计划的制订,阅读对象的了解,阅读记录表格的准备,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导读活动的策划,教师可以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寻找适宜话题,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文本的欲望,让学生乐于进入整本书阅读活动之中。

策划《骑鹅旅行记》的导读活动,教师需要基于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阅读要求,聚焦“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有针对性地创设阅读情境:“尼尔斯是一个顽童,你愿意与他交朋友吗?读了尼尔斯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的情境任务能够驱动学生进入文本中梳理尼尔斯的系列表现。在具体的导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安排阅读的课文内容,以“初识尼尔斯的顽童面目”为话题策划阅读活动。课文内容节选自《骑鹅旅行记》第一章《一个男孩》中的第二个片段,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写的尼尔斯是一个虐待动物的男孩,正因为他对周围动物缺乏善意,导致他在困境中得不到大家的帮助。实际上,从整个故事的起因来看,第一章中的第一个片段才是关键因素,因而是教师在导读中需要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的内容。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后,明白了尼尔斯在捉弄、惹怒小狐仙的过程中,让小狐仙觉得尼尔斯不讲诚信,背信弃义;再结合作品中尼尔斯周围人对尼尔斯的看法,比如,不爱学习,一看书就睡觉,贪玩不听家长话,不让家长省心,就对尼尔斯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的导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顽童尼尔斯的好奇心:尼尔斯被小狐仙施法后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三、在阅读推进中设计系列任务

教师应采取适当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持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如设计有趣更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有目的地投入整本书阅读之中,还可以通过提出有趣更有思维深度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计系列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逐渐达成整本书阅读目标。

任务一:“我最欣赏的……(人物、情节、环境描写)”。《骑鹅旅行记》作为一部童话体小说,与《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中需要关注的地方;但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幻想小说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我最欣赏……(人物、情节、环境描写)”,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让学生读有所得。

任务二:“我看尼尔斯形象”。这是基于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的学习任务,也是学生阅读小说的基本任务。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水平,这一任务以“我看”为基本要求,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梳理小说的情节线索,抓住作品中尼尔斯骑鹅旅行的主要事件,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展示尼尔斯的系列变化与成长,从辩证的角度看尼尔斯的形象。

任务三:“我理解的动物社会”。这是结合作品展示的整体环境特点设计的学习任务。《骑鹅旅行记》涉及的故事都是在动物世界里发生的,作品中的一些重要角色就是以不同动物形象出现的,如野鹅、狐狸、鸡、猫、牛等。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从整体上感知作品中的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化特点,理解动物所处的世界与人所处的世界有许多相通之处;选择典型的动物,分析它们看问题的角度与生活中的哪些人相似,剖析动物形象中的人性特点,从中学习描写动物特点时注意体现人性的复杂,形成属于自己的思考。

四、在读后评价中重视分享展示

学生读完整本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

首先,从分享的角度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最大的收获”为话题进行分享,避免人云亦云。其次,从展示的角度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骑鹅旅行记》读书会,分类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比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批注、绘制的人物关系图等。

总之,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通过读前、读中、读后的跟进指导,提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效果。